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華本草 > 鐵樹功效和作用

【拼音名】TiěShù

【別名】朱竹、紅鐵樹、紅葉

【來源】龍舌蘭科鐵樹屬植物朱蕉Cordylinefruticosa(L.)Cheval.,以花、葉和根入藥。隨時可采,鮮用或曬幹。

【性味】甘、淡,平。

【功能主治】涼血止血,散瘀止痛。用於肺結核咯血,衄血,尿血,便血,痔瘡出血,月經過多,痢疾,胃痛,跌打腫痛。

【用法用量】根、葉1~2兩,花3~5錢。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鐵樹《中華本草》

【出處】清《植物名實圖考》載:“鐵樹,滇南十二歲一實,樹端叢葉,長七、八寸,形如長柄勺,四旁細縷,正如俗畫鳳尾,色黃。果生柄旁,扁圓,中凹有核,滇人呼為風皇蛋。”以上所述特征及附圖,與本種相似。

【拼音名】TiěShù

【別名】蘇鐵、象尾菜、孔雀抱蛋、暹羅蘇鐵、鳳尾蕉、節節蘿蔔

【來源】

藥材基源:為蘇鐵科植物雲南蘇鐵的根、莖、葉、花(孢子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CycassiamensisMiq.

采收和儲藏:根、葉、莖全年可采,初夏采花,曬幹備用。

【原形態】常綠木本植物。樹幹矮小,基部膨大成盤根莖,高30-180cm,或稍高,徑10-60cm。羽狀葉集生於樹幹上部,長1.2-2.5m,幼嫩時被柔毛,葉柄長40-100cm,兩側具刺,刺略向下斜展,刺間距離2.5-5cm;羽狀裂片40-120對,或更多,在葉軸上較稀疏地排列成2列,披針狀條形,直或微彎曲,薄革質,邊緣稍厚,微向下反曲,上部漸窄,先端漸尖,基部圓,兩面中脈隆起,平滑而有光澤,上面深綠色,下面色較淺。雄球花卵狀圓柱形或長圓形,長達30cm,徑6-8cm;小孢子葉楔形,密生黃色絨毛;大孢子葉密被紅褐色絨毛,成熟後脫落,上部卵狀菱形,邊緣篦齒狀深裂。種子卵圓形或寬倒卵形,先端有尖頭,熟時黃褐色或淺褐色,種皮硬質,平滑,有光澤,長約2-3cm。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生於多雨林林下

資源分布:分布於雲南西南部思茅、景洪、瀾滄、潞西等地區;廣東、廣西有栽培。

【性味】苦;酸;性平

【功能主治】化濕理氣;清熱解毒。主慢性肝炎;急性黃疸型肝炎;高血壓;難產;癰瘡;腫毒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9-15g。

【摘錄】《中華本草》

注:此中藥方劑來源于網路收集,使用前請咨詢專業醫生。

鐵樹相關圖片

鐵樹圖片來源GOOGLE自動搜索,僅供參考。

<< 上一个: 鐵扇子  下一个:鐵樹果>>





使用條款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4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