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華本草 > 牡蒿功效和作用

【拼音名】MǔHāo

【別名】齊頭蒿、野塘蒿、土柴胡[湖南、廣東]

【來源】菊科艾屬植物牡蒿ArtemisisjaponicaThunb.以全草入藥。未開花前采收,夏季曬幹。

【性味】苦、甘,平。

【功能主治】清熱,涼血,解暑。用於感冒發熱,中暑,瘧疾,肺結核潮熱,高血壓病;外用治創傷出血,疔癤腫毒。

【用法用量】3~5錢;外用適量,鮮草搗爛敷患處。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牡蒿《*辭典》

【出處】《別錄》

【拼音名】MǔHāo

【別名】蔚(《詩經》),牡荍(《毛詩傳》),齊頭蒿(《唐本草》),水辣菜(《救荒本草》),布菜、鐵菜子(《民間常用草藥匯編》),土柴胡(《陸川本草》),猴掌草(《江西民間草藥》),流尿蒿(《四川中藥誌》),臭艾、碗頭青、油艾(《閩東本草》),油蒿、油蓬、奶疳藥、花艾草、六月雪、老鴉青、馬蓮蒿、馬根柴、鵝草藥(《浙江民間常用草藥》),腳板蒿(《湖南民間藥物資料》),牛尾蒿、白花蒿、熊掌草(《江蘇藥材誌》)。

【來源】為菊科植物牡蒿的全草。夏、秋間,采取全草,曬幹。

【原形態】多年生草本,莖直立,高60~90厘米。葉互生;莖中部以下的葉,基部楔形,先端羽狀3裂,中間裂片較寬,又羽狀3裂;中部以上的葉線形,全緣;葉兩面綠色,無毛。頭狀花序,排列成圓錐花序狀,每一頭狀花序球形,直徑約1.5毫米;總苞球形,苞片3~4層,外層苞片較小,卵形,內層苞片橢圓狀,背面中央部為綠色,邊緣膜質;花托球形,上生兩性花及雌花,花冠均為管狀;雌花位於花托之外圍,花冠中央僅有雌蕊1枚,柱頭2裂;中央為兩性花,花冠先端5裂;雄蕊5枚,花藥合生,圍繞柱頭四周;雌蕊1枚,位於中央,柱頭頭狀。瘦果橢圓形,無毛。花期9~10月。

【生境分布】生長於山坡路旁或荒地上。我國大部分地區均有分布。主產於江蘇、四川等地。

【性狀】幹燥的全草,莖圓柱形,直徑1~3毫米,表面黑棕色或棕色;質堅硬,折斷面呈纖維狀,黃白色,中央有白色疏松的髓。殘留的葉片黃綠色至棕黑色,多破碎不全,皺縮卷曲,質脆易脫。花序黃綠色,苞片內可見長橢圓形褐色種子數枚。氣香,味微苦。

【化學成份】全草含揮發油,中有咕巴烯、乙酸金合歡醇酯、石竹烯、三環印須芒烯、β-葎草烯、ε-,δ-及γ-蓽澄茄烯;另外還含α-及β-蒎烯、莰烯、檸檬烯、1,8-案葉素、蛔蒿酮、α-側柏酮、蛔蒿醇和β-波旁老鸛草烯。

【藥理作用】全草的乙醇或丙酮的提取物有抗紅色毛癬菌的作用(體外)。

【性味】

苦微甘,寒。

①《別錄》:"味苦,溫,無毒。"

②《綱目》:"苦微甘,溫,無毒。"

③《醫林纂要》:"辛苦,寒。"

④《四川中藥誌》:"性平,味淡,無毒。"

【功能主治】

解表,清熱,殺蟲。治感冒身熱,勞傷咳嗽,潮熱,小兒疳熱,瘧疾,口瘡,疥癬,濕疹。

①《別錄》:"充肌膚,益氣,令人暴肥。"

②《綱目》:"擂汁服,治陰腫。"

③《醫林纂要》:"治口瘡,除疳,去蟲匿。"

④《分類草藥性》:"治傷寒結胸,熱癥發狂,補五癆七傷,治痔瘡,酒毒,下血。"

⑤《陸川本草》:"驅風發散,解表退熱。治感冒身熱頭痛。"

⑥《江西民間草藥》:"小兒食積痞塊發熱。"

⑦《四川中藥誌》:"能清血熱、肝熱,退潮熱。治咳嗽,大小便不通。"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5~3錢;或搗汁。外用:煎水洗。

【附方】

①治瘧疾寒熱:齊頭蒿根、滴滴金根各一把。擂生酒一鐘,未發前服;以滓敷寸口。(《海上名方》)

②治婦人血崩:牡蒿一兩,母雞一只,燉熟後去渣,食雞肉與汁。(《閩東本草》)

③治喉蛾:牡蒿鮮全草一至二兩。切碎,水煎服。(《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④治疥瘡濕疹:牡蒿煎水洗患處。(《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備註】

另一種變型植物本犀草牡蒿亦入藥。與牡蒿主要區別:葉為羽狀深裂,裂片線形,裂片前部微寬或具深裂齒。分布於四川各地。

本品在上海、江蘇、四川等地均作青蒿使甩。參見"青蒿"條。

【摘錄】《*辭典》

牡蒿《中華本草》

【出處】出自《名醫別錄》。

【拼音名】MǔHāo

【英文名】JapaneseWormwoodHerb,HerbofJapaneseWormwood

【別名】齊頭蒿、水辣菜、布菜、土柴胡、猴掌草、流尿蒿、臭艾、克頭青、油艾、油蒿、油蓬、奶疳藥、花艾草、六月雪、老鴉、馬蓮蒿、馬根柴、鵝草藥、牛尾蒿、白花蒿、熊掌草、菊葉柴胡、腳板蒿、花等草、匙葉艾

【來源】

藥材基源:為菊科植物牡蒿的全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ArtemisiajaponicaThunb.

