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華本草 > 生姜功效和作用

【拼音名】ShēnɡJiānɡ

【英文名】RHIZOMAZINGIBERISRECENS

【別名】姜

【來源】本品為姜科植物姜ZingiberofficinaleRosc.的新鮮根莖。秋、冬二季采挖,除去須根及泥沙。

【性狀】本品呈不規則塊狀,略扁,具指狀分枝,長4~18cm,厚1~3cm。表面黃褐色或灰棕色,有環節,分枝頂端有莖痕或芽。質脆,易折斷,斷面淺黃色,內皮層環紋明顯,維管束散在。氣香特異,味辛辣。

【炮制】生姜:除去雜質,洗凈,用時切厚片。

【性味】辛,微溫。

【歸經】歸肺、脾、胃經。

【功能主治】解表散寒,溫中止嘔,化痰止咳。用於風寒感冒,胃寒嘔吐,寒痰咳嗽。

【用法用量】3~9g。

【貯藏】置陰涼潮濕處,或埋入濕沙內,防凍。

【備註】

(1)生姜用於解表,主要為發散風寒,多用治感冒輕癥,煎湯,加紅糖乘熱服用,往往能得汗而解,也可用作預防感冒藥物。生姜發汗作用較弱,常配合麻黃、桂枝等同用,作為發汗解表輔助的藥品,能增強發汗力量。生姜為止嘔要藥,可單獨應用,治療胃寒嘔吐。也可治胃熱嘔吐,配合半夏、竹茹、黃連等同用。生姜能解魚蟹毒,單用或配紫蘇同用。此外,生姜又能解生半夏、生南星之毒,煎湯飲服,可用於中半夏、南星毒引起的喉啞舌腫麻木等癥。因此在炮制半夏、南星的時候,常用生姜同制,以減除它們的毒性。

(2)生姜汁:將生姜洗凈後打爛,絞取其汁入藥。性味辛微溫。有化痰、止嘔的功效,主要用於惡心嘔吐及咳嗽痰多等癥。一般用量為三滴至十滴,沖服。

(3)生姜皮:即生姜的外皮。性味辛涼。有利尿消腫之功效,適用於小便不利,水腫等癥,可配合冬瓜皮、桑白皮等同用。一般用量為五分至一錢五分,煎服。

(4)煨姜:將原只鮮生姜洗凈,用草紙包裹,放在清水中浸濕,直接放在火中煨,待草紙焦黑,姜熟為度;或直接放火中烤熟。性味辛溫,具有和中止嘔的功用。適用於脾胃不和、惡心嘔吐等癥。一般用量為二、三片,煎服。

【摘錄】《中國藥典》

生姜《*辭典》

【出處】《本草經集註》

【拼音名】ShēnɡJiānɡ

【來源】為姜科植物姜的鮮根莖。夏季采挖,除去莖葉及須根,洗凈泥土。

【原形態】

姜(《呂氏春秋》)

多年生草本,高40~100厘米。根莖肉質,扁圓橫走,分枝,具芳香和辛辣氣味。葉互生,2列,無柄,有長鞘,抱莖;葉片線狀披針形,長15~20厘米,寬約2厘米,先端漸尖,基部狹,光滑無毛;葉舌長1~3毫米,膜質。花莖自根莖抽出,長約20厘米;穗狀花序橢圓形,稠密,長約5厘米,寬約2.5厘米;苞片卵圓形,長約2.5厘米,先端具硬尖,綠白色,背面邊緣黃色;花萼管狀,長約1厘米,具3短齒;花冠綠黃色,管長約2厘米,裂片3,披針形,略等長,唇瓣長圓狀倒卵形,較花冠裂片短,稍為紫色,有黃白色斑點;雄蕊微紫色,與唇瓣等長;子房無毛,3室,花柱單生,為花藥所抱持。蒴果3瓣裂,種子黑色。花期7~8月(栽培的很少開花)。果期12月至翌年1月。

