首頁 > 中華本草 > 粗葉耳草功效和作用

【拼音名】CūYèěrCǎo

【別名】節節花

【來源】茜草科耳草屬植物粗葉耳草HedyotishispidaRetz.[OldenlandiahispidaPoir.]的全草。全年可采,鮮用或曬幹。

【性味】苦,涼。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用於小兒麻痹癥(癱瘓),感冒發熱咽喉痛,腸胃炎;外用治蛇咬傷,蜈蚣咬傷,狗咬傷。

【用法用量】0.5~1兩;外用適量搗爛敷傷口。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粗葉耳草《*辭典》

【出處】廈門《新療法與中草藥選編》

【拼音名】CūYèěrCǎo

【別名】節節花

【來源】為茜草科植物粗葉耳草的全草。秋季采全草,曬幹或鮮用。

【原形態】一年生披散草本。枝粗糙或被粗毛。葉無柄,近膜質或紙質,披針形至卵狀橢圓形,長2.5~6.5厘米,寬6~20毫米,先端漸尖,基部楔形,兩面或被粗毛,邊緣背卷;托葉有少許長睫毛,長4~5毫米。團聚花序,腋生,有花2~6朵;花白色,有香氣,無柄;萼長約3毫米,被粗毛;花冠長約4.5毫米,頂端有簇毛。蒴果卵形,長2.5毫米,寬1.5~2毫米,被粗毛。花期秋季。

【生境分布】生於山坡陰濕地。分布我國南部。

【性味】甘,平。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消腫,止痛。

【附方】

①治小兒麻痹癥:鮮粗葉耳草五錢,葫蘆茶五錢。水煎服。

②治胃炎:鮮粗葉耳草五錢至一兩,水煎服。

②治胃炎:鮮粗葉耳草五錢至一兩,水煎服。

③治感冒發熱:鮮粗葉耳草一兩,水煎服。

④治毒蛇咬傷:鮮粗葉耳草一兩,水煎服;渣搗爛外敷傷口。

【摘錄】《*辭典》

粗葉耳草《中華本草》

【出處】出自廈門《新療法與中草藥選編》

【拼音名】CūYèěrCǎo

【英文名】HerbofHispidHedyotis,AuricledHedyostisHerb

【別名】鶯哥利、光天化戟、細茜草、大號杉刺癀、小號大角莢、茜草節節花、鍋老根、殺蟲草

【來源】

藥材基源:為雙子葉植物藥茜草科植物粗葉耳草的全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HedyotishispidaRetz.[OldenlandiahispidaPoir.]

采收和儲藏:秋季采全草,曬幹或鮮用。

【原形態】粗葉耳草,一年生披散草本。高25-30cm。枝條平臥,上部四棱柱形,下部圓柱形,被短粗毛。葉對生;近無柄;托葉鞘狀,頂部分裂成數根剌毛;葉片橢圓形或橢圓狀披針形工2.5-5cm,寬6-20mm,先端尖,基部楔形或鈍,上面被角質的短硬毛,觸之剌手,下面被短硬毛,紙質或薄革質。團傘花序依生;無總花梗;苞片披針形,長3-4mm,粗糙;花無梗;萼簡倒圓錐形,長約1mm,萼裂片4,披針形,長1-1.5mm;花冠白色,近漏鬥形,長3.8-4mm,4裂;雄蕊著生於花冠簡喉部;柱頭頭狀,粗糙。蒴果卵形,長1.5-2.5mm,直徑1.5-2mm,被粗乞求,熟時頂部開裂。種子多數,有棱。花期3-11月。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生於草叢、路旁及疏林下。

資源分布:分布於廣東、海南、廣西貴州、雲南等地。

【性狀】性狀鑒別全草長25-50cm。莖圓柱形,上部四棱形,被短粗毛。葉對生,多皺縮,完整葉展平後呈短圓形或卵狀橢圓形工2.5-6.5cm,寬6-20cm,上面有角質的短硬毛,下面被短硬毛,先端漸尖,基部楔形;托葉鞘狀,先端分裂成數棖剌毛;近無柄;膜質或紙質。團傘狀花序腋生,有花2-6條,無總花梗,具披針形的苞片;花4數,無梗,花萼倒圓錐形,被粗毛;花冠類白色,略有香氣,裂片披形,長1.8-2mm。蒴果卵形,長1.5-2.5mm,被粗毛,成熟後先端列裂,具宿萼。氣微,味淡。

【性味】苦;涼

【歸經】肺;脾經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消腫止痛。主小兒麻痹癥,風濕痹痛,感冒發熱;咽喉痛;胃腸炎;蛇蟲咬傷;疔瘡癤腫

【附方】①治小兒麻痹癥:鮮粗葉耳草五錢,葫蘆茶五錢。水煎服。②治胃炎:鮮粗葉耳草五錢至一兩,水煎服。③治感冒發熱:鮮粗葉耳草一兩,水煎服。④治毒蛇咬傷:鮮粗葉耳草一兩,水煎服;渣搗爛外敷傷口。

【摘錄】《中華本草》

注:此中藥方劑來源于網路收集,使用前請咨詢專業醫生。

粗葉耳草相關圖片

粗葉耳草圖片來源GOOGLE自動搜索,僅供參考。

<< 上一个: 粗皮蛙  下一个:粗葉卷柏>>





使用條款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4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