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本草經集註》
【拼音名】TuóJiǎ
【別名】鮀魚甲(《本經》)。
【來源】為鼉科動物揚子鱷的鱗甲。
【原形態】
揚子鱷,又名:鮀魚(《本經》),鼉(陶弘景),土龍(《續博物誌》),鼉龍(《綱目》),豬婆龍。
形如蜥蜴而體極長大,大者全長達2米余。全體被有鱗甲。頭部扁平;吻短而寬,鈍圓;上頜海側有圓錐狀齒18枚,下頜海側齒為19枚。眼大,有上下眼瞼及瞬膜,瞳孔垂直。耳孔呈裂縫狀,有瓣膜可合閉。鼻孔1對,開口於吻前端上方,有活瓣,能自由開閉。頸部較細,有2對具縱棱的鱗片。軀幹部較扁平。背面近黑綠色,散有黃色斑紋,背部由前至後有17排矩形鱗片,橫貫於背部的有6行,鱗上有縱棱。腹面灰色。腹部鱗片28排,略成矩形。前肢5指,無蹼;後肢較長,具4趾,趾間有蹼;指、趾端均有爪。尾長而側扁,有灰黑色相間的環紋,近尾端甲片鋒利。
棲於江河沿岸,掘穴而居。以魚、蛙、鼠、龜、鱉及鳥類等動物為食。10月至翌年3月底冬眠。
本動物的肉(鼉肉)亦供藥用,另詳專條。
【生境分布】分布安徽、江蘇、浙江、江西一帶。
【炮制】《綱目》:"酥炙或酒炙用。"
【性味】
辛,溫,有毒。
①《本經》:"味辛,微溫。"
②《別錄》:"有毒。"
③《藥性論》:"甘,平。有小毒。"
④《綱目》:"酸,微溫,有毒。"
【功能主治】
逐瘀,消積,殺蟲,治癥瘕積聚,崩中帶下,瘡疥,惡瘡。
①《本經》:"主心腹癥瘕、伏堅、積聚、寒熱,女子崩中下血五色,小腹陰中相引痛,瘡疥死肌。"
②《別錄》:"主五邪涕泣時驚,腰中重痛,小兒氣癃,眥潰。"
③《藥性論》:"治婦人帶下,除腹內血,積聚伏堅相引結痛。"
④《本草拾遺》:"主惡瘡,腹內癥瘕。""炙燒浸酒,主瘰癧,殺蟲,瘺瘡,風頑疥瘙。功用同鱉甲。"
⑤《日華子太草》;"治齒疳匿宣露。"
⑥《綱目》:"治陰瘧。"
⑦《本草圖經》:"皮及骨,燒灰研末,米飲服,主腸風痔疾。甚者加入紅雞冠花末,白礬灰末和之,空腹服。"
【註意】《本草經集註》:"蜀漆為之使。畏狗膽、甘遂、芫花。"
【各家論述】《綱目》:"鼉甲,所主諸證,多屬厥陰,其功只在平肝木、治血、殺蟲也。《千金方》治風癩有鼉甲湯;今藥肆多懸之,雲能辟蠹,亦殺蟲之意。"
【摘錄】《*辭典》
鼉甲《中華本草》
【出處】
1.陸礬《詩疏》:鼉形似蜥蠍,四足,長丈余,生卵大如鵝卵,甲如鎧,今合藥鼉魚甲是也。其皮堅厚,可以冒鼓。
2.《本草拾遺》:鼉,口內涎有毒。
3.《蜀本草》:《圖經》雲,(鼉)生湖畔土窟中,形似守宮而大,長丈余,背尾俱有鱗甲。今江南諸州皆有之。
【拼音名】TuóJiǎ
【英文名】Chinesealligatorscales
【別名】(魚它)魚甲
【來源】
藥材基源:為鼉科動物揚子鱷的甲片。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AlligatorsinensisFauvel
【原形態】揚子鱷,全長2m左右。頭及軀幹部較扁平,吻鈍而寬圓,項部較細,尾長而側扁。背面近於黑綠色,散有黃斑,幼時列為明顯。腹面灰色,尾部有灰黑相間的環紋,頸部有2對具縱棱的鱗片。背部由前至後有17橫行方形鱗片,每行4-6枚,形成4-6縱行排列整齊的棱鱗;腹面有26-28橫行略呈方形的平滑鱗片,每行8-10枚;尾鱗方形,由前向後約35排,尾背前段有兩行縱鱗,後半段縱鱗合為1行,四肢較短,後肢較前肢略長,均枯木逢春以鱗片,指5,無蹼;趾4,半蹼;內側3指、趾具爪。泄殖孔縱置,雄性交接器成單。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生活於江河、湖泊附近沿巖蘆葦及小竹叢的地方。掘穴而居。吃魚、蝦、螺、蛙、鼠等。
資源分布:分布於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等地。
【化學成份】外殼表皮由β-角蛋白質(β-keratin)組成。鱗甲含大量骨膠原。
【炮制】《綱目》:酥炙或酒炙用。
【性味】味辛;性溫;有毒
【歸經】肝經
【功能主治】化瘀;消積;殺蟲。主癥瘕積聚;崩中帶下;瘡疥;惡瘡;腸風痔疾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9g;或入丸、散。外用:適量,研末調敷。
【註意】《本草經集註》:“畏狗膽、甘遂、芫花。”
【摘錄】《中華本草》
注:此中藥方劑來源于網路收集,使用前請咨詢專業醫生。
© CopyRight 2024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