本植物幹燥的根莖(幹姜)、根莖的栓皮(姜皮)、葉(姜葉)亦供藥用,各詳專條。

【生境分布】全國大部分地區有栽培。全國大部分地區有產,主產四川、廣東、山東、陜西等地。

【性狀】鮮根莖為扁平不規則的塊狀,並有枝狀分枝,各柱頂端有莖痕或芽,表面黃白色或灰白色,有光澤,具淺棕色環節。質脆,折斷後有汁液滲出;斷面淺黃色,有一明顯環紋,中間稍現筋脈。氣芳香而特殊,味辛辣。以塊大、豐滿、質嫩者為佳。

【炮制】生姜:揀去雜質,洗凈泥土,用時切片。鮮姜粉:取鮮生姜,洗凈,搗爛,壓榨取汁,靜置,分取沈澱的粉質,曬幹,或低溫幹燥。煨姜:取凈生姜,用紙六,七層包裹,水中浸透,置火灰中煨至紙色焦黃,去紙用。

【性味】

辛,溫。

①《別錄》:"味辛,微溫。"

②《千金·食治》:"無毒。"

③《醫學啟源》:"性溫,味甘辛。"

④《醫林纂要》:"煨姜,辛苦,大熱。"

⑤《本草再新》:"煨姜,味辛,性溫平,無毒。"

【歸經】

入肺、胃、脾經。

①《雷公炮制藥性解》:"入肺、心、脾、胃四經。"

②《本草匯言》:"入脾、肺、腸、胃諸經。"

③《本草經解》:"入膽、肝、肺經。"

【功能主治】

發表,散寒,止嘔,開痰。治感冒風寒,嘔吐,痰飲,喘咳,脹滿,泄瀉;解半夏、天南星及魚蟹、鳥獸肉毒。

①《本經》:"去臭氣,通神明。"

②《別錄》:"主傷寒頭痛鼻塞,咳逆上氣。"

③陶弘景:"歸五臟,去痰下氣,止嘔吐,除風濕寒熱。"

④《藥性論》:"主痰水氣滿,下氣;生與幹並治嗽,療時疾,止嘔吐不下食。生和半夏主心下急痛;若中熱不能食,搗汁和蜜服之。又汁和杏仁作煎,下一切結氣實,心胸擁隔,冷熱氣。"

⑤《千金·食治》:"通汗,去膈上臭氣。"

⑥《食療本草》:"除壯熱,治轉筋、心滿。""止逆,散煩悶,開胃氣。"

⑦《本草拾遺》:"汁解毒藥,破血調中,去冷除痰,開胃。"

⑧《珍珠囊》:"益脾胃,散風寒。"

⑨《醫學啟源》:"溫中去濕。制厚樸、半夏毒。"

⑩《日用本草》:"治傷寒、傷風、頭痛、九竅不利。入肺開胃,去腹中寒氣,解臭穢。"解菌蕈諸物毒。"

⑾《綱目》:"生用發散,熟用和中,解食野禽中毒成喉痹;浸汁點赤眼;搗汁和黃明膠熬,貼風濕痛。"

⑿《本草從新》:"姜汁,開痰,治噎膈反胃,救暴卒,療狐臭,搽凍耳。煨姜,和中止嘔。"

⒀《會約醫鏡》:"煨姜,治胃寒,泄瀉,吞酸。"

⒁《現代實用中藥》:"治腸疝痛有效。"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3錢;或搗汁。外用:搗敷,擦患處或炒熱熨。

【註意】

陰虛內熱者忌服。

①《綱目》:"食姜久,積熱患目。凡病痔人多食兼酒,立發甚速。癰瘡人多食則生惡肉。"

②《本草經疏》:"久服損陰傷目,陰虛內熱,陰虛咳嗽吐血,表虛有熱汗出,自汗盜汗,臟毒下血,因熱嘔惡,火熱腹痛,法韭忌之。"

③《隨息居飲食譜》:"內熱陰虛,目赤喉患,血證瘡痛,嘔瀉有火,暑熱時癥,熱哮大喘,胎產痧脹及時病後、痧痘後均忌之。"

【附方】

①治感冒風寒:生姜五片,紫蘇葉一兩。水煎服。(《本草匯言》)

②治嘔吐,百藥不差:生姜一兩,切如綠豆大,以醋漿七合,於銀器煎取四合,空腹和滓旋呷之。(《食醫心鏡》)

