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華本草 > 黑紅菇功效和作用

【別名】稀褶黑菇、大黑菇、黑蘑菇、蘑菇

【來源】真菌類擔子菌綱傘菌目紅菇科黑紅菇Russulanigricans(Bull.)Fr.,以子實體入藥。

【生境分布】生於闊葉林內地上。分布於陜西、江蘇、安徽、福建、湖南、雲南。

【性味】微鹹,溫。

【功能主治】追風,散寒,舒筋,活絡。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黑紅菇《中華本草》

【拼音名】HēiHónɡGū

【別名】稀褶紅菇、大黑菇、黑蘑菇、稀褶黑菇、豬仔菇、火炭菌、火炭菇

【來源】

藥材基源:為紅菇科真菌黑紅菇的子實體。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Russulanigricans(Bull.)Fr.[AgaricusningricansBull.]

采收和儲藏:夏、秋季采摘,去掉泥土,曬幹備用。

【原形態】菌蓋寬6-15cm。平展而中凹。初汙白色,後變為暗褐色。最後呈炭黑色。菌肉灰白色,受傷後先變紅,後變黑。菌褶白色,後變黑色,褶片厚而稀疏。褶間時有橫脈。菌柄短圓柱形,長4-8cm,粗2-3cm,多實心。孢子無色,(7-9)μm×(6-7)μm,近球形,有小疣和脊突,結聯成不規則網紋。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生於闊葉林地,夏、秋季單生或群生。

資源分布:分布於吉林、江蘇、安徽、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雲南等地。

【性狀】性狀鑒別菌蓋扁半球形,中部下凹。直徑6-15cm,棕灰色或暗灰色,邊緣光滑。菌肉灰白色、紅色或黑色。菌褶較疏,長短不一,類白色、灰紅色或黑色,褶間時有橫脈。菌柄粗短,圓柱形,長4-6cm,直徑2-2.8cm,色同菌蓋。氣微,味淡;有毒。

【化學成份】子實體含麥角甾醇(ergosterol),5,7-麥角甾二烯-3β-醇(ergosta-5,7-dien-3β-ol)。

【藥理作用】黑紅菇提取物對小鼠肉瘤S180和艾氏腹水癌的抑制率均為60%。

【性味】辛;微鹹;性溫

【功能主治】祛風寒濕;舒筋活絡。主風寒濕痹;腰腿疼痛;關節痛;手足麻木;四肢抽搐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9-12g;浸酒或入丸、散。

【摘錄】《中華本草》

注:此中藥方劑來源于網路收集,使用前請咨詢專業醫生。

黑紅菇相關圖片

黑紅菇圖片來源GOOGLE自動搜索,僅供參考。

<< 上一个: 黑蒿  下一个:黑虎耳草>>





使用條款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4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