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華本草 > 龍舌蘭功效和作用

【拼音名】LónɡShéLán

【別名】劍蘭、劍麻

【來源】

藥材基源:為龍舌蘭科植物龍舌蘭的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AgaveamericanaL.

采收和儲藏:四季采葉,洗凈,鮮用或沸水燙後曬幹。

【原形態】龍舌蘭多年生大型草本。莖短。葉常約30余片呈蓮座狀著生莖上;葉片肥厚,匙狀倒被針形,灰綠色,具白粉,葉的寬視植株年齡而異,長可達1.8cm,寬15-20cm,花草上的葉,向上漸小,葉先端漸尖,末端具褐色、長1.5-2.5cm的硬尖刺,邊緣有波狀鋸齒,齒端下彎曲呈鉤狀。生長10余年,抽出高5-8m的花葶,上端具多分枝的狹長圓錐花序;花淡黃綠色,近漏鬥狀,花被管長約1.2cm,裂片6,長2.5-3cm;雄蕊6,著生於花被管喉部,花絲長約為花被片的2倍,丁字著藥;子房下位,3室,每室具多個胚珠,柱頭3裂。蒴果長圓形,長約5cm,徑約3cm。一花序上可產生1500-3000個珠芽。花期6-8月。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華南及西南各省區常引種栽培。

資源分布:在雲南已逸生多年。原產熱帶美洲。

【栽培】

生物學特性原產墨西哥,喜溫暖幹燥和陽光充足的環境,冬季氣溫不低於5℃能正常生長。成年龍舌蘭在(-5)-6℃低溫下,葉片僅受輕度凍害,-13℃時地上受凍腐爛,地下莖不死,翌年萌發展葉,正常生長。適於排水良好的砂質或粘質壤土栽培,耐幹燥、貧瘠的土壤。溫暖地區多作庭園栽培,寒冷地區需溫室盆栽或桶栽,盆底要墊石塊、瓦片以利排水。

栽培技術多用分割吸芽(側糵)法。早春4月將有糵芽的母株,輕輕托出,去除宿土,另行栽植。此外,開花的植株在花序上形成無性芽落地生根,可長成新植株。

田間管理生長期每月施肥1次,夏季常澆水,以保持葉子新鮮柔嫩,入秋後,龍舌蘭生長緩慢,要控制澆水,力求幹燥,並停止施肥和適當培土,以利安全越冬。

【性狀】性狀鑒別葉片皺縮卷曲,展平後完整者呈匙狀披針形,長30-65cm,寬1.7-6.2cm。兩面黃綠色或暗綠色,具密集的縱直紋理和折斷痕,有的斷痕處可見黃棕色顆粒狀物;先端尖刺狀,基部漸窄,兩側邊緣微顯淺波狀,在突起處均具棕色硬刺。質堅韌,難折斷。氣微臭,味酸、澀。

【化學成份】葉含皂甙,已知其結構的有:龍舌蘭皂甙(a-gavoside)A、B、C、C′、D、E、F、G、H。又從葉中得到8個皂甙元:海柯皂甙元(hecogenin),9-去氫海柯皂甙元(9-dehy-drophecogenin),替告皂甙元(tigogenin),洛柯皂甙元(rokoge-nin),12-表洛柯皂甙元(12-epirockogenin),芰脫皂甙元(gitoge-nin),綠蓮皂甙元(chlorogenin),曼諾皂甙元(manogenin)。還含番石榴酸(piscidicacid),腺甙3′:5′-環單磷酸(adenosine3′-5′-cyclomonophophate)。地上部分含龍舌蘭黃烷酮(agamanone),三十四烷醇(tratriacontanol),十六烷酸三十四烷醇酯(tetratriacon-tylhexadecanoate),5-羥基-7-甲氧基-2-三十三烷基-4(H)-苯並吡喃-4-酮[5-hydroxy-7-methoxy-2-trltrlacontyl-4(H)-benzopyran-4-one]。

【性味】苦;酸;溫

【功能主治】解毒拔膿;殺蟲;止血。主癰疽瘡瘍;疥癬;盆腔炎;子宮出血

【用法用量】外用:適量,搗敷。內服:煎湯,10-15g。

【摘錄】《中華本草》

注:此中藥方劑來源于網路收集,使用前請咨詢專業醫生。

龍舌蘭相關圖片

龍舌蘭圖片來源GOOGLE自動搜索,僅供參考。

<< 上一个: 龍舌箭  下一个:龍虱>>





使用條款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4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