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華本草 > 白槍桿功效和作用

【拼音名】BáiQiānɡGǎn

【別名】根根藥、對節木、狗骨頭樹

【來源】木犀科白蠟樹屬植物白槍桿FraxinusmalacophyllaHemsl.,以根入藥。秋冬采,洗凈切片,曬幹。

【性味】苦、澀,寒。

【功能主治】清熱,利尿,通便。用於膀胱炎,膀胱結石,小便不利,便秘,瘧疾。

【用法用量】3~5錢。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白槍桿《*辭典》

【出處】《科學的民間藥草》

【拼音名】BáiQiānɡGǎn

【別名】根根藥(雲南)。

【來源】為木犀科植物白槍桿的根皮。

【原形態】半落葉喬木,高達10米。小枝四棱形,密被黃褐色絨毛或光滑。單數羽狀復葉對生;小葉9~15枚,披針形至長橢圓形,長3~15厘米,寬1.5~5厘米,先端鈍或急尖,基部斜楔形,全緣,兩面密生細絨毛,側脈5~11對;總葉柄密被白色細絨毛,總葉柄與小葉柄之間有顯明的狹翼。花綠白色,集成大圓錐花序,花序密被絨毛;苞片狹披針形;花萼鐘形,4淺裂,密被須狀毛;花瓣4,狹,長3毫米,無毛;雄蕊2,花絲短、花藥長橢圓形;子房2室,被細軟毛,花柱光滑,柱頭2裂。翅果扁平匙形,疏生短毛,長3.5~4厘米,頂端具長翼。花期5月。果期10~11月。

【生境分布】生高山雜林中。分布雲南。

【化學成份】樹皮含新寧堿、鞣質、樹脂、糖類、脂肪等。Fraxinus屬植物的樹皮中,大多含香豆素化合物。

【性味】《文山中草藥》:"苦澀,寒。"

【功能主治】《文山中草藥》:"清熱,利尿,通便。治膀胱炎,膀胱結石,小便不利,便秘,瘧疾,高燒鼻衄。"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5錢(鮮品0.5~1兩)。

【摘錄】《*辭典》

白槍桿《中華本草》

【出處】出自《科學的民間藥草》。

【拼音名】BáiQiānɡGǎn

【別名】根根藥

【來源】

藥材基源: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FraxinusmalacophyllaHemsl.

采收和儲藏:全年均可采,切片,曬幹。

【原形態】落葉喬木,高約10m。樹皮灰白色。芽裸露,密被褐色茸毛,小枝灰褐色,具縱棱,疏被柔毛和茸毛,皮孔細小,稀疏散生。葉軸上面具窄溝,均密被棕色茸毛;小葉9-15枚,革質,橢圓形至披針狀橢圓形,長3-8cm,寬1.5-4cm,先端急尖或鈍,基部楔形至闊楔形,葉緣略反卷,上面密被棕色茸毛,下面密被白色柔毛和黃色絨毛,脈上與葉緣尤密,小葉近無柄。圓錐花序生於當年生枝端或上部葉腋;苞片線形,長2-3mm;花梗細,長約3mm,與苞片均密被黃色茸毛;花萼杯狀,長約1mm,先端截平或淺裂而成闊三角形,微被毛;花冠白色,裂片線形,長約3mm;兩性花具雄蕊2,伸出藥之外;雌蕊長約2.5mm,柱狀棍棒狀,2淺裂。翅果匙形,翅甚扁平,下延至堅果中部以下。花期6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生於石灰巖山地次生林中。

資源分布:分布於廣西、雲南。

【化學成份】樹皮含新寧堿(Sinine)[1]。

【性味】苦;澀;性涼

【功能主治】截瘧;消食;驅蟲。主瘧疾;蟲積腹痛;消化不良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5-30g。

【各家論述】《文山中草藥》:清熱,利尿,通便。治膀胱炎,膀胱結石,小便不利,便秘,瘧疾,高燒鼻衄。

【摘錄】《中華本草》

注:此中藥方劑來源于網路收集,使用前請咨詢專業醫生。

白槍桿相關圖片

白槍桿圖片來源GOOGLE自動搜索,僅供參考。

<< 上一个: 白前  下一个:白槍桿根>>





使用條款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4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