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食性本草》
【拼音名】DàiMàoRòu
【來源】為海龜科動物玳瑁的肉。
【性味】《綱目》:"甘,平,無毒。"
【功能主治】《食性本草》:"主諸風毒,行氣血,去胸膈中風痰,鎮心神,逐邪熱,利大小腸,通婦人經脈。"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或煮食。
【摘錄】《*辭典》
玳瑁肉《中華本草》
【出處】出自《食性本草》
【拼音名】DàiMàoRòu
【英文名】Hawksbillasfood
【來源】
藥材基源:為海龜科動物玳瑁的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Eretmochelysimbricata(Linnaeus)
【原形態】玳瑁,體長60-170cm。頭部具對稱的鱗片,前額鱗2對。鼻孔近於吻端,吻長而側扁,上頜鉤曲,嘴似鸚鵡,頜緣鋸齒狀。幼時背甲的角板呈覆瓦狀排列,隨著年齒的增長而逐漸呈平鋪狀鑲嵌排列。頸角板短寬;椎角板5塊,中央有一明顯的棱脊;肋角板左右各4塊,第2塊最大;緣角板每側各11塊,相鄰第2對肋角板處的緣角板開始排列呈鋸齒狀;臀角板2塊,其間有一縫隙。腹甲前緣有較小的喉角板;兩側自肱角板、胸角板、腹角板、股角板至肛角板中間,均有1條隆起。在腹部中溝兩側形成兩條明顯的棱脊,每側甲橋處有4塊下緣角板,在腋、胯區尚有數塊小角板。四肢扁平呈槳狀,覆被大鱗,前肢較大,具有2爪,後肢短小,僅具1爪。尾短小,不露於甲外,背甲棕紅色或棕褐色,有光澤,綴有淺黃色小花紋,頭及四肢呈棕色,腹部黃黑色有褐斑。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棲息於熱帶和亞熱帶海洋中。
資源分布:分布於山東、江蘇、浙江、福建、臺灣、廣東、廣西及海南西沙群島等地。
【性味】味甘;性平
【歸經】心;肺;肝經
【功能主治】祛風除痰;行氣活血。主咳嗽痰多;月經不調
【用法用量】內服:適量,煎湯或煮食。
【各家論述】《食性本草》:主諸風毒,行氣血,去胸膈中風痰,鎮心神,逐邪熱,利大小腸,通婦人經脈。
【摘錄】《中華本草》
注:此中藥方劑來源于網路收集,使用前請咨詢專業醫生。
© CopyRight 2024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