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華本草 > 檀根功效和作用

【出處】《本草拾遺》

【拼音名】TánGēn

【來源】為豆科植物黃檀的根皮。

【原形態】

黃檀,又名:檀、水檀(《本草拾遺》),望水檀(《群芳譜》)。

喬木,高7~20米。樹皮暗灰色,粗糙而成薄片剝落;小枝綠灰色,平滑無毛.有皮孔。單數羽狀復葉,互生;小葉7~13,總葉柄圓筒狀,平滑無毛;小葉倒卵形,長4厘米左右,寬2厘米許,先端微凹,基部圓形,表面暗綠色,有光澤,背面帶藍綠色,有網脈,兩面平滑無毛,具有短柄。花黃色,很小,成頂生或腋生的圓錐花序;萼鐘狀,5裂,被有絹狀灰色短柔毛;花冠蝶形,旗瓣圓形,先端微缺;雄蕊10,下部連合為一體,花絲上部分離;子房平滑無毛,具有短柄,胚珠3顆,花柱甚短,柱頭頭狀。莢果帶狀扁平,先端微尖,長達8厘米,寬1厘米以上,平滑無毛,內含腎形種子1~3顆。花期7月。果期8~9月。

【生境分布】生長於山坡、溪邊及山溝旁邊的林地。分布江西、河南、江蘇、安徽、浙江、福建、山東、四川等地。

【性味】

①《本草拾遺》:"有小毒。"

②《綱目》:"辛,平,有小毒。";

【功能主治】《本草拾遺》:"主瘡疥,殺蟲。"

【用法用量】外用:研末調敷。

【摘錄】《*辭典》

檀根《中華本草》

【出處】

出自《本草綱目拾遺》。

1.《本草拾遺》:檀樹,取其皮和榆皮食之可斷谷。又有一種,葉如檀,高五、六尺,生高原,花四月開,色正紫,亦名檀,根如葛。

2.《本草圖經》:檀木,生江淮及河朔山中。其木作斧柯中者。

【拼音名】TánGēn

【英文名】Root-barkofHupehRosewood

【來源】

藥材基源:為豆科植物黃檀的根或根皮。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DalbergiahupeanaHance

采收和儲藏:夏、秋季采挖,洗凈,切碎曬幹。

【原形態】黃檀喬木,高10-17m。樹皮灰色。奇數羽狀復葉,互生,長15-25cm,葉軸及小葉柄有疏柔毛;托葉早落,小葉片9-11,長圓形或寬橢圓形,長3.5-5.5cm,寬1.5-3cm,先端鈍,微缺,基部圓形。圓錐花序頂生或生在上部葉腋間;花梗有銹色疏毛;花萼鐘狀,萼齒5,不等長,最下面一個披針形,較長,上面2個寬卵形,連合,兩側2個卵形,較短,有銹色柔毛;花冠淡紫色或白色,瓣片基部有長爪,旗瓣圓形,先端微缺,雄蕊10個,為二體,(5)﹢(5);子房有柄,柱頭頭狀。莢果長圓形,扁平,長3-7cm,有種子1-3顆。花期7月,果期8-9月。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生於多石的山坡灌叢中。

資源分布:分布於華東、西南及湖北、湖南、廣東、廣西等地。

【化學成份】黃檀樹皮含黃酮類化合物:右旋來歐卡品(leiocarpin),左旋來歐辛(leiocin),芹菜素(apigenin),異鼠李素(isorhamnetin),三萜糖甙:3β,22β-二羥基-12-齊墩果烯-29-酸-3-O-α-L-吡喃鼠李糖基-(1→2)-β-D-吡喃半乳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醛酸甙[3β,22β-dihydroxyolean-12-en-29-oicacid-3-O-α-L-rhamnopyranosyl-(1→2)-β-D-galactopyranosyl-(1→2)-β-D-glucuronopyranosiduronicacid],3β,21β,22β-三羥基12-齊墩果烯-29-酸-3-O-α-L-吡喃鼠李糖基-(1→2)-β-D-吡喃半乳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醛酸甙[3β,21β,22β-trihydroxyolean-12-en-29-oicacid-3-O-α-L-rhamnopyranosyl-(1→2)-β-D-galactopyranosyl-(1→2)-β-D-glucuronopyranosiduronicacid]及槐花皂甙Ⅲ(kaikasaponinⅢ)。

【性味】辛苦;平;有小毒

【歸經】心經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止血消腫。主瘡癤疔毒,毒蛇咬傷,細菌性痢疾,跌打損傷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5-30g。外用:適量,研末調敷。

【各家論述】《本草拾遺》:主瘡疥,系蟲。

【摘錄】《中華本草》

注:此中藥方劑來源于網路收集,使用前請咨詢專業醫生。

檀根相關圖片

檀根圖片來源GOOGLE自動搜索,僅供參考。

<< 上一个: 痰火草  下一个:檀香>>





使用條款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4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