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福建民間草藥》
【拼音名】MánɡQíGǔGēn
【來源】為裏白科植物芒萁的根莖。
【性味】《福建民間草藥》:"甘,平。"
【功能主治】
治濕熱臌脹,小便淋瀝不暢,跌打損傷。
①《福建民間草藥》:"治跌打傷胸,酒水各半或加冰糖燉服。"
②《廣西藥植名錄》:"治狂犬病及毒蛇咬傷。"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鮮者1~2兩。外用:搗敷。
【附方】
①治濕熱臌脹:鮮芒萁根莖半斤,煎湯,沖入燒酒適量,早晚分服。(《浙江天目山藥植誌》)
②治小便淋瀝不暢:鮮芒萁根一兩,水煎調冰糖服。(《福建中草藥》)
【摘錄】《*辭典》
芒萁骨根《中華本草》《中藥大辭典》
【出處】出自《福建民間草藥》
【拼音名】MánɡQíGǔGēn
【英文名】rootofDichotomyForkedFern
【來源】
藥材基源:為裏白科植物芒萁的根莖。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Dicranopterispedata(Houtt.)Nakai[PolypodiumpedatumHoutt.;Dicranopterisdichotoma(Thunb.)Bernh.]
采收和儲藏:全年均可采挖,洗凈,曬幹或鮮用。
【原形態】多年生草本,高30-60cm。根狀莖橫走,細長,褐棕色,被棕色鱗片及根。葉遠生,葉柄褐棕色,無毛;葉片重復假兩歧分叉,在每一交叉處均有羽片(托葉)著生,在最後一分叉處有羽片兩歧著生;羽片披針形或寬披針形,長20-30cm,寬4-7cm,先端漸尖,羽片深裂;裂片長線形,長3.5-5cm,寬4-6mm,先端漸尖,鈍頭,邊緣幹後稍反卷;葉下白色,與羽軸、裂片軸均被棕色鱗片;細脈2-3次叉分,每組3-4條。孢子囊群著生細脈中段,有孢子囊6-8個。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生於強酸性的紅壤丘陵、荒坡林緣或馬列尾松林下。
資源分布:分布於西南及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臺灣、湖北、湖南、廣東、廣西等地和甘肅南部。
【性狀】
1.性狀鑒別本品根狀莖細長,有分枝,粗2.2-5mm,褐棕色,堅硬,木質,被棕黃色毛,具短須根;易折斷,斷面明顯分為二層,外層為棕色皮層,中央為淡黃色中柱。
2.顯微鑒別根狀莖橫切面:表皮細胞1列。下表皮細胞壁木化加厚,近內皮層的4-6列細胞壁強烈加厚,幾無胞腔;內皮層凱氏點明顯。原生中柱,維管束周韌型。薄壁細胞含有澱粉粒。
【性味】苦;涼
【歸經】膀胱經
【功能主治】清熱利濕;化瘀止血;止咳。主濕熱膨脹;小便澀痛;陰部濕癢;白帶;跌打損傷;外傷出血;血崩;鼻衄;肺熱咳嗽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5-30g;或研末。外用:適量,鮮品搗敷。
【各家論述】
1.《福建民間草藥》:治跌打傷胸,酒水各半或加冰糖燉服。
2.《廣西藥植名錄》:治狂犬病及毒蛇咬傷。
【摘錄】《中華本草》《中藥大辭典》
注:此中藥方劑來源于網路收集,使用前請咨詢專業醫生。
© CopyRight 2024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