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名】ShíDiàoLán
【別名】石豇豆、巖澤蘭、趕山艽、石三七[江西]
【來源】
為苦苣苔科吊石苣苔屬植物石吊蘭LysionotuspauciflorusMaxim.,以全株入藥。四季可采,洗凈曬幹或鮮用。
註:吊石苣苔LysionotuscarnosusHemsl.也作石吊蘭入藥;石豇豆LysionotuscavalerieiLevl、石光棍(巖參)LysionotussettatusD.Don與石吊蘭功效類似。
【性味】苦,涼。
【功能主治】清熱利濕,祛痰止咳,活血調經。用於咳嗽,支氣管炎,痢疾,鉤端螺旋體病,風濕疼痛,跌打損傷,月經不調,白帶。
【用法用量】2~5錢。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石吊蘭《*辭典》
【出處】《植物名實圖考》
【拼音名】ShíDiàoLán
【別名】黑烏骨(《植物名實圖考》),石豇豆(《草木便方》),石澤蘭、大姜豆、小澤蘭(《分類草藥性》),巖豇豆、巖茶(《貴州民間方藥集》),巖澤蘭(《貴陽民間藥草》),巖石蘭、巴巖草,肺紅草、蜂子花、瓜子草、石花(《湖南藥物誌》),接骨生、山澤蘭、千錘打、產後茶(《廣西藥植名錄》)。
【來源】為苦苣苔科植物石吊蘭的全草。8~9月采收,曬幹。
【原形態】常綠小灌木,高達25厘米,攀附石上或樹上。葉對生或3葉輪生;革質,長橢圓狀拔針形,長2.5~5厘米,寬0.8~1.2厘米,先端鈍形或尖,邊緣具鈍狀稀鋸齒,基部楔形或鈍圓,主脈下面凸出;葉柄紫紅綠色。聚傘花序腋生及頂生,花梗長約1厘米;萼深5裂,裂片狹披針形;花冠簡狀,白色至淡紅色,長約5厘米,中部以上膨脹,2唇形,5裂;發育雄蕊2,退化雄蕊2;雄蕊1,於房上位。蒴果線形,長約7~10厘米,直徑3毫米。種子細微,紡錘形,褐色,兩端有褐色毛。花期8月。
【生境分布】生於山坡巖石陰濕處。分布江蘇、浙江、安徽、江西、湖南、湖北、陜西、四川、雲南、貴州、廣西等地。
【性味】
甘苦,涼。
①《草木便方》:"甘。"
②《分類草藥性》:"苦,有毒。"
③《貴陽民間藥草》:"甘苦,平,無毒。"
④《文山中草藥》:"苦,涼。"
【功能主治】
清肺消痰,涼血止血,祛濕化滯,通絡止痛。治肺熱咳嗽,吐血,崩帶,菌痢,疳疾,風濕痹痛,跌打損傷。
①《植物名實圖考》:"通肢節,治跌打,酒病。"
②《草木便方》:"消痰,追毒,化食,養陰血。治風濕氣腫,頭悶眼花,諸虛。"
③《分類草藥性》:"治吐血,腰膝痛,去風除濕,跌打損傷。"
④《民間常用草藥匯編》:"清肺止咳,涼血止血。"
⑤《四川武隆藥植圖誌》:"治婦女血氣病。"
⑥《四川中藥誌》:"治婦女崩帶,風濕痹痛,小兒疳疾及內傷喘咳。"
⑦《文山中草藥》:"清熱燥濕,消腫止痛。治菌痢,風濕疼痛,皮膚化膿性感染。"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0.5~1兩;或浸酒,外用:搗敷。
【附方】
①治腰、四肢痛:石吊蘭、杜仲各三錢。水煎服。(《湖南藥物誌》)
②治熱咳:巖豇豆、青魚膽草、巖白菜各五錢。水煎服。(《貴陽民間藥草》)
③治跌打損傷:石吊蘭五錢,水煎,兌酒服;外用搗爛敷傷處。(《湖南藥物誌》)
【摘錄】《*辭典》
石吊蘭《中華本草》
【出處】出自《植物名實圖考》。
【拼音名】ShíDiàoLán
【英文名】Few-flowerLysionotus,FewflowerLysionotusHerb,HerbofFewflowerLysionotus
【別名】黑烏骨、石豇豆、石澤蘭、小澤蘭、巖豇豆、巖石茶、巖澤蘭、巖石蘭、巴巖草、肺紅草、瓜子草、石花、產後茶、山澤蘭、石三七、石虎、巖參、石豇豆、石楊梅、巖頭三七、巖條子、竹勿刺、員蘭、地楷杷
【來源】
藥材基源:為苦苣苔科植物石吊蘭的全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LysionotuspauciflorusMaxim.
