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華本草 > 螃蟹七功效和作用

【別名】少穗鹿藥、少穗花、鐵拐子[西藏]

【來源】百合科鹿藥屬植物管花鹿藥Smilacinahenryi(Baker)WangetTang,以根狀莖和根入藥。秋季采挖,洗凈曬幹。

【性味】甘,溫。

【功能主治】溫陽補腎,祛風除濕,活血祛瘀。用於陽痿,跌打損傷,風濕關節疼痛。

【用法用量】1~3錢。

【備註】(1)同屬植物紫鹿藥SmilacinapurpureaWall.,在西藏地區亦以根狀莖同供藥用。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螃蟹七《中華本草》

【拼音名】PánɡXièQī

【別名】虎掌南星、天南星、狗爪南星、白南星、紅南星、狼毒

【來源】

藥材基源:為天南星科植物螃蟹七的塊莖。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ArisaemafaregesiiBuchet[A·Purpureogaleatumauct.nonEngl.]

采收和儲藏:秋後采挖,洗凈,鮮用或切片曬幹。

【原形態】螃蟹七,多年生草本。塊莖扁球形,直徑3-5cm,常具多數小球莖。鱗葉3,褐色,寬2-2.5cm,向上漸狹,最上的長約15cm。葉柄長20-40cm,粗6-7mm,下部1/4具鞘;葉片3深裂至3全裂,裂片全緣,中裂片近菱形,卵狀長圓形至卵形,長17-32cm,寬15-25cm;側裂片斜橢圓形,長9-23cm,寬6-16cm;中肋背面隆起,側脈9-10對,集合脈距邊緣約5mm。花序柄比葉柄短而細,長18-26cm。佛焰苞紫色,有蒼白色線狀條紋,管部近圓柱形,長4-8cm,直徑1.5-2cm,喉部邊緣耳狀反卷;檐部長圓三角形,拱形下彎或近直立,長6-12cm,寬4-4.5cm,長漸尖,具長1-4cm的尾尖。肉穗花序單性,雄花序長2.5-3cm,圓柱形,粗4-5mm,雄花有花藥2-4,藥室卵圓形,基部又開,頂孔開裂;雌花序長約2cm,子房具棱,頂部常圓形,花柱枝極短而粗,柱頭有毛;附屬器粗壯,圓錐狀,長約4.5-9cm,基部驟狹成短柄,上部長漸尖,先端鈍,粗1.5-5mm,近直立或上部略彎。花期5-6月。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生於海拔900-1600m的林下或灌叢內多石處。我國特有。

資源分布:分布於陜西、甘肅、湖北、四川等地。

【性狀】性狀鑒別:塊莖多呈扁平皿狀,直徑2-4cm,高5-10mm,亦有呈不規則半球形。表面淡黃棕色或綠黑色,有的可見未去凈的淡棕色外皮。頂端凹陷(莖痕),周圍有數個深陷的須根痕,周邊有側芽,呈長圓形突起,其頂端凹陷。質堅硬,呈角質狀,有的略透明。無臭,味辣而麻。

【化學成份】本品含三十七烷(heptatriacontane),苯甲酸(benzoicacid),琥珀酸(succinicacid),棕櫚酸(palmiticacid),硬脂酸(stearicacid)β-谷甾醇(β-sitosterol),豆甾醇(stigmasterol),胡蘿蔔甙(daucosterol),D-甘露醇(D-mannitol),D-葡萄糖(D-glu-cose),蔗糖(sucrose)和氯化膽堿(cholinechloride)。

【藥理作用】

1.抗驚厥作用:螃蟹七50%醇提取物加水浸物具有抗士的寧致小鼠驚厥作用。

2.毒性:螃蟹七50%醇提取物加水浸物制劑小鼠腹腔註射的半數致死量16.5±2.0g/kg。

【性味】味辛;性溫;有毒

【功能主治】燥濕;祛風;化痰;散結。主中風口眼喎斜;半身不遂;破傷風口噤;頸項強直;小兒驚風;痰咳;癰疽腫毒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6g(須經炮制後使用);或入丸、散。外用:適量,搗敷。

【摘錄】《中華本草》

注:此中藥方劑來源于網路收集,使用前請咨詢專業醫生。

螃蟹七相關圖片

螃蟹七圖片來源GOOGLE自動搜索,僅供參考。

<< 上一个: 螃蟹腳  下一个:胖大海>>





使用條款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4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