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華本草 > 棠梨枝葉功效和作用

【出處】《綱目》

【拼音名】TánɡLíZhīYè

【來源】為薔薇科植物棠梨的枝葉。

【原形態】植物形態詳"棠梨"條。

【性味】

①《救荒本草》:"味微苦。"

②《綱目》:"酸甘澀,寒,無毒。"

【功能主治】《綱目》:"治霍亂吐瀉不止,轉筋腹痛。"

【附方】

①治霍亂吐利不止,兼轉筋:棠梨枝一握,木瓜二兩。上藥細銼和勻,分為四服,每服以水一中盞,入生姜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熱服。(《聖惠方》)

②治反胃吐食:棠梨葉,油炒去刺,為末,每旦酒服一錢。(《山居四要》)

【摘錄】《*辭典》

棠梨枝葉《中華本草》

【出處】出自《本草綱目》

【拼音名】TánɡLíZhīYè

【英文名】TwigandleafofBirchleafPear

【來源】

藥材基源:為薔薇科植物杜梨的枝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PyrusbetulaefoliaBunge

采收和儲藏:夏季采收枝葉,將支切段,曬幹。

【原形態】杜梨喬木,高達10m。枝常具刺;小枝嫩時密被灰白色絨毛,二年生枝條具稀疏絨毛或近於無毛,紫褐色。葉互生,短枝上簇生;葉柄長2-3cm,被灰白色絨毛;托葉膜質,線狀披針形;葉片棱狀卵形至長卵形,長4-8cm,寬2.5-3.5cm,先端漸尖,基部寬楔形,稀近圓形,邊緣有粗銳鋸齒,幼時兩面均密被灰白色絨毛,老葉上面無毛而有光澤,下面微被絨毛或近於無毛。花兩性;傘形總狀花序,有花10-15朵,總花梗和花梗均被灰白色絨毛,花梗長2-2.5cm;苞片膜質,線形,長5-8mm,兩面均被絨毛,早落;花直徑1.5-2cm;萼筒外密被灰白色絨毛;萼片5,三角卵形,長約3mm,先端急尖,全緣,內外兩面均密被絨毛;花瓣5,寬卵形,長5-8mm,寬3-4mm,先端圓鈍,基部有短爪,白色;雄蕊20,花藥紫色,長約花瓣之半;花柱2-3,基部微具毛。果實近球形,直徑5-10mm,2-3室,褐色,有淡色斑點,基部具帶絨毛果梗。花期4月。果期8-9月。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生於海拔50-1800m的平原或山坡陽處。

資源分布:分布於遼寧、河北、山西、陜西、甘肅、江蘇、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等地。

【化學成份】葉、幼苗含多種酚性化合物,如表兒茶精(epicatechin),熊果酚甙(arbutin)。

【性味】酸;甘澀;寒;無毒

【歸經】大腸經

【功能主治】舒肝和胃,緩急止瀉。主反胃吐食,霍亂吐瀉,轉筋腹痛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5-30g;或研末。外用:適量,煎水洗。

【附方】①治霍亂吐利不止,兼轉筋:棠梨枝一握,木瓜二兩。上藥細銼和勻,分為四服,每服以水一中盞,入生姜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熱服。(《聖惠方》)②治反胃吐食:棠梨葉,油炒去刺,為末,每旦酒服一錢。(《山居四要》)

【各家論述】《綱目》:治霍亂吐瀉不止,轉筋腹痛。

【摘錄】《中華本草》

注:此中藥方劑來源于網路收集,使用前請咨詢專業醫生。

棠梨枝葉相關圖片

棠梨枝葉圖片來源GOOGLE自動搜索,僅供參考。

<< 上一个: 棠梨  下一个:塘虱魚>>





使用條款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4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