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華本草 > 甘肅棘豆功效和作用

【出處】《高原中草藥治療手冊》

【拼音名】GānSùJíDòu

【別名】色舍兒(藏名)

【來源】為豆科植物甘肅棘豆的全草。7~8月采,切段,曬幹。

【原形態】多年生草本,高15~20厘米。基部有分枝,疏生白色長柔毛,間有黑色短柔毛。單數羽狀復葉,長5~10厘米;葉軸上面具溝,密生白色間黑色長柔毛;托葉卵狀披針形,基部連合,與葉柄分離;小葉13~25,卵狀矩圓形至披針形,長8~13毫米,寬4~6毫米,先端漸尖,基部圓形,兩面有密長柔毛。總狀花序近頭狀,腋生;總花梗長5.5~15厘米,有白色間黑色長柔毛;花萼鐘狀,長約9毫米,寬約3毫米,密生黑色間有白色長柔毛,萼齒條形,與筒部近等長;花冠黃色,長約12毫米。莢果長橢圓形或矩圓狀卵形,長8~12毫米,膨脹,密生黑色長柔毛。

【生境分布】生於幹燥草原、山坡、河邊或林下。分布甘肅、青海、四川、雲南等地。

【性味】微辛,溫。

【歸經】入心、肺、小腸經。

【功能主治】解毒醫瘡,止血利尿。治各種內出血。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2~5錢。

【摘錄】《*辭典》

甘肅棘豆《中華本草》

【出處】出自《高原中草藥治療手冊》。

【拼音名】GānSùJíDòu

【英文名】HerbofKansuSkullcap

【別名】色舍兒。

【來源】

藥材基源:為豆科植物甘肅棘豆的全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OxytropiskansuensisBunge[O.leucocephalaUlbr.;O.thionanthaUlbr.]

采收和儲藏:7-8月采收全草,切段,曬幹。

【原形態】甘肅棘豆多年生小草本,高15-25cm。莖直立或斜上,基部分枝,疏被白色長柔毛,有時有黑色短柔毛。羽狀復葉,長5-13cm,葉軸密被長柔毛;托葉卵狀披針形,基部連合,與葉柄分離;小葉13-25,葉片卵狀長圓形至披針形,長8-13mm,寬4-6mm,先端漸尖,基部圓形,兩面均密被長柔毛。頭狀花序生於花梗頂端,總花便長5-15cm,被長柔毛;花萼簡狀,長約9mm,密被長柔毛,萼齒線形;花冠黃色,旗瓣長10-18mm,寬卵形,翼瓣稍短,龍骨瓣比翼瓣短,頂端具喙;雄蕊10,二體;子房有多數胚珠,花柱向內彎,柱頭頭狀。莢果長橢圓形或長圓狀卵形,長約lcm,膨脹,密生黑色長柔毛。花期6-7月,果期7-8月。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生於海拔3300-5300m的幹燥草原及山坡草地。

資源分布:分布於甘肅、青海、四川、雲南、西藏等地。

【性狀】性狀鑒別多皺縮成團,密被灰白色、黑色柔毛。主根圓錐形,葉叢生,綠色或淡綠色,濕潤展平後為羽狀復葉,小葉片13-25,披外形,先端漸尖,基部圓形,全緣。可見近頭狀的總狀花序,圓錐形,總花梗較長。莢果橢圓形,長約1cm,寬約4mm,膨脹,被黑色長柔毛。氣微,味微甘苦。

【化學成份】

含一種黃酮衍生物:5,4'-二羥基-7-甲氧基黃酮-3-O-(6-十六酰-β-D-吡喃阿卓糖甙)[5,4’-dihydroxy-7-methoxyflavone-3-O-(6-hexadecanoyl-β-D-altropyranoside)]。

全草還含揮發油77種,其中下列7種成分的含量較高:順式金合歡醇(cis-rarnesol),月桂酸(lauricacid),肉豆勞蔻酸(myristicacid),12-甲基肉豆蔻酸(12-methrmyflsticacid),6,10,14-三甲基十五烷酮-2(6,10,14-trimethyl-2-pentadecanone),壬二烯酸醛(nonadienoicaldehyde)和棕櫚酸(palmiticacid)。

【性味】微辛;溫

【歸經】心;肺;小腸經

【功能主治】止血;利尿;解毒療瘡。主各種內出血;水腫;瘡瘍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6-15g。

【摘錄】《中華本草》

注:此中藥方劑來源于網路收集,使用前請咨詢專業醫生。

甘肅棘豆相關圖片

甘肅棘豆圖片來源GOOGLE自動搜索,僅供參考。

<< 上一个: 甘松  下一个:甘肅土當歸>>





使用條款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4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