采收和儲藏:8-9月采收,鮮用或曬幹。
【原形態】石吊蘭常綠小灌木。莖長7-30cm,有匍匐莖,常攀附於巖石上,不分枝或少分枝,幼枝常具短毛。葉對生或3-5葉輪生;有短柄,長1-5mm;葉生革質,形狀彎化較大,線形、線狀披針形、狹長圓形或倒卵狀長圓形,長1.5-5.8cm,寬0.4-1.5(-2)cm,先端急尖或鈍,基部鈍,寬楔形或的圓形,邊緣在中部以上或上部有少數牙齒或小齒,有時近全緣,兩面無毛,側脈不顯。花單生呀2-4朵集生成聚傘花序狀,頂生或腋生;花序梗纖細;苞片小,披鏢形;花萼5深裂,裂片線關三角形;花冠白色或淡紅以或帶淡紫色條紋,長3.5-4.8cm,檐部二唇形,上唇2裂,下唇3裂;能育雄蕊2,花藥相連退化雄蕊2;花盤杯狀,4裂;雌蕊長2-3.4cm,內藏;子房線形,花柱短,柱頭彎。蒴果線形,長5.5-9cm,寬2-3mm。種子紡錘形,長不及1mm,先端具長毛。花期7-10月,果期9-11月。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生於海拔300-2000m的丘陵、山地林中或陰處石巖上或樹上。
資源分布:分布於江蘇、浙江、安徽江西、福建、臺灣、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等地。
【性狀】
性狀鑒別莖呈圓柱形,長短不一,直徑2-5mm,表面灰褐色或灰黃,有粗皺紋,節略膨大,節間長短不一,有葉痕及不定根,質脆易折,斷面不整齊,黃綠色。葉輪生或對生,多已膠落,完整葉片展平後呈長圓形至條形,長12-15mm,寬3-16mm,先端鈍尖,葉上半部有疏鋸齒,邊緣反卷,厚革質;葉面草綠色,葉背黃綠色,主脈下陷,北面凸起。氣微,味苦。
顯微鑒別莖橫切面:木栓層由數層木栓細胞組成。木栓形成層明顯。皮層由10數列細胞組成,靠近木栓形成層處有斷續排列的纖維環,間有石細胞分布鞋,其層紋及孔溝明顯,胞胞腔狹小,有的胞腔內含有棕色物質。內皮層明顯。韌皮部連成環狀;木質部導管類圓形或多角形,大小不等,單個散在或數個排成單列。髓部較寬廣,細胞類圓形,壁落,薄壁細胞中充滿圓形、卵形和橢圓形的澱粉粒,直徑9-28μm。
葉橫切面:上表皮為1列長橢圓形細胞,其內方為2-3列大型上皮細胞,呈橢圓形或類圓形,下表皮細胞較小,排列緊密,有氣孔。柵欄組織細胞1列,柵狀細胞形狀上寬下狹,排列整齊。主脈維管束外韌型。木質部導管呈多邊形,放射狀排列,主脈下方近下表皮處有1-2列厚角細胞,其間可見稀疏散在的單個纖維。
粉末特征:棕黃色或黃綠色。①纖維錐形或梭形,長100-300μm,直徑20-30μm,胞腔狹窄,壁厚,孔泡及層紋明顯。②石細胞長方形,胞腔大,具孔,溝。③氣孔為不定式。④導管為梯形、螺紋。⑤木栓細胞呈多邊形,有細微的疣狀突起。⑥澱粉粒眾多,單個散在,圓形、卵圓形或橢圓形,直徑9-28μm,臍點及層紋不明顯。
【化學成份】全草含石吊蘭素,即內華達素(nevade-nsin)[1-3]。
【藥理作用】體外結核菌抑菌試驗表明,石吊蘭素(巖豆素)在200μg/ml濃度下有抗菌作用。
【鑒別】理化鑒別(1)取本品粗粉3g,加水50ml,煮沸30min,趁熱濾過,濾液蒸幹,殘潭加乙醇2ml使溶解,濾過,濾液加鎂粉少量與鹽酸5-6滴,溶液顯深紅色。(檢查黃酮類成分)(2)薄層色譜取本品粗粉3g,加乙醇15ml,回流15min,趁熱濾過,濾液濃縮至約10ml作為供試品溶液。取石吊蘭素10mg,加乙醇10ml溶解作為對照品溶液。分別吸取對照品和供試品溶液點於同一矽膠G板上,以氯仿-丙酮(15:1)展開。日光下供試品在與對照品同一位置上顯同樣色斑。噴三氯化鋁後顏色加深;在紫外光下照射10-15min,顯紫紅色熒光。
【性味】味苦;辛;性平
【功能主治】祛風除濕;化痰止咳;祛瘀通經。主風濕痹痛;咳喘痰多;月經不調;痛經;跌打損傷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9-15g;或浸酒服。外用:適量,搗敷;或煎水外洗。
【註意】《廣西本草選編》:“孕婦忌服。”
【各家論述】
1.《植物名實圖考》:通肢節,治跌打,酒病。
2.《草木便方》:消痰,追毒,化食,養陰血。治風濕氣腫,頭悶眼花,諸虛。
3.《分類草藥性》:治吐血,腰膝痛,去風除濕,跌打損傷。
4.《民間常用草藥匯編》:清肺止咳,涼血止血。
5.《四川武隆藥植圖誌》:治婦女血氣病。
6.《四川中藥誌》:治婦女崩帶,風濕痹痛,小兒疳疾及內傷喘咳。
7.《文山中草藥》:清熱燥濕,消腫止痛。治菌痢,風濕疼痛,皮膚化膿性感染。
【摘錄】《中華本草》
注:此中藥方劑來源于網路收集,使用前請咨詢專業醫生。
© CopyRight 2024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