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名】CuìYúnCǎo
【別名】劍柏、藍地柏、地柏葉、伸腳草、綠絨草、爛皮蛇
【來源】卷柏科卷柏屬植物翠雲草Selaginellauncinata(Desv.)Spring,以全草入藥。全年可采,鮮用或曬幹。
【性味】甘、淡,涼。
【功能主治】清熱利濕,止血,止咳。用於急性黃疸型傳染性肝炎,膽囊炎,腸炎,痢疾,腎炎水腫,泌尿系感染,風濕關節痛,肺結核咯血;外用治癤腫,燒燙傷,外傷出血,跌打損傷。
【用法用量】0.5~1兩;外用鮮全草搗爛敷,或全草曬幹研粉外敷患處。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翠雲草《中華本草》
【出處】
本品入藥始載於《百草鏡》。
1.《群芳譜》雲:“性好陰,色蒼翠可愛,細葉柔莖,重重碎蹩,儼若翠鈿。其根遇土便生,見日則消,栽於虎刺、芭蕉、秋海棠下極佳。”2.《綱目拾遺》謂:“其草獨莖成瓣,細葉攢簇,葉上有翠斑。”3.《植物名實圖考》亦雲:“翠雲草生山石間,綠莖小葉,青翠可愛。《群芳譜》錄之,人多種於石供及陰濕地為玩,江西土醫謂之龍須,滇南謂之劍柏,皆雲能舒筋活絡。”綜上所述,並據《植物名實
【拼音名】CuìYúnCǎo
【別名】金雞獨立草、翠翎草、矮腳鳳毛、孔雀花、翠羽草、神錦花、鶴翎草、鳳尾草、開屏鳳毛、龍須、劍柏、巖萍、地柏葉、百腳草、假巖柏、藤扁柏、白雞毛、水松、攔路枝、藍地柏、止血草、白雞爪、龍鱗草、金扁柏、龍柏草、細風藤、金貓草、生扯攏、虱子草、蜂藥
【來源】
藥材基源:為卷柏科植物翠雲草的全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Selaginellauncinata(Desv.)Spring[LycopodiumuncinatumDesv.]
采收和儲藏:全年均可采收,洗凈,鮮用或曬幹。
【原形態】多年生草本。主莖伏地蔓生,長30-60cm,有細縱溝,側枝疏生並多次分叉,分枝處常生不定根。葉二型,在枝兩側及中間各2行;側葉卵形,長2-2.5mm,寬1-1.2mm,基部偏斜心形,先端尖,邊緣全緣,或有小齒;中葉質薄,斜卵狀披針形,長1.5-1.8mm,寬0.6-0.8mm,基部偏斜心形,淡綠色,先端漸尖,邊緣全緣或有小齒,嫩葉上面呈翠藍色。孢子囊穗四棱形,單生於小枝頂端,長0.5-2cm;孢子葉卵圓狀三角形,長約2mm,寬約0.8mm,先端長漸尖,龍骨狀,4列覆瓦狀排列。孢子囊圓腎形,大孢子囊極少,生在囊穗基部,小孢子囊生在囊穗基部以上;孢子二型。孢子期8-10月。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生於山谷林下或溪邊陰濕處以及巖洞石縫內。
資源分布:分布於華東、中南、西南各地。
【化學成份】含二脂酰甘油基三甲基高絲氨酸(diacylglyc-eryltrimethylhomoserine)。
【藥理作用】100%翠雲草煎劑用平板打洞法,對金黃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
【性味】淡;微苦;涼
【功能主治】清熱利濕;解毒;止血。主黃疸;痢疾;泄瀉;水腫;淋病;筋骨痹痛;吐血;咳血;便血;外傷出血;痔漏;燙火傷;蛇咬傷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0-30g,鮮品可用至60g。外用:適量,曬幹或炒炭存性,研末,調敷;或鮮品搗敷。
【附方】本品青綠蒼翠,重重碎蹙,或匍匐在地,或倒懸山石,儼若翠鈿雲翹,故名翠雲草。又若翠色鳥羽,故名翠羽草。
【摘錄】《中華本草》
注:此中藥方劑來源于網路收集,使用前請咨詢專業醫生。
© CopyRight 2024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