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華本草 > 毛梾枝葉功效和作用

【出處】《江蘇藥材誌》

【拼音名】MáoLáiZhīYè

【來源】為山茱萸科植物毛梾的枝葉。

【原形態】

毛梾,又名:紅零子、紅梗山茱萸、癩樹、八樹。

落葉喬木,高達12米。小枝幼時被毛。葉對生,橢圓形至長橢圓形,長5~12厘米,寬2~6厘米,先端漸尖,基部楔形,上面略具緊貼細毛,下面密生柔毛。傘房狀聚傘花序,具緊貼短柔毛,花梗長1.5~3厘米;萼片4,甚小,三角形;花瓣4;雄蕊4,較短;子房2室,花柱棒形,約與柱頭等長。核果圓形,直徑5毫米,黑色;種子小,棕褐色。花期6月。果期8~10月。

【生境分布】生長於向陽山坡。分布遼寧、河北、河南、山西、陜西、山東、江蘇、湖北、四川、雲南等地。

【功能主治】治漆瘡。果實亦可使用。

【用法用量】外用:煎水洗。

【摘錄】《*辭典》

毛梾枝葉《中華本草》

【出處】出自《江蘇藥材誌》

【拼音名】MáoLáiZhīYè

【英文名】TwigandleafofWalterDogwood

【別名】癩樹葉

【來源】

藥材基源:為山茱萸科植物毛梾的枝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Swidawalteri(Wanger.)Sojak[CornuswalteriWanger.]

采收和儲藏:春、夏季采收枝葉,鮮用或曬幹。

【原形態】落葉喬木,高6-14m。樹皮黑灰色,縱裂成長條,或橫裂成塊狀;幼枝對生,略有棱角,密被貼生灰白色短柔毛,後則無毛。葉對生;葉柄常達3cm;葉片橢圓形至長橢圓形,長4-10cm,寬2.7-4.4cm;頂端漸尖,基部楔形,上面具貼伏的柔毛,下面密生貼伏的短柔毛,淡綠色;側脈4-5對;傘房狀聚傘花序頂生,長約5cm,寬7-9cm;花白色,直徑1.2cm;花萼裂片4,長圓披針形;雄蕊4,稍長於花瓣,花絲線形,花淡黃色,丁字形著生;子房下位,密被灰色短柔毛,花柱棍棒形,柱頭頭狀。核果球形,成熟時黑色,直徑約6mm。花期5月,果期9月。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生於海拔2600-3300m的雜木林或密林中。

資源分布:分布於華東、中南、西南及遼寧、河北、山西等地。

【化學成份】葉含鞣質。種子含油35.7%。

【功能主治】解毒斂瘡。主漆瘡

【用法用量】外用:適量,鮮品搗塗;或煎湯洗;或研末撒。

【摘錄】《中華本草》

注:此中藥方劑來源于網路收集,使用前請咨詢專業醫生。

毛梾枝葉相關圖片

毛梾枝葉圖片來源GOOGLE自動搜索,僅供參考。

<< 上一个: 毛苦瓜  下一个:毛連菜>>





使用條款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4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