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華本草 > 紅椋子功效和作用

【拼音名】HónɡLiánɡZǐ

【來源】

藥材基源:為山茱萸科植物紅椋子的樹皮。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Swidamacrophylla(Wall.)Sojk[Cor-nusmacrophyllaWall.]

采收和儲藏:春、夏季采收,曬幹。

【原形態】灌木或小喬木,高2-3.5(-5)m。樹皮紅褐色或黑灰色;幼枝紅色,略有四棱,被貼生短柔毛;老枝紫紅色,有圓形黃褐色皮孔。冬芽頂生和腋生,狹圓錐形。葉對生;葉片細長,長0.7-1.8cm,淡紅色;葉往紙質,卵狀橢圓形,長4.5-9.3cm,寬1.8-4.8cm,先端漸尖或短漸尖,基部圓形,有時兩側對稱,邊緣微波狀,上面深綠色,有貼生短柔毛,下面灰綠以,微粗糙,密被白色貼生短柔毛及乳頭狀突起,沿葉脈有灰白色及淺褐色短柔毛,中脈在上面凹下,下面凸起,側脈6-7對,弓形肉彎,在上面凹下,下面凸出,脈腋多少具有灰白色及淺褐色叢毛,細脈網狀,在上面稍凹下,下面略顯明。傘房狀聚傘花序頂生,微扁平,寬5-8cm,被淺褐色短柔毛;總花梗長3-4cm,被淡紅褐色貼生短柔毛;花小,白色,直徑6mm;雄蕊4,卵狀至長圓狀舌形,長2.5-4mm,寬1.1-1.6mm;雄蕊4,與花瓣互生,長4-6.5mm;伸出花外,花絲線殂,白色,無毛,花藥2室,卵狀長圓形,淺藍色至灰白色,丁字形著生,長1-1。5mm;花盤墊狀,無毛或略有小柔毛,邊緣波狀,厚約0.3-0.4mm,花柱圓柱形,長1.8-3mm,柱頭盤狀扁頭形,稍寬於藥柱,略有4淺裂,子房下位,花托倒卵形,長0.8-1.2mm,寬0.7-1mm,密被灰色及淺褐色貼生短柔毛;花梗細圓柱形,長1-5mm,有淺褐色柔毛。核果近於球形,直徑4mm,黑色,疏被貼生短柔毛;核骨質,扁球形,直徑2.3mm,高2mm,有一明顯的肋紋8條。花期6月,果期9月。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生於海拔1350-3700m的溪邊或雜木林中。

資源分布:分布於山西、陜西、甘肅、青海、河南、湖北、四川、貴州、雲南及西藏等地。

【性味】味辛;性平

【功能主治】祛風止痛;舒筋活絡。主風濕痹痛;勞傷腰腿痛;肢體癱瘓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9g;或泡酒。

【摘錄】《中華本草》

注:此中藥方劑來源于網路收集,使用前請咨詢專業醫生。

紅椋子相關圖片

紅椋子圖片來源GOOGLE自動搜索,僅供參考。

<< 上一个: 紅蓮子草  下一个:紅輪千裏光>>





使用條款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4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