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華本草 > 葛上亭長功效和作用

【拼音名】GěShànɡTínɡZhǎnɡ

【別名】毛角豆芫菁

【來源】昆蟲綱鞘翅目芫菁科毛角豆芫菁EpicautahirticornisHaag-Rutenberg,以全蟲入藥。

【生境分布】南方地區。

【化學成份】全蟲含斑蝥素(cantharidin)。

【功能主治】皮膚發泡劑。

【備註】

成蟲為害大豆、葛、茄、大麻等作物。

中華芫菁E.chinensisMotschulsky,產華北,為大豆有名害蟲。

黑芫菁E.megalocephalaGebler,在內蒙古為害菠菜、甜菜、大豆、馬鈴薯等。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葛上亭長《*辭典》

【出處】《別錄》

【拼音名】GěShànɡTínɡZhǎnɡ

【別名】亭長(《本草經集註》),豆蠔(《動物學大辭典》),豆斑蝥(《國藥的藥理學》),紅娘、雞冠蟲(《四川中藥誌》)。

【來源】為芫菁科昆蟲豆芫菁的全蟲。夏、秋捕捉,入沸水燙死,曬幹。

【原形態】

成蟲雌體長14.5~16.7毫米;雄體長11.7~14.2毫米。全體黑色,腹面較灰。頭部赤褐色,被黃色短毛。復眼1對,腎臟形。觸角側扁,雄蟲的觸角中央膨大。口器咀嚼式。前胸較頭部為狹,前方細小而呈頸狀,中央有一縱列的黃毛。鞘翅細長,稍呈圓柱狀,兩翅邊緣密被短黃毛,中央各有一縱列的黃毛,翅面密被黑色短毛。足3對,細長,有黃毛。雌蟲前跗節之第1節,有凹入之部。腹下部各節,有黃毛直紋,雌蟲的尾端,露出於翅鞘外。

具復變態,幼蟲以假蛹越冬。成蟲植食性,食害大豆及其他豆類等植物。

【化學成份】含斑蝥素2%以上。一部分是成堿金屬鹽的狀態。

【炮制】入鍋內和米同炒,至米焦黃時取出,除去翅及頭、足用。

【性味】《別錄》:"味辛,微溫,有毒。"

【功能主治】

逐瘀,破積。治經閉,癥瘕,積聚,瘺腫。

①《別錄》:"破淋結、積聚,墮胎。"

②《綱目》:"通血閉、癥塊,余功同斑蝥。"

【用法用量】內服:炒炙後煎湯,1~2枚;或入丸、散。

【註意】

有劇毒,內服宜慎;體虛及孕婦忌服。

①《品匯精要》:"妊娠不可服。"

②《綱目》:"畏、惡同斑蝥。"

【附方】

①治婦人經脈不通,癥塊脹滿:葛上亭長五枚。以糙米和炒,去翅、足研末,分三服,空心甘草湯下,須臾覺臍腹急痛,以黑豆煎湯服之。(《聖惠方》)

②治瘺腫病:斑貓四十枚(去頭、足、翅,熬),桂心四分,芫青十枚(去足、翅,熬),葛上亭長三十枚(熬)。上四味,搗下篩,酒服半錢匕,日一。忌生蔥。(《劉涓子鬼遺方》)

【摘錄】《*辭典》

葛上亭長《中華本草》

【出處】出自《名醫別錄》

【拼音名】GěShànɡTínɡChánɡ

【英文名】BeanBlisterBeetle,LegumeBlisterBeetle

【別名】亭長、豆蠔、豆斑蝥、紅娘、雞冠蟲

【來源】

藥材基源:為芫青科動物鋸角豆芫青的全蟲。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EpicautagorhamiMarseul

采收和儲藏:夏、秋季捕捉,置沸水中燙死,曬幹。用時和米同炒至米黃,取出去米,將蟲之足、翅、頭去凈即可。

【原形態】鋸角豆芫青,體長15-18mm,寬2.6-4.6mm。頭紅褐色,略呈三角形,與身體幾成垂直。全體黑色,腹面較灰。復眼腎形,黑褐色,觸角側扁,雄蟲觸角中央膨大。口器咀嚼式。前胸背板上有一條白色毛構成的縱線,翅面密被黑色毛。雌蟲尾短,腹部各節的後緣有白色長毛,形成一白色環帶。具復變態,幼蟲以假蛹越冬。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成蟲多活動於田間,取食大豆、花生、棉花等植物葉片和花瓣。

資源分布:我固部分地區均有分布。

【性狀】性狀鑒別,本品呈長圓形,長10.5-18.5mm。頭紅色,體和足黑色。前胸較狹小而呈頸狀,前胸背板有一條白色縱紋。鞘翅黟以,內外緣及中部具灰白色縱紋。足3對。

【化學成份】含斑蝥素(cantharidin)。

【鑒別】理化鑒別,取本品粉末約0.15g,行微量升華,玻片上現油狀物,稍冷,析出升華物,鏡檢,呈無色桿狀結晶。升華物加硫酸(相對密度1.77)1滴,微熱溶解,繼續小火加熱到發生氣泡,立即離火,滴入對二甲氨基苯甲醛硫酸溶液1滴,即顯櫻紅色或紫紅色。

【炮制】入沸水燙死,曬幹。入鍋內和米同炒,至米焦黃時取出,除去翹及頭、足用。

【性味】味辛;性溫;有毒

【歸經】心;肝經

【功能主治】逐瘀;破積;攻毒。主血瘀經閉,癥瘕積聚;白癩

【用法用量】內服:入丸、散,1-2只。釗用:適量,搗爛敷;或煮酒搽。

【註意】內服宜慎,體弱者及孕婦禁服。

【附方】①治婦人經脈不通,塊脹滿:葛上亭長五牧。以糙米和炒,去翅、足研末,分三服,空心甘草湯下,須臾覺臍腹急痛,以黑豆煎湯服之。(《聖惠方》)②治瘺腫病:斑貓四十枚(去頭、足、翅,熬),桂心四分,完青十枚(去足、翅,熬),葛上亭長三十枚(熬)。上四味。搗下篩,酒服半錢匕,日一。忌生蔥。(《劉涓子鬼遺方》)

【各家論述】

1.《別錄》:葛上亭長,七月取,暴幹。

2.陶弘景:葛上亭長,葛花時取之,身黑而頭赤。腹中有卵,白如米粒。

3.《蜀本草》:《圖經》雲:葛上亭長,五月、六月葛葉上采取之。形似芫菁而蒼黑色。

4.《別錄》:被淋結、積聚,墮胎。

5.《綱目》:通血閉、癥塊,余功同斑蝥。

【摘錄】《中華本草》

注:此中藥方劑來源于網路收集,使用前請咨詢專業醫生。

葛上亭長相關圖片

葛上亭長圖片來源GOOGLE自動搜索,僅供參考。

<< 上一个: 葛蔓  下一个:葛仙米>>





使用條款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4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