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華本草 > 竊衣功效和作用

【別名】鶴虱[華南]、粘粘草、破子衣

【來源】傘形科竊衣屬植物竊衣Torilisjaponica(Houtt.)DC.[Torilisanthriscus(L.)Gmel.],以果實入藥。秋季果實成熟時采集,去雜質。

【性味】苦、辛,微溫。有小毒。

【功能主治】活血消腫,收斂殺蟲。用於慢性腹瀉,蛔蟲病;外用治癰瘡潰瘍久不收口,陰道滴蟲。

【用法用量】2~3錢,外用適量,水煎沖洗。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竊衣《中華本草》

【拼音名】QièYī

【別名】華南鶴虱、水防風

【來源】

藥材基源:為傘形科植物竊衣和小竊衣的果實或全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1.Torilisscabra(Thunb.)DC.[Chaero-phyllumscabrumThunb.]Torilisjaponica(Houtt.)DC.

采收和儲藏:夏末秋初采收,曬幹或鮮用。

【原形態】

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高10-70cm。全株有貼生短硬千周。莖單生,有分枝,有細直紋和刺毛。葉卵形,一至二回羽狀分裂,小葉片披針狀卵形,羽狀深裂,末回裂片披針形至長圓形,長mm,寬2-5mm,邊緣有條裂狀粗齒至缺刻或分裂。復傘形花序頂生和腋生,花序梗長2-8cm;總苞片通常無,很少1,鉆形或線形;傘輻2-4,長1-5cm,粗壯,有縱棱及向上緊貼的硬毛;小總苞片5-8,鉆形或線形;小傘形花序有花4-12;萼齒細小,三角狀披針形,花瓣白色,倒圓卵形,先端內折;花柱基圓錐狀,花柱向外反曲。果實長圓形,長4-7mm,寬2-3mm,有內彎或呈鉤狀的皮刺,粗糙,每棱槽下方有油管1。花、果期4-10月。

本種與竊衣的植物形態基本相似,區別點在於:總苞片3-6,傘輻4-12,果實圓卵形,長1.5-4mm,寬1.5-2.5mm。花、果期4-10月。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生於山坡、林下、河邊、芒地及草叢中。

生於海拔150-3060m的雜木林下、林緣、路旁、溝邊及溪邊草叢中。

資源分布:分布於陜西、甘肅、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臺灣、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等地。

分布幾遍全國。

【性狀】

性狀鑒別:小竊衣為長圓形的雙懸果,多裂為分果,分果長3-4mm,寬1.5-2mm。表面棕綠色或棕黃色,頂端有微突的殘留花柱,基部圓形,常殘留有小果柄。背面隆起,密生鉤刺,刺的長短與排列均不整齊,狀似刺猬。接合面凹陷成槽狀,中央有1條脈紋。體輕。搓碎時有特異香氣。味微辛、苦。

顯微鑒別:小竊衣分果中部橫切面:背面有多數長短不等鉤刺和厚壁性枕狀毛,毛的主體為一個具疣狀突起的窄長細胞,其基部有多數表皮細胞組成的枕狀墊。外果皮及鉤刺外的角質層有齒狀突起,背面有4個油管,兩油管間均有一小型維管束。接合面凹陷,有大型油管2個;內果皮為1列狹長的薄壁細胞。種皮為1列薄壁細胞,內含紅棕色物質。外胚乳由多角形薄壁細胞組成,壁較厚,內含脂肪油及糊粉粒。

【化學成份】竊衣的揮發性成分中含α-側柏烯(α-thujene)0.3%,α-蒎烯(α-pinene)0.9%,β-蒎烯(β-pinene)2.1%,樟烯(camphene)1.4%,蒈烯-3(△3-carene)2.3%,α-水芹烯(α-phellan-drene)4.1%,檸檬烯(limonene)2.4%,β-水芹烯(β-phellandrene)1.7%,γ-松油烯(γ-terpinene)1.9%,對-聚傘花素(p-cymene)0.4%,β-丁香烯(β-caryophyllene)4.4%,乙酸龍腦酯(bornylac-etaie)16.2%,乙酸牻牛兒酯(geranylacetate)31.1%。種子中含竊衣素(torilin)。果實中含律草烯(humulene),左旋大牻牛兒烯(germacrene)D,左旋大牻牛兒-4(15),5(E),10(14)-三烯-1β-醇[germacra-4(15),5(E),10(14)-trien-1β-ol],竊衣內酯(torilolide),氧化竊衣內酯(oxytorilolide),竊衣醇酮(torilolo-ne),以及多種倍半萜成分。

【性味】味苦;辛;性平

【歸經】歸脾;大腸經

【功能主治】殺蟲止瀉;收濕止癢。主蟲積腹痛;泄痢;瘡瘍潰爛;陰癢帶下;風濕疹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6-9g。外用:適量,搗汁塗;或煎水洗。

【摘錄】《中華本草》

注:此中藥方劑來源于網路收集,使用前請咨詢專業醫生。

竊衣相關圖片

竊衣圖片來源GOOGLE自動搜索,僅供參考。

<< 上一个: 茄子  下一个:芹花>>





使用條款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4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