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華本草 > 大綠藤功效和作用

【拼音名】DàLǜTénɡ

【來源】葡萄科大綠藤ParthenocissuslaetevirensRehd.,以藤入藥。

【生境分布】雲南、貴州、湖南。

【性味】辛,溫。

【功能主治】舒筋活絡,消腫散瘀,接骨。主治跌打損傷,骨折,風濕性關節炎,腰肌勞損,四肢痹痛。

【用法用量】1~2兩,泡酒服。外用鮮品搗爛包敷或研粉調敷。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大綠藤《*辭典》

【出處】《雲南思茅中草藥選》

【拼音名】DàLǜTénɡ

【來源】為葡萄科植物大綠藤的莖藤。全年可采,鮮用或切片曬幹。

【原形態】木質藤本。莖帶綠色,卷須與葉對生,有5~8條細長分枝,末端吸盤常為黑色肥厚的一彎鉤。掌狀復葉互生,小葉5,倒卵形或橢圓形,長5~8厘米,寬2~4厘米,先端漸尖,基部楔形,邊緣中部以上有疏鋸齒,下面無毛或脈上有短柔毛。聚傘花序排成圓錐狀,生於葉腋;花萼淺盤狀,全緣;花瓣5,長卵形;雄蕊5;花柱圓柱形,子房2室。漿果小,圓球形。

【生境分布】生於溝邊林下潮濕處,分布我國中部及南部。

【性味】麻,溫。

【功能主治】舒筋活絡,消腫散瘀,接骨。治跌打損傷,骨折,風濕性關節炎,腰肌勞損,四肢痹痛。

【用法用量】內服:泡酒,1~2兩。外用:搗敷或研粉調敷。

【摘錄】《*辭典》

大綠藤《中華本草》

【出處】出自《雲南思茅中草藥選》

【拼音名】DàLǜTénɡ

【英文名】StemofShinygreenCreeper

【別名】痧癥藥。

【來源】

藥材基源:為葡萄科植物光葉白粉藤的根或藤莖。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CissusglaberrimaPlanch.

采收和儲藏:全年均可采,洗凈,切片,鮮用呀曬幹。

【原形態】光葉白粉藤草質藤本。枝細長,橫切面為鈍四角形,小枝纖細,均有條紋,通常莖、枝被白粉,幹時不在節上脫離;卷須細長,2叉狀,與葉對生。單葉互生;葉柄長1-3cm;托葉膜質,近圓形;葉片膜質,心狀三角形或狹三角形,長6-11cm,寬2-4cm,先端漸尖,基部近截平或淺心形,邊緣有疏離的小鋸齒,兩面無毛,幹時灰綠色。傘形花序長2.5-3.5cm;與葉對生,由數個小聚傘花序組成;總花梗長1-2cm;花梗長2.5-5mm,結果時伸長;花萼杯狀,先端截平,寬約2mm;花瓣三角狀長圓形,長約2mm,急尖;雄蕊4;花盤杯狀,4淺裂;子房扁卵形或扁圓形,有短而鈍的花柱。漿果小,倒卵狀,長約5mm,寬約4mm。花期5-7月,果期7-8月。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生於山地密林中。

資源分布:分布於廣東、海南、雲南等地。

【性味】辛;溫

【歸經】肝;脾經

【功能主治】接骨;止痛。主骨折;痧氣腹痛

【用法用量】外用:適量,搗敷。

【摘錄】《中華本草》

注:此中藥方劑來源于網路收集,使用前請咨詢專業醫生。

大綠藤相關圖片

大綠藤圖片來源GOOGLE自動搜索,僅供參考。

<< 上一个: 大鱗毛蕨  下一个:大麻疙瘩>>





使用條款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4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