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華本草 > 山萵筍功效和作用

【拼音名】ShānWōSǔn

【來源】

藥材基源:為罌粟科植物尼泊爾綠絨蒿的全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MeconopsisnepaulensisDC.[PapaverponiculatumD.Don;MeconopsiswallichiiHook.]

采收和儲藏:夏季采收,陰幹或曬幹。

【原形態】尼泊爾綠絨蒿一年生草本,高0.6-1.2m。全體被黃褐色、具多短分枝的長柔毛。主根長約9cm,直徑約2.5cm。莖粗壯,具分枝,圓柱形,有時具縱棱,基部有宿存葉基及密集成叢的長柔毛。基生葉密集叢生;葉柄長達22cm;葉片形狀多變,長可達30cm,寬達17cm,通常基部羽狀全裂,先端羽狀半裂,裂片長圓形,先端急尖或圓形,邊緣缺刻狀羽狀淺裂;下部基生葉與莖生葉同形,具短柄;上部莖生葉較小,近無柄。花莖具分枝,花生於上部葉腋內,排列成總狀圓錐花序:花梗長3-10cm;花下垂;萼片卵圓形,外面被毛;花瓣4,卵形或近圓形;紅色、紫色或藍色,稀白色;雄蕊多數,花絲絲狀,與花瓣同色或較深,花藥橘黃色,長圓形;子房近球形、卵形或橢圓形,密被淡黃色或銹色的長硬毛及微柔毛,花柱棒狀,果時長可達1.2cm,柱頭頭狀,5-8裂,深綠色。蒴果長圓形到橢圓狀長圓形,長1.5-2.5cm,直徑0.7-1.5cm,密被毛,5-8瓣自先端縱裂。種子卵形至寬橢圓狀長圓形,種皮密被乳頭狀突起。花期6-7月,果期7-8月。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生於海拔2700-4000m的草坡。

資源分布:分布於四川、雲南和西藏等地。

【化學成份】全草含原阿片堿(protopine),木蘭花堿(mag-noflorine),隱品堿(cryptopine),黃連堿(coptisine),別隱品堿(al-locryptopine),麗春花定堿(rhoeadine),罌粟紅堿(papaverrubine)E,罌粟紅堿(papaverrubine)D,刻葉紫堇明堿(corysamine),2-甲基-6-甲氧基-1,2,3,4-四氫-β-哢巴啉(2-methyl-6-methoxy-1,2,3,4-tetrahydro-β-carboline)。

【性味】苦;寒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利濕。主肺熱咳嗽;濕熱黃疸;腸胃炎;濕熱水腫;頭痛;痛經;白帶等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6g。

【摘錄】《中華本草》

注:此中藥方劑來源于網路收集,使用前請咨詢專業醫生。

山萵筍相關圖片

山萵筍圖片來源GOOGLE自動搜索,僅供參考。

<< 上一个: 山萵苣  下一个:山烏龜>>





使用條款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4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