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隨息居飲食譜》
【拼音名】FóShǒuHuā
【別名】佛柑花(《四川中藥誌》)。
【來源】為蕓香科植物佛手的花朵和花蕾。於早晨日出前疏花時采收,或拾取落花,曬幹或炕幹。
【生境分布】主產四川、浙江。此外,雲南、廣東等地亦產。
【性狀】幹燥花朵,長約1.5厘米,花柄短,約2~5毫米;花萼杯狀,或略呈五角形,略有皺紋;花瓣5,長披針形,長1~1.2厘米,寬3~5毫米,兩邊向內卷曲,外表淡棕黃色,有棕褐色麻點;雄蕊多數,黃白色,長0.8~1厘米,著生於花盤周圍;子房上部狹尖,體輕,質脆。氣香,味微苦。以朵大、完整、香氣濃厚者為佳。
【功能主治】《藥材資料匯編》:"平肝胃氣痛。"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2錢。
【摘錄】《*辭典》
佛手花《中華本草》
【出處】出自《隨息居飲食譜》。
【拼音名】FóShǒuHuā
【英文名】FlowrofFleshfingeredCitron
【別名】佛柑花。
【來源】
藥材基源:為蕓香科植物佛手CitrusmedicaL.var.sarcodactylis(Noot.)Swingle的花朵和花蕾。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CitrusmedicaL.var.sarcodactylis(Noot.)Swingle
采收和儲藏:4-5月早晨日出前疏花時采摘,或拾取落花,曬幹或炕幹。
【原形態】佛手柑常綠小喬木或灌木。老枝灰綠色,幼枝略帶紫紅色,有短而硬的刺。單葉互生;葉柄短,長3-6mm,無翼葉,無關節;葉片革質,長橢圓形或倒卵狀長圓形,長5-16cm,寬2.5-7cm,先端鈍,有時微凹,基部近圓形或楔形,邊緣有淺波狀鈍鋸齒。花單生,簇生或為總狀花序;花萼杯狀,5淺裂,裂片三角形;花瓣5,內面白色,外面紫色;雄蕊多數;於房橢圓形,上部窄尖。柑果卵形或長圓形,先端分裂如拳狀,或張開似指尖,其裂數代表心皮數,表面橙黃色,粗糙,果肉淡黃色。種子數顆,卵形,先端尖,有時不完全發育。花期4-5月,果熟期10-12月。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生於熱帶、亞熱帶。
資源分布:我國浙江、江西、福建、廣東、廣西、四川、雲南等地有栽培。
【性狀】性狀鑒別本品長約1.5cm,呈淡棕黃色,基部帶有短花梗;花萼杯狀,略有皺紋;藥瓣四枚,呈線狀矩圓形,外表可見眾多的凹窩,質厚,二邊向內卷曲;雄蕊多數,著生於花盤的周圍;子房上部較尖。氣微、味微苦。
【性味】微苦;微溫
【歸經】肝;胃經
【功能主治】疏肝理氣;和胃快隔。主肝胃氣痛;食欲不振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6g。
【各家論述】《藥材資料匯編》:平肝胃氣痛。
【摘錄】《中華本草》
注:此中藥方劑來源于網路收集,使用前請咨詢專業醫生。
© CopyRight 2024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