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華本草 > 馬牙七功效和作用

【拼音名】MǎYáQī

【別名】九子蓮[陜西太白山]

【來源】蘭科蝦脊蘭屬植物流蘇蝦脊蘭CalanthefimbriataFranch.和劍葉蝦脊蘭(窄葉蝦脊蘭)C.davidiFranch.,以假鱗莖和根入藥。夏季采挖,洗凈,曬幹。

【性味】辛、苦,涼。有小毒。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散淤止痛。用於胃潰瘍,急性胃擴張,慢性肝炎,腰痛,腹痛,頸淋巴結結核,慢性咽炎,牙痛,砂淋,閉經,關節痛,蛇咬傷,跌打損傷。

【用法用量】0.5~2錢;外用適量,搗爛敷患處。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馬牙七《*辭典》

【出處】《陜西中草藥》

【拼音名】MǎYáQī

【別名】大仙茅(《廣西藥植名錄》),九子連(《陜西中草藥》)。

【來源】為蘭科植物流蘇蝦脊蘭的假鱗莖。夏季采挖。

【原形態】多年生草本,具假鱗莖。葉基生,長圓狀卵形,或長圓披針形,長12~20厘米,寬4~6厘米,先端銳尖,基部成鞘而圍莖。花莖由葉間抽出,高20~30厘米;總狀花序疏生少數花;花藍紫色,唇瓣伸展,不分裂,前端流蘇狀,距長圓筒狀,長約2厘米。蒴果橢圓形,具縱脈,常下垂,長約2厘米。

【生境分布】生於高山林下。分布陜西、湖北、甘肅、四川、廣西等地。

【性味】《陜西中草藥》:"辛苦,涼,有毒。"

【功能主治】

①《陜西中草藥》:"清熱解毒,鎮痛,祛風,散瘀。治瘰癧,慢性咽炎,牙痛,勞傷,胸脅損傷。"

②《廣西藥植名錄》:"治小兒疳積。"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O.5~1錢;或入散劑.外用:搗敷。

【附方】治慢性咽炎:馬牙七一錢,八爪龍二錢。水煎服。(《陜西中草藥》)

【摘錄】《*辭典》

馬牙七《中華本草》

【出處】出自《陜西中草藥》

【拼音名】MǎYáQī

【英文名】pseudobulbofFimbriatecalanthe

【別名】大仙茅、九子連、背脊七

【來源】

藥材基源:為蘭科植物流蘇蝦脊蘭和劍葉蝦脊蘭的假鱗莖和根。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1.CalanthefimbriataFranch.2.CalanthedavidiiFranch.

采收和儲藏:夏季采挖,洗鮮用或曬幹。

【原形態】

1.流蘇蝦脊蘭,陸生植物,高20-50cm。莖短。基部被數枚鞘狀葉。葉遠基生;葉片橢圓形、長圓狀卵形或倒卵狀橢圓形,長12-30cm,寬4-6cm,先端急尖或銳尖,基部收窄成為葉柄。花葶從葉從中長出,高出葉;總狀花序具多數或少數花,花序軸略被柔毛;花苞片披針形,長約15mm,比花梗(連子房短);花紫紅色;萼片卵狀披針形,長1.5-2cm,寬約6mm,先端長漸尖;側萼片較中萼片略窄;花瓣卵狀披針形,比萼片短而窄,先端漸尖;唇瓣近扇形,不裂,伸展,前部邊緣流蘇狀,先端微凹,其凹缺處具短尖;長圓筒形,伸直,長2-3.5cm;子房略弧曲,略被柔毛。蒴果倒卵狀橢圓形,具縱肋。花期7月,果期7-8月。

2.劍葉蝦脊蘭,陸生植物,高達75cm。莖極短,基部被數枚鞘狀葉。葉近基生,劍形或帶狀,連葉柄長達65cm,寬1-2cm,先端急尖,基部漸窄成長柄。花葶從葉叢葉長出,高出葉;總狀花序具多數花,花序軸被短柔毛;花苞片比子房(連花梗)長;花黃綠色,長約8mm,無毛;萼片橢圓形,寬2-3mm,先端急尖;花瓣與萼片等長,狹橢圓狀披針形,寬不及2mm;唇瓣3裂,中裂片2叉裂,先端鈍,側裂片近卵圓形,唇盤上面具3條雞冠狀褶片;距長約6mm。花期7月,果期7-8月。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1.流蘇蝦脊蘭生於林下。

2.劍葉蝦脊蘭生於山地、路旁或林下濕潤處。

資源分布:1.流蘇蝦脊蘭分布於陜西、湖北、甘肅、四川、廣西、雲南、西藏等地。

2.劍葉蝦脊蘭分布於西南及陜西、湖北、湖南等地。

【性味】辛;苦;涼;有毒

【歸經】心;肺經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散瘀止痛。主咽喉腫痛;牙痛;脘腹疼痛;腰痛;關節痛;跌打損傷;瘰癧瘡瘍;毒蛇咬傷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6-12g。外用:適量,搗敷。

【各家論述】

1.《陜西中草藥》:清熱解毒,鎮痛,祛風,散瘀。治瘰癧,慢性咽炎,牙痛,勞傷,胸脅損傷。

2.《廣西藥植名錄》:治小兒疳積。

【摘錄】《中華本草》

注:此中藥方劑來源于網路收集,使用前請咨詢專業醫生。

馬牙七相關圖片

馬牙七圖片來源GOOGLE自動搜索,僅供參考。

<< 上一个: 馬牙貫眾  下一个:馬銀花>>





使用條款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4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