③治病人胸中似喘不喘,似嘔不嘔,似噦不噦,心中憤憤然無奈者:半夏半升,生姜汁一升。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半夏取二升,內生姜汁,煮取一升半,小冷。分四服,日三夜一服,止,停後服。(《金匱要賂》生姜半夏湯)

④治冷痰嗽:生姜二兩,餳糖一兩。水三碗,煎至半碗,溫和徐徐飲。(《本草匯言》)

⑤治三十年咳嗽:白蜜一斤,生姜二斤(取汁)。上二味,先秤銅銚知斤兩訖,內蜜復秤知數,次內姜汁以微火煎,令姜汁盡,惟有蜜斤兩在,止。旦服如棗犬,含一丸,日三服。禁一切雜食。(《千金方》)

⑥治勞嗽:蜂蜜、姜汁各四兩,白蘿蔔汁、梨汁、人乳各一碗。共熬成膏,早晚滾湯服數匙。(《經驗廣集》五汁膏)

⑦治傷寒汗出,解之後,胃中不和,心下痞梗,幹噫食臭,脅下有水氣,腹中雷鳴下利者:生姜(切)四兩,甘草(炙)三兩,人參三兩,幹姜一兩,黃芩三兩,半夏(洗)半升,黃連一兩,大棗(擘)十二枚。上八味,以水一鬥,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傷寒論》生姜瀉心湯)

⑧治心胸脅下有邪氣結實,硬痛脹滿者:生姜一斤,搗渣,留汁,慢炒待潤;以絹包,於患處款款熨之,冷,再以汁炒,再熨良久,豁然寬快也。(《傷寒六書》)

⑨治霍亂心腹脹痛,煩滿短氣,未得吐下:生姜一斤。切,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分作三服。(《肘後方》)

⑩風濕痹痛:生姜汁和黃明膠熬貼。(《本草從新》)

⑾治中氣昏厥,亦有痰閉者:生姜五錢,半夏、陳皮、木香各一錢五分,甘草八分。水煎,臨服時加童便一盞。(《本草匯言》)

⑿治時行寒瘧:生姜四兩,白術二兩,草果仁一兩。水五大碗,煎至二碗,未發時早飲。(《本草匯言》)

⒀治胃氣虛,風熱,不能食:姜汁半雞子殼,生地黃汁少許,蜜一匙頭。和水三合,頓服。(《食療本草》)

⒁治腹滿不能服藥:煨生姜,綿裹納下部中,冷即易之。(《梅師集驗方》)

⒂治手脫皮:鮮姜一兩。切片,用酒二兩單,浸二十四小時後,塗搽局部,一日二次。(內蒙古《中草藥新醫療法資料選編》)

⒃治禿頭:生姜搗爛,加溫,敷頭上,約二、三次。(《貴州中醫驗方》)

⒄治諸瘡痔漏,久不結痂:生姜連皮切大片,塗白礬末,炙焦研細,貼之勿動。(《普濟方》)

⒅治發背初起:生姜一塊,炭火炙一層刮一層,為末,以豬膽汁調塗。(《海上方》)

⒆治赤白癜風:生姜頻擦之良。(《易簡方》)

⒇治猘犬咬人,重發:搗姜根汁飲之。(《補缺肘後方》)

(21)治蝮蛇毒:末姜薄之,幹復易。(《千金方》)

(22)治跌撲傷損:姜汁和酒調生面貼之。(《易簡方》)

(23)牙齒疼痛,日夜呻吟:老生姜切片,安瓦上,用炭火,卻將白礬摻姜上,候焦為末,擦疼處。(《海上方》赴筵散,又名晉礬散)

(24)治百蟲入耳:姜汁少許滴之。(《易簡方》)

