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綱目》
【拼音名】LiánYú
【別名】鯨魚、白鱮(《埤雅》),白腳鰱(《醫林纂要》)。
【來源】為鯉科動物鰱魚的肉。
【原形態】
體側扁,呈紡錘形,腹部狹窄,從胸部至肛門之間,有發達的腹棱。體長一般約60厘米。體各部比例隨個體大小而不同,變異範圍很大,眼間距每隨個體的增長而相對地增大;頭長和眼徑隨個體的增長而相對地減小。頭大,約為身長的1/4。吻短,鈍而圓;口很寬。眼小,位於頭側正中軸的下方。下咽齒1行,平扁,成杓形。鰓耙彼此聯合成為多孔的膜質片,有螺旋形的鰓上器。鱗細小,側線鱗108~120。背鰭Ⅲ7,無硬刺,起點在腹鰭之後。臀鰭Ⅲ12~13。尾鰭叉狀。背面及頭的上部灰綠色,體側和腹面銀白色。背鰭和尾鰭與背面同色。其它各鰭色淺,並稍帶黃色。
生活於江河、湖泊的中、上層水域。性活潑,能躍出水面,主要食藻類和植物的碎屑,亦食極少數的浮遊動物。產卵期4~7月。冬季在河床或湖泊較深處越冬。
【生境分布】長江、黑龍江、珠江、西江諸流域均有分布。是我國養殖魚類之一。
【性味】
①《綱目》:"甘,溫,無毒。"
②《東醫寶鑒》:"性平,無毒。"
【歸經】《本草求真》:"入脾、肺。"
【功能主治】
①《綱目》:"溫中益氣。"
②《隨息居飲食譜》:"暖胃,補氣,澤膚。"
【摘錄】《*辭典》
鰱魚《中華本草》
【出處】出自《本草綱目》。
【拼音名】LiánYú
【英文名】Silvercarp
【別名】白腳鰱、鰱子、白鰱、洋胖子、白葉
【來源】
藥材基源:為鯉科動物鰱魚的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Hypophthalmichthysmolitrix(Cuvier.etValenciennes.)
采收和儲藏:四季均可捕撈,捕得後,除去鱗片及內臟,洗凈,鮮用。
【原形態】鰱魚,體側扁而稍高,腹部狹窄,腹棱自胸鰭直達肛門。頭大,約為體長的1/4。吻短,鈍圓,口寬。眼小,位於頭側中軸之下。咽頭齒1行,草履狀而扁平。鰓耙特化,愈合成一半月形海綿狀過濾器。體被小圓鱗。側線鱗108-120,廣弧形下臀鰭3,12-13,中等長,起點在背鰭基部後下方。胸鰭7,8,起點距胸鰭比距臀鰭為近,長不達肛門。尾鰭深叉狀。腹腔大,腹膜黑色。鰾2室,前室長而膨大,後室末端小而呈錐形。體背側面暗灰色,下側銀白色,各鰭淡灰色。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喜生活於水的上層。常棲息於江河、湖泊及其附屬水體中肥育。主要以浮遊生物為食。
資源分布:主要心肝浮遊生物為食。分布於我國長江、珠江、黃河、黑龍江等水域。
【性狀】性狀鑒別,本品體長約60cm,體側扁,呈紡錘形,鱗細小,背部及頭的上部灰綠色,體側和腹面銀白色。背鰭和尾鰭與背面同色。其他各鱗色淺,並稍帶黃色。尾深叉狀。鰓耙愈合為一半月形海綿狀過濾器。
【化學成份】全魚每500g中可食部分260g,其中水分176g,蛋白質55.8g,脂肪14.4g,灰分3.6g,鈣84mg,鐵3.6mg。含多種氨基酸,牛碘酸(taurine),黃嘌呤(xanthine),ADP,ATP,肌苷(inosine),肌苷酸(inosineacid),類胡蘿蔔素(carotenoid),雞油菌黃質(canthaxanthin),異玉蜀黍黃質(isozeaxanthin),葉黃素(lutein),薄公英黃質(taraxanthin)。含二甲胺(dimethylamine),甲基胺(methylamine),異丁基胺(isobutylamine),乙基胺(ethylamine),二乙胺(diethylamine),二十碳五烯酸(eicosapentaenoicacid),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aenoicacid),核黃素(riboflavin),硫胺素(thiamin),煙酸(niacin),膽甾醇(cholesterol),三酰甘油(triglyceride),磷脂(phospholipid)。
【性味】味甘;性溫
【歸經】脾;胃經
【功能主治】溫中益氣;利水。主久病體虛;水腫
【用法用量】內服:煮食,100-250g。
【註意】患痘疹、瘧疾、痢疾、目疾及瘡瘍者慎服。
【摘錄】《中華本草》
注:此中藥方劑來源于網路收集,使用前請咨詢專業醫生。
© CopyRight 2024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