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華本草 > 大青草功效和作用

【出處】《蘇州本產藥材》

【拼音名】DàQīnɡCǎo

【別名】青澤蘭、化痰清(《民間常用草藥匯編》)。

【來源】為爵床科植物水蓑衣的全草。夏、秋采收,割取地上部分,曬幹。

【原形態】一年或二年生草本。莖高25~90厘米。莖稍帶四棱,禿凈或嫩莖被短柔毛。葉對生;矩圓狀披針形,欖狀或線形,長2~9厘米,寬7~15毫米,紙質,兩端均狹,全緣,兩面皆被突起的小線條,葉柄長3~10毫米。花無柄,3~6朵或更多,簇生葉腋;苞片卵形或橢圓形,長6~8毫米,小苞片長約為萼之半;萼長約8毫米,裂片5,線狀披針形,被粗毛;花冠淺藍色或帶白色,長約12毫米,冠管上部擴大,2唇形,禿凈,4裂,上部1裂;先端尖,下部3裂,先端圓形;雄蕊4,成對,2個較長,不伸出;雌蕊1,花柱線形,柱頭2裂;子房上位,2室。蒴果長橢圓形,有2縱紋,長10毫米,寬3毫米,褐色,熟時2果瓣裂開。種子多數,扁圓形,長達1毫米,淺茶褐色。花期7~8月。

【生境分布】生於半陰濕處的溪邊、山谷、疏林及草叢中。我國南方各地均有分布。

【化學成份】含油25%及微跡生物堿、磷酸鈣及氯化鉀。種子與葉中均含鉀鹽,但葉中鉀鹽含量更多,因此利尿作用也更強。

【性味】《蘇州本產藥材》:"苦,大寒。"

【功能主治】

①《蘇州本產藥材):"治口瘡,時行熱毒,丹毒,黃疸。"

②《民間常用草藥匯編》:"化痰止咳,治吐血。"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3錢。

【註意】《蘇州本產藥材》:"虛寒、胃弱者忌用。"

【摘錄】《*辭典》

大青草《中華本草》

【出處】本品以杜根藤之名始載於《植物名實圖考》卷十山草類,雲:"杜根藤產湖南寶慶府山坡間,狀與九頭獅子草極相類,唯獨莖多須,須辦綠色,開花亦如九頭獅子草,而只一瓣色白,無苞。"按其文及附圖和產地,與本種相符。

【拼音名】DàQīnɡCǎo

【來源】

藥材基源:為爵床科植物杜根藤的全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Calophanoidesquadrifolia(Wall.)Ridl.[JusticiaquadrifoliaWall.]

采收和儲藏:夏、秋季采收,洗凈,鮮用或曬幹。

【原形態】杜根藤直立或披散狀草本,高達50cm。葉對生;葉片橢圓形至短圓狀披針形,長2-12cm,先端漸尖,基部漸窄成短柄,全緣;側脈4對。花密集生於葉腋內,有花1至多數;苞片倒卵狀匙形,長約7mm;小苞片缺;花萼裂片5,條狀披針形,長約7mm,被毛;花冠白色,筒狀,外被微毛,長8-12mm,冠檐二唇形,上唇近舟狀,下唇3淺裂;雄蕊2,藥室2,不等高,其中之一在下,有尾。蒴果棒狀,長約8mm。上部具種子4顆,下部實心,種子有小瘤狀突起。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生於山坡、路旁草叢或林下。

資源分布:分布於浙江、湖南、雲南等地。

【性味】味苦;性寒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主時行熱毒;丹毒;口舌生瘡;黃疸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9-15g;或鮮品搗爛絞汁服。

【摘錄】《中華本草》

注:此中藥方劑來源于網路收集,使用前請咨詢專業醫生。

大青草相關圖片

大青草圖片來源GOOGLE自動搜索,僅供參考。

<< 上一个: 大青  下一个:大青根>>





使用條款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4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