【臨床應用】

①治風濕痛、腰腿痛

用鮮生姜制成5~10%註射液,行痛點或反應結節註射,亦可配合遠端或近端穴位註射,如關節部位則在關節囊周圍註射。每點註入0.5~2毫升,每日或隔日1次,3~5次為一療程,一般可連續註射20~30次。註射後局部常有脹、麻及灼熱感,甚至疼痛加劇,約1~2天便減輕或消失。據觀察,反應愈重效果愈佳。用於風濕痛、慢性腰背痛113例,顯效36例,好轉56例,有效率83%;尤以對風濕痛療效更佳,有效率達92.5%;治療風濕性關節炎38例,治愈14例,顯效15例,有效6例。有效病例用藥後疼痛減輕或消失,關節腫脹消退或好轉,功能恢復或改善。還曾試用於小兒麻痹癥,亦有一定效果。此外,用生姜、麻油制成生姜曲註射劑行穴位註射,對風濕痛或腰腿痛也有療效。

②治胃、十二指腸潰瘍

據數十例的觀察,對改善癥狀有較好效果:服藥後能使疼痛減輕或消失,隨之反酸、饑餓感也見好轉,便秘及黑糞轉為正常,食欲增加。但多不能根治,常易復發;對一部分患者能遺留下較長的胃部堵塞感。用法:鮮生姜60克,洗凈切碎,加水300毫升,煎30分鐘。每日3次,2日服完。

③治療瘧疾

鮮生姜洗凈拭幹,切碎搗爛,攤於紗布塊上,再包疊成小方塊,敷貼於穴位上,用膠布固定或繃帶包紮。選用穴位計分3組:第1組為雙側膝眼,生姜用2兩分敷兩穴;第2組為大椎加間使(雙側),生姜用1兩分敷3穴;第3組選大椎1穴,生姜用5錢。一般於發作前4~6小時敷貼,經8~12小時即可取下,敷藥兩次即可。觀察40例,除第1、第3兩組各有2例無效外,其余均控制發作,血檢瘧原蟲陰性。

④治療急性細菌性痢疾

用鮮生姜1.5兩,紅糖1兩,共搗為糊狀,每日3次分服,7天為一療程。據50例觀察,治愈率為70%,好轉率為30%。用藥後腹痛、裏急後重平均消失時間分別為5.16天和5.14天,大便外觀及次數恢復正常分別為4.8天和5.2天,大便鏡檢及培養平均轉陰日數分別為4.58天和3.6天。治療中未見明顯副作用。

⑤治療蛔蟲性腸梗阻

取鮮生姜2兩,搗爛取汁,加蜜糖至60毫升;1~4歲30~40毫升,5~6歲50毫升,7~13歲50~60毫升,分2~3次口服。或用生姜1兩搗汁,加入蜂蜜60毫升為1劑;1~2歲服1/4劑,2~4歲服1/3,劑,4~7歲服1/2劑,7~14歲服2/3劑,14歲以上服1劑。服藥後患兒一般即不感腹痛,嘔吐停止,包塊通常於服藥後1~3天消失。包塊消失後即可服驅蛔藥物。如服姜蜜後腹痛仍不止,可用冬眠靈、阿托品等解痙止痛;腹脹明顯者應行胃腸減壓,姜蜜合劑可從胃管註入,註入後夾住胃管2~3小時;嘔吐重者註意糾正水、電解質的紊亂;如有腹脹發熱,須加用抗菌素,並嚴密觀察病情變化,如腸鳴音消失需及時考慮手術治療;給藥12~24小時後仍未見效者,可用10%鹽水行低位灌腸,或內服中藥。曾按上述方法分別觀察52例和109例,結果除有5例系回盲部蛔蟲團阻塞、闌尾蛔蟲癥及並發穿孔改為手術治療外,全部治愈。平均住院時間分別為3.2天和2.4天。

⑥治療急性睪丸炎

取肥大的老生姜,用水洗凈,橫切成約0.2厘米厚的均勻薄片,每次用6~10片外敷於患側陰囊,並蓋上紗布,兜起陰囊,每日或隔日更換1次,直到痊愈為止。據觀察,敷藥後患者都感陰囊表皮灼熱刺疼、發麻發辣,少數發生紅腫,個別發生紅疹。共治24例,敷藥第2天15例自覺墜脹疼痛及觸痛減輕,睪丸腫脹顯著消退;第3天有12例痊愈,自覺癥消失,睪丸消腫,觸疼消失;4天後4例痊愈;5例在敷藥後5天痊愈。治愈天數平均為3.9天。對照組4例(兜起陰囊熱敷,服磺胺類藥及註射青黴素),平均治愈天數為8.5天。本法對陰囊局部皮膚有創口或因睪丸炎化膿穿潰者不能應用。

