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華本草 > 雞油菌功效和作用

【別名】雞蛋黃菌、杏菌

【來源】真菌類擔子菌綱多孔菌目喇叭菌科雞油菌CantharelluscibariusFr.,以子實體入藥。

【生境分布】多於秋季雨後生在混交林的地上。

【化學成份】子實體含維生素A。

【性味】甘,寒。

【功能主治】清目,利肺,益腸胃。經常食用,可以預防視力失常,眼結膜炎,夜盲,皮膚幹燥,粘膜失去分泌能力,可抵抗某些呼吸道及消化道感染的疾病。

【用法用量】1~2兩。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雞油菌《中華本草》

【拼音名】JīYóuJūn

【別名】黃菌、杏菌、雞蛋黃菌

【來源】

藥材基源:為雞油菌科真菌雞油菌的子實體。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CantharelluscibariusFr.

采收和儲藏:秋季采收,采後去泥土雜質,洗凈。

【原形態】子實體肉質,肥厚,全株呈蛋黃色。菌蓋幼時上凸、呈山丘狀,漸平展近圓形,長成時呈漏鬥狀,多數兩側不對稱,寬3-9cm;邊緣波狀,常上翹,常有不規則的瓣狀淺裂。菌柄圓柱形,(2.5-9)cm×(0.5-2)cm,同粗或向下漸細,與蓋面同色或稍淡,光滑,中實,中生或稍偏生。子實層下延,有狹窄、稀疏、分叉的或相互交織的棱紋(褶棱)。孢子橢圓形,光滑,無色,(7-10)μm×(5-8)μm。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生於針葉林或針闊葉混交林中地上。

資源分布:分布於黑龍江、吉林、內蒙古、河北、陜西、甘肅、江蘇、安徽、浙江、福建、湖南、四川、雲南、西藏等地。

【性狀】性狀鑒別子實體肉質,呈喇叭形,杏黃色或蛋黃色。菌蓋直徑3-9cm,邊緣波狀或瓣裂,內卷。菌肉蛋黃色。菌褶窄而厚,交織面網棱狀,並下延至柄部。菌柄杏黃色,長2-8cm,直徑0.5-1.8cm,光滑,內實。氣微,味淡。

【化學成份】含尿素(urea),甜菜堿(betaine),1-辛烯-3-醇(1-octen-3-ol),阿糖醇(arabitol),葡萄糖(glucose),甘露糖醇(mannitol),海藻糖(trehalose),麥角甾醇(ergosterol),麥角甾醇過氧化物(ergosterolperoxide),啤酒甾醇(cerevisterol)。還含脂質(lipid),其中含油酸(oleicacid),亞油酸(linoleicacid),棕櫚酸(palmiticacid)。子實體含脂肪酸。

【性味】甘;平

【歸經】肝經

【功能主治】明目;潤燥;益腸胃。主夜盲癥;結膜炎;皮膚幹燥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0-60g。

【各家論述】論雞油菌用前須炮炙及驗毒蘭茂:“(黃菌)雖能溫中健胃,但濕氣居多,食之往往令人氣脹。欲食者,須以姜同炙之,方能解其濕氣。世人多以大蒜同煮,以為有毒蒜黑,不知蒜見毒未必即黑,姜見毒則必黑,何若以姜驗之為愈也。”(《滇南本草》)附註:作雞油菌入藥的尚有同屬真菌小雞油菌Cantharel-lusminorPeck.菌蓋直徑1-3m,孢子稍小,菌柄長1-2m,中空。分布於福建、湖南、廣東、四川、貴州、雲南等地。

【摘錄】《中華本草》

注:此中藥方劑來源于網路收集,使用前請咨詢專業醫生。

雞油菌相關圖片

雞油菌圖片來源GOOGLE自動搜索,僅供參考。

<< 上一个: 雞眼草  下一个:雞掌七>>





使用條款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4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