采收和儲藏:夏、秋間采收全草,曬幹或鮮用。

【原形態】牡蒿多年生草本,高50-150cm。根狀莖粗壯,常有若幹條營養枝。莖直立,常叢生,上部有開展和直立的分枝,被微柔毛或近無毛。下部葉倒卵形或寬匙形,花期萎謝,長3-8cm,寬1-2.5cm,下部漸狹,有條形假托葉,上部有齒或淺裂;中部葉匙形,長2.5-4.5cm,寬0.5-2cm,上端有3-5枚淺裂片或深裂片,每裂片上端有2-3枚小鋸齒或無,近無毛或被微柔毛;上部葉近條形,三裂或不裂;苞片葉長橢圓形、披針形,先端不裂或偶有淺裂。頭狀花序多數,卵球形或近於形,於分枝端排成復總狀,有有短梗及條形苞葉;總苞球形或長圓形,直徑1-2mm,無毛;總苞片3-4層,背面多少葉質,邊緣寬膜質;雌花3-8朵,能孕;內層為兩性花5-10條,不孕育。瘦果小,倒卵形,無毛。花、果期7-10月。

【生境分布】生於林緣、林下、曠野、山坡、丘陵、路旁及灌叢下。廣布於我國南北各地。

【性狀】性狀鑒別幹燥的全草,莖柱形,直徑0.1--0.3cm,表面黑棕色或棕色;質堅硬,折斷面纖維狀,黃白色,中央有白色疏松的髓。殘留的葉片黃綠色至棕黑色,多破碎不全,皺縮卷曲,質脆易脫。花序黃綠色,片內可見長橢圓形褐色種子數枚。氣香,味微苦。

【化學成份】牡蒿地上部分含揮發油,其成分為月桂烯(myrcene),對-聚傘花素(p-cymene),檸檬烯(limonene),紫蘇烯(perillene),α-蒎烯(α-pinene),β-蒎烯(β-pinene),α-松油醇(α-ter-pineol),乙酸龍腦酯(bornylacetate),樟烯(camphene),草蒲烯(calamenene),(王古)(王巴)烯(copaene),甲基丁香油酚(methyleugenol),萘(naphthalene)[1]。從地上部分還分得β-行樹脂醇(β-amyrin),三十烷酸(triacontanoicacid),β-谷甾醇和豆甾醇的混合物(β-sitosterolδstigmasterol),7,8-二甲氧基香豆粗(7,8-dimethoxy-coumarin),6,7-二甲氧基香豆精(6,7-dimethoxycoumarin)即蒿屬香豆精(scoparone),茵陳色原酮(capillarisin),8,4-二羥基-3,7,2-三甲氧基黃酮(8,4-dihydroxy-3,7,2-trimethoxyflavone),3,5-二羥基-6,7,3,4-四甲氧基黃酮(3,5-dihydroxy-6,7,3,4-te-tramethoxyflavone),桂皮酸(cinnamicacid),對-甲氧基苯甲酸(p-methoxybezenecarboxylicacid),阿魏酸(ferulicacid)[2],脫腸草素(herniarin),東莨菪素(scopoletin),6-8-二甲氧基香豆粗(6,8-dimethoxy-coumarin,isofraxidin)[3],茵陳二塊酮(capillin),茵陳素(capillarin)[4],芹菜素-7-O-葡萄糖甙(apigenin-7-O-glucoside),木犀草素-7-O-葡萄糖甙(luteolin-7-O-glucoside)[5]。

【藥理作用】全草的乙醇或丙酮的提取物有抗紅色毛癬菌的作用(體外)。

【炮制】除去雜質、殘根、洗凈。

【性味】味苦;微甘;性涼

【功能主治】清熱;涼血;解毒。主夏季感冒;肺結核潮熱;咯血;小兒疳熱;衄血;便血;崩漏;帶下;黃疸型肝炎;丹毒;毒蛇咬傷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0-15g;鮮品加倍。外用:適量,煎水洗;或鮮品搗爛敷。

【註意】體弱虛寒者慎用;孕婦慎用。

【各家論述】

1.《名醫別錄》:充肌膚,益氣,令人暴肥。

2.《本草綱目》:擂汁服,治陰腫。

3.《醫林纂要》:治口瘡,除疳,去蟲。

4.《分類草藥性》:治傷寒結胸,熱癥發狂,補五癆七傷,治痔瘡,酒毒,下血。

5.《陸川本草》:驅風發散,解表退熱。治感冒身熱頭痛。

6.《江西民間草藥》:小兒食積痞塊發熱。

7.《四川中藥誌》:能清血熱、肝熱,退潮熱。治咳嗽,大小便不通。

【摘錄】《中華本草》

注:此中藥方劑來源于網路收集,使用前請咨詢專業醫生。

牡蒿相關圖片

牡蒿圖片來源GOOGLE自動搜索,僅供參考。

<< 上一个: 牡丹皮  下一个:牡蒿根>>





使用條款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4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