⑦用於中毒急救

對於半夏、烏頭、鬧羊花、木薯、百部等中毒,均可用生姜急救。曾有報道,4例南星中毒患者,用生姜後均獲痊愈。用法:輕者急用生姜汁含漱,並口服5毫升,以後每隔4小時續服5毫升;中毒嚴重神誌昏迷者,立即鼻飼25%幹姜湯60毫升,以後每3小時灌入鮮姜汁5毫升。

此外,試用生姜揩擦治療白癜風,生姜浸酒塗擦鵝掌風及甲癬均有一定效果。

【摘錄】《*辭典》

生姜《中華本草》

【出處】

出自1.《本草經集註》。

2.《本草圖經》:生姜,生犍為山谷及荊州、揚州。今處處有之,以漢、溫、池州者為良。苗高二、三尺,葉似箭竹而長,兩兩相對,苗青,根黃,無花實。秋采根,於長流水洗過,日曬為幹姜。

3.《本草衍義》:生姜,治暴逆氣,嚼三、兩皂子大,下咽定,屢服屢定。初得寒熱痰嗽,燒一塊含嚙之,終日間嗽自愈。暴赤眼無瘡者,以古銅錢刮凈姜上,取汁於錢唇點目,熱淚出,今日點,來日愈。但小

【拼音名】ShēnɡJiānɡ

【英文名】FreshGinger,CommonGinger,Gingerrace,Gingerjuice

【別名】姜根、百辣雲、勾裝指、因地辛、炎涼小子、鮮生姜、蜜炙姜、生姜汁、姜

【來源】

藥材基源:為姜科植物姜的新鮮根莖。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ZingiberofficinaleRosc.

采收和儲藏:10-12月莖葉枯黃時采收。挖起根莖,去掉莖葉、須根。

【原形態】姜,多年生草本,高50-80cm。根莖肥厚,斷面黃白色,有濃厚的辛辣氣味。葉互生,排成2列,無柄,幾抱莖;葉舌長2-4mm;葉片披針形至線狀披針形,長15-30cm,寬1.5-2.2cm,先端漸尖,基部狹,葉革鞘狀抱莖,無毛。花葶自根莖中抽出,長15-25cm;穗狀花序橢圓形,長4-5cm;苞片卵形,長約2.5cm,淡綠色,邊緣淡黃色,先端有小尖頭;花萼管長約1cm,具3短尖齒;花冠黃綠色,管長2-2.5cm,裂片3,披針形,長不及2cm,唇瓣的中間裂片長圓狀倒卵開,較花冠裂片短,有紫色條紋和淡黃色斑點,兩側裂片卵形,黃綠色,具紫色邊緣;雄蕊1,暗紫色,花藥長約9m,藥隔附屬體包裹住花柱;子房3室,無毛,花柱1,柱頭近球形。蒴果。種子多數,黑色。花期8月。

【生境分布】我國中部、東南部至西南部各少廣為栽培。

【栽培】

生物學特性喜溫暖濕潤的氣候,不耐寒,怕潮濕,怕強光直射。忌連作。宜選擇坡地和稍陰的地塊栽培。以上層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壤上至重壤上為宜。

栽培技術用根莖(種姜)繁殖,穴栽或條栽。秋季采挖生姜時,選擇肥厚、色淺黃。有光澤、無病蟲傷疤的根莖作種姜,下窖貯藏或在室內與細沙分層堆放貯藏備用。南方於1-4月,北方於5月,取出種差保溫催芽,然後把種姜切成小塊,每塊保留1-2個壯芽。穴栽按行株距40cm×30cm開穴,深13-17cm,先澆糞水於穴中,待滲透土後,每穴平放種姜1塊,最後覆蓋細堆肥與土。條栽按行距40cm開溝,施入基肥後,按株距27cm下種,上覆土與地面平。四川產區很註意播種的深淺度,播種深(挖穴30cm左右),並不斷培土而成某姜,為生姜來源;播種淺(挖穴5-10cm)而成藥姜,為幹姜來源。

