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華本草 > 鱔魚骨功效和作用

【出處】《本經逢原》

【拼音名】ShànYúGǔ

【別名】鱔骨(《醫林纂要》)。

【來源】為鱔科動物黃鱔的骨骼。

【功能主治】

①《本經逢原》:"燒灰,香油調塗流火。"

②《本草再新》:"治風熱痘毒。"

【摘錄】《*辭典》

鱔魚骨《中華本草》

【出處】出自《本經逢原》

【拼音名】ShànYúGǔ

【英文名】Finlesseelbone,Ricefieldeelbone

【別名】鱔骨

【來源】

藥材基源:為合鰓科動物黃鱔的血液。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Monopterusalbus(Zuiew)

采收和儲藏:夏、秋季捕捉。捕後,去肉取骨,曬幹。

【原形態】黃鱔,體細長,呈蛇形,向後漸側扁,尾部尖細。頭圓,吻端尖,唇頗發達,下唇尤其肥厚。上下頜及腭骨上部有細齒。眼小,為一薄臘所覆蓋。兩處鼻孔在腹陪合為一,呈“V”字形。體無鱗。無胸腹鰭,背、臀鰭退化僅留低皮褶,無軟刺,都與尾鰭相聯合。體色微黃或橙黃,全體滿布黑色小點,腹部灰白。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為底層生活的魚類,喜棲息於河道、湖泊、溝渠及稻田中有性逆轉現象。為兇猛的肉食性魚類,捕食各種小動物。

資源分布:除西北地區及東北北部外,各地均有分布。

【性味】鹹;甘;涼

【歸經】肺經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主流火;風熱痘毒;臁瘡

【用法用量】外用:適量,燒炭研末;麻油調塗,或敷貼。

【各家論述】

1.《本經逢原》:燒灰,香油調塗流火。

2.《本草再新》:治鳳熱痘毒。

【摘錄】《中華本草》

注:此中藥方劑來源于網路收集,使用前請咨詢專業醫生。

鱔魚骨相關圖片

鱔魚骨圖片來源GOOGLE自動搜索,僅供參考。

<< 上一个: 鱔魚  下一个:鱔魚皮>>





使用條款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4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