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始載於《中國植物誌》。
【拼音名】DōuGuànHuánɡGònɡXiǎnɡ
【英文名】GalericulateSkullcap
【別名】盔狀黃芩
【來源】
藥材基源:為唇形科植物盔狀黃芩的全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ScutellariagalerioulataL.
采收和儲藏:夏、秋季采收,洗凈,切段,鮮用或曬幹。
【原形態】盔狀黃芩,多年生草本。根莖匍匐;莖直立,高35-40cm,中部以上多分枝,下部常無葉。葉對生;葉柄長2-7mm,腹凹背凸,背面密被短柔毛;葉片長圓狀披針形,長1.5-6cm,寬0.8-3cm,自莖下向上漸變小,先端銳尖,基部淺心形,邊緣具圓齒狀鋸齒,上面綠色,疏被短柔毛,下面淡綠色,密被短柔毛,側脈約4對。花單生於莖中部以上葉腋內,一側向;花梗長約2mm,密被下曲短柔毛,近基部有一對線形的小苞片;花期花萼長約3.5mm,盾片著生在萼筒中部稍下文,果時花5mm,盾片直伸;花冠紫色,紫藍至鑒色,長約1.8cm,外被具腺短柔毛,冠筒基部微囊狀,向上漸增大,冠檐二唇形,上唇半圓形,盔狀,內凹,先端微缺,下唇中裂片三角狀卵圓形;雄蕊4,均內藏,前對較長,具能育半藥,後對較短,具全藥;花柱細長,先端銳尖,微裂;子房4裂,裂片等大。小堅果黃色,三棱狀卵圓形,徑約1mm,具小瘤突,腹面中央具果臍。花期6-7月,果期7-8月。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生於水溝旁沖積地上。
資源分布:分布於內蒙古、陜西、新疆。
【性味】味苦;性寒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利水通淋;活血散瘀。主熱淋;血淋;腸癰;肝炎;癌腫;瘡瘍腫毒;跌打損傷;毒蛇咬傷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5-30g。外用:適量,搗敷。
【各家論述】《新華本草綱要》:全草:味苦、性寒。有清熱解毒,活血散痛,利尿消腫。用於尿道炎、肝炎。跌打損傷,瘡痛腫毒。
【摘錄】《中華本草》
注:此中藥方劑來源于網路收集,使用前請咨詢專業醫生。
© CopyRight 2024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