田間管理出苗後發現缺株,及時補栽。全年中耕除草3-4次,追肥4次,肥料以有機肥和復合肥為主。生長期間對水分要求比較嚴格,不能缺水,出現廠導要及時澆水保濕,收獲前10d停止澆水。

病蟲害防治病害有腐敗病,俗稱姜溫,高溫多雨季節易發病。用波爾多液浸種10min,發病時拔除病株,用石灰撒病穴消毒。蟲害有亞洲玉米螟,8-9月為害姜的莖稈。用90%敵百蟲1000液灌心葉。姜弄蝶,以幼蟲為害葉片。用80%敵敵畏1500倍液噴殺。

【性狀】

性狀鑒別,根莖呈不規則塊狀,略扁,具指狀分枝,長4-18cm,厚1-3cm。表面黃褐色或灰棕色,有環節,分枝頂端有莖痕或芽。質脆,晚折斷,斷面淺黃色,內皮層環紋明顯,維管束散在。氣香,特異味辛辣。

顯微鑒別根莖橫切面:木柱層為多列扁平木柱細胞。皮層散列多數葉跡維管束;內皮層明顯,可見凱氏帶。中柱占根莖的大部分,散列多數外韌型維管束,近中往鞘處維管束形小,排列較緊密,木質部內側或周圍有非木化的纖維束。本品薄壁組織中散有油細胞。薄壁細胞含澱粉粒。

【化學成份】

生姜含揮發性成分:α-姜烯(α-zingiberene),β-檀香萜醇(β-santalol),β-水芹烯(β-phellandrene),β-甜沒藥烯(β-bisabolene),α-姜黃烯(α-curcumene),姜醇(zingiberol),紫蘇醛(perillaldehyde),橙花醛(neral),牻牛兒醛(geranial),2-蒈醇(2-caraneol),3-蒈醇,樟烯(camphene),β-羅勒烯(β-ocimene),α-香柑油烯(α-bergamotene),β-金便歡烯(β-farnesene),月桂烯(myrcene),β-蒎烯(β-pinene),2-龍腦(2-borneol),檸檬醛(citral),7-孟烯[7-menthene],異小茴香醇(isofenchylalcohol),α-金合歡烯,1,3,3-三甲基三環[2.2.1.02,6]-庚烷[1,3,3-trimethyltricyclo[2.2.1.02,6]heptane],2,6-二甲基-6-(4-甲基-3-戊烯基)-二環[3.1.1]-2-庚烷[2,6-dimethyl-6-(4-methyl-3-pentenyl)-bicyclo[3.1.1]-2-heptene],1,3,3-三甲基-2-氧雜二環[2.2.2]辛烷[1,3,3-trimethyl-2-oxabicyclo[2.2.2]octane],1-(1,5-二甲基-4-已烯基)-4-甲基苯[1-(1,5-eimethyl-4-hexenyl)-4-methylbenzene]及高良姜萜內酯(galanolactone)等數十種;辛辣成分:6-姜辣醇(6-gingerol),3-姜辣醇,4-姜辣醇,5-姜辣醇,8-姜辣醇,10-姜辣醇,12-姜辣醇,6-姜辣二醇(6-gingediol),4-姜辣二醇,8-姜辣二醇,10-姜辣二醇,6-甲基姜辣二醇(6-gingediol),4-姜辣二醇,8-姜辣二醇,10-姜辣二醇,6-甲基姜辣二醇(6-methylgingediol),4-姜辣二醇雙乙酸酯(4-gingediacetate),6-姜辣二醇雙乙酸酯,6-甲基姜二醇雙乙酸(6-methylgingediacetate),6-姜辣二酮(6-gingerdione),10-姜辣二酮,6-去氫姜辣二酮(6-dehydrogingerdiong),10-去氫姜辣二酮,6-乙酰姜辣醇(6-acetylgingerol),6-姜辣烯酮(6-shogaol)等。

