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華本草 > 安徽刺黃柏功效和作用

【出處】出自《浙江天目山藥植誌》。

【拼音名】ānHuīCìHuánɡBò

【英文名】rootofAnhweiBarberry

【別名】黃柏、刺黃柏、三顆針

【來源】

藥材基源:為小檗科植物安徽小檗的莖枝。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BerberisanhweiensisAhrendt

采收和儲藏:秋季采收莖枝,去葉,洗凈,曬幹。

【原形態】刺黃柏,落葉灌木,高1-2m。小枝稍有棱角,老枝黃色或暗棕色,有少數黑色疣點,刺單生或3叉,長1.5-3cm。葉簇生;柄長0.5-1cm;葉片橢圓形,倒卵形勤儉到卵狀橢圓形,長2-6cm,寬1.5-3.5cm,先端圓鈍,基部楔形,邊緣有刺狀鋸齒15-25,齒距2-3mm,上面綠色,下面灰白色,網脈明顯。總狀花序頂生,長3-4cm,有花10-20朵;花黃色,直徑約1cm,花被6,內輪花瓣基部有2枚腺體;雄蕊6,花藥2瓣裂;子房1,內含1-2枚胚珠。漿果橢圓形,紅色,略被粉狀物。花期4-7月,果期8-10月。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生於海拔400m的山間灌叢、溪邊或林下石隙間。

資源分布:分布於安徽、浙江、江西等地。

【性狀】

性狀鑒別,莖枝圓柱形,稍直,多分枝,直徑1-5mm,長短不一。表面黑褐購或棕黑色,具縱皺紋,針刺多單一,稀三叉。質硬,易折斷,折斷面纖維懷;橫切面皮部淡黃色,木部黃色,有較密放射狀紋理,髓部較小,黃白色。氣微,味苦。

以莖枝粗壯、斷面色黃者為佳。

顯微鑒別,莖橫切面:木栓層為10余列木栓細胞,排列緊密。皮層較窄;纖維單個散在,壁薄。維管束外韌型,20-28個環列;韌皮部較窄;束中形成層2-3列細胞;木質部發達,導管直徑可達50μm,木纖維眾多,排列緊密。射線較平直,寬1-7列細胞。髓約占直徑的1/4,由薄壁細胞組成,有的細胞含草酸鈣柱晶或方晶。

【性味】味苦;性寒

【歸經】肝;胃;大腸經

【功能主治】清熱燥濕;瀉火解毒。主濕熱痢疾;泄瀉;黃疸;淋濁;帶下;瘡瘍;咽喉腫痛;目赤腫痛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0-15g。外用:適量,煎水熏洗。

【摘錄】《中華本草》

注:此中藥方劑來源于網路收集,使用前請咨詢專業醫生。

安徽刺黃柏相關圖片

安徽刺黃柏圖片來源GOOGLE自動搜索,僅供參考。

<< 上一个: 艾葉  下一个:安龍香科科>>





使用條款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4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