生姜還含呋喃大牻牛兒酮(furanogermenone),2-哌啶酸(pipecolicacid)及天冬氨酸(asparticacid),谷氨酸(glutamicacid),絲氨酸(serine)等多種氨基酸。

【藥理作用】

1.對消化系統的作用:對裝有隔離小胃及食道瘺的狗,用50%煎劑置於口腔中,可對胃酸及胃液的分泌呈雙相作用,最初數小時內為抑制,後則繼以較長時間的興奮。向胃內灌註25%煎劑200ml,則呈興奮作用。隔離小胃狗試服生姜0.1-1.0g,胃液分泌增加並刺激遊離鹽酸分泌,但胃蛋白酶對蛋白的消化作用卻降低,脂肪酶的作用增強。浸膏能抑制硫酸銅引起的狗的嘔吐,服姜汁10-50%30ml也有效,但5%30ml則無效。從生姜中分離出來的姜油酮及姜烯酮的混合物亦有止吐效果,最小有效量為3mg,對阿樸嗎啡引起的狗嘔吐及洋地黃引起的鴿嘔吐均無效。家兔經消化道給予姜油酮可使腸管松弛,蠕動減退。生姜是驅風劑的一種,對消化道有輕度刺激作用,可使腸張力、節律及蠕動增加,有時繼之以降低,可用於因脹氣或其他原因引起的腸絞痛。

2.對循環和呼吸的作用:正常人口嚼生姜1g(不咽下),可使收縮壓平均升高11.2mm汞柱,舒張壓上升14mm汞柱,對脈率則無顯著影響。酒精提取液對麻醉貓血管運動中樞及呼吸中樞有興奮作用,對心臟也有直接興奮作用。

3.抗菌及抗原蟲作用:體外試驗水浸劑對堇色毛癬菌有抑制作用,對陰道滴蟲有殺滅作用。

4.其他作用:蛙皮下註射、家兔靜脈註射大量姜油酮,能引起中樞運動麻痹,對兔有時血壓可下降。

【鑒別】

理化鑒別薄層色譜:分取幹姜1g,生姜5g磨碎,各加甲醇適量,振搖後靜置1h,濾過。濾液濃縮至約1ml,作供試液,以芳樟醇、1,8-按油素為對照品,分別點樣於同一矽膠G薄層板上,用石油醚一乙酸乙酯(85:15)展開,以1%香草醛硫酸液裏色。供試液色譜在與對照品色譜的相應位置上,顯相同的斑點。

品質標誌(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1995年版規定:本品含揮發油不得少於0.8%(ml/g)。

【炮制】

1.生姜:揀去雜質,洗凈泥土,用時切片。

2.鮮姜粉:取鮮生姜,洗凈,搗爛,壓榨取汁,靜置,分取沈澱的粉質,曬幹,或低溫幹燥。

3.煨姜:取凈生姜,用紙六、七層包裹,水中浸透,置火灰中煨至紙色焦黃,去紙用。

【性味】味辛;性溫

【歸經】肺;胃;脾經

【功能主治】散寒解表;降逆止嘔;化痰止咳。主風寒感冒;惡寒發熱;頭痛鼻塞;嘔吐;痰飲喘咳;脹滿;泄瀉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10g;或搗汁沖。外用:適量,搗敷;或炒熱熨;或絞汁調搽搽

【註意】陰虛內熱及實熱證禁服。

【附方】生姜瀉心湯《傷寒論》;桂枝湯《傷寒論》;生姜甘草湯《備急千金要方》;當歸生姜羊肉湯《金匱要略》;生姜半夏湯《金匱要略》

【各家論述】

1.成無己:姜、棗味辛甘,專行脾之津液而和營衛,藥中用之,不獨專於發散也。

2.李杲:孫真人雲,姜為嘔家聖藥。蓋辛以散之,嘔乃氣逆不散,此藥行陽而散氣也。俗言上床蘿蔔下床姜,姜能開胃,蘿蔔消食也。

3.《藥性類明》:生姜去濕,只是溫中益脾胃,脾胃之氣溫和健運,則濕氣自去矣。其消痰者,取其味辛辣,有開豁沖散之功也。

4.《醫學入門》:姜,產後必用者,以其能破血逐瘀也。今人但知為胃藥,而不知其能通心肺也。心氣通,則一身之氣正而邪氣不能容,故曰去穢惡,通神明。丹溪雲,留皮則冷,去皮則熱。非皮之性本冷也,蓋留皮則行表而熱去,去皮則守中熱存耳。

5.《綱目》:生用發散,熟用和中,解食野禽中毒成喉痹;浸汁點赤眼;搗汁和黃明膠熬,貼風濕痛。姜,辛而不葷,去邪辟惡,生啖,熟食,醋、醬、糟、鹽、蜜煎調和,無不宜之,可蔬可茹,可果可藥,其利溥矣。凡早行、山行宜含一塊,不犯霧露清濕之氣,及山嵐不正之邪。按方廣《心法附餘》雲,凡中風、中暑、中氣、中毒、中惡、幹霍亂、一切卒暴之病,用姜汁與童便服,立可解散,蓋姜能開痰下氣,童便降火也。

6.《本草經疏》:生姜所稟,與幹姜性氣無殊,第消痰、止嘔、出汗、散風、祛寒、止泄、疏肝、導滯,則功優於幹姜。

7.《藥品化義》:生姜辛竄,藥用善豁痰利竅,止寒嘔,去穢氣,通神明。助蔥白頭大散表邪一切風寒濕熱之癥;合黑棗、柴、甘,所謂辛甘發散為陽,治寒熱往來及表虛發熱;佐燈心通竅利肺氣,寧咳嗽;入補脾藥,開胃補脾,止泄瀉。

8.《本草新編》:姜通神明,古誌之矣,然徒用一二片,欲遽通明,亦必不得之數。或用人參,或用白術,或用石菖蒲,或用丹砂,彼此相劑,而後神明可通,邪氣可辟也。生姜性散,能散風邪,傷風小恙,何必用桂枝,用生姜三錢搗碎,加薄荷二錢,滾水沖服,邪即時解散。或問生姜發汗,不宜常服,有之乎?曰,生姜四時皆可服,但不宜多服散氣,豈特發汗哉。然而多服則正氣受傷,少服則正氣無害,又不可過於避忌坐視,而不收其功也。至於偶受陰寒,如手足厥逆,腹痛繞臍而不可止,不妨多用生姜,搗碎炒熱,熨於心腹之外,以祛其內寒也。

9.《本草從新》:姜汁,開痰,治噎膈反胃,救暴卒,療狐臭,搽凍耳。煨姜,和中止嘔。煨姜,和中止嘔,用生姜懼其散,用幹姜懼其燥,惟此略不燥散。凡和中止嘔,及與大棗並用,取其和脾胃之津液而和營衛,最為平妥。

10.《本草經讀》:仲景桂枝湯等,生姜與大棗同用者,取其辛以和肺衛,得棗之甘以養心營,合之能兼調營衛也。真武湯、茯苓桂枝湯用之者,以辛能利肺氣,氣行則水利汗止,肺為水之上源也。大小柴胡湯用之者,以其為少陽本經之藥也。吳茱萸湯用之者,以其安陽明之氣,陽明之氣以下行為順,而嘔自止矣;少陰之氣,上交陽明中土,而利亦止矣。若人只知其散邪發汗,而不知其有匡正止汗之功,每於真武湯、近效白術湯,輒疑生姜而妄去之,皆讀書死於句下之過也。

11.《本經》:去臭氣,通神明。

12.《別錄》:主傷寒頭痛鼻塞,咳逆上氣。

13.陶弘景:歸五臟,去痰下氣,止嘔吐,除風濕寒熱。

14.《藥性論》:主痰水氣滿,下氣;生與幹並治嗽,療時疾,止嘔吐不下食。生和半夏主心下急痛;若中熱不能食,搗汁和蜜服之。又汁和杏仁作煎,下一切結氣實,心胸壅隔,冷熱氣。

15.《千金·食治》:通汗,去膈上臭氣。

16.《食療本草》:除壯熱,治轉筋、心滿。止逆,散煩悶,開胃氣。

17.《本草拾遺》:汁解毒藥,破血調中,去冷除痰,開胃。

18.《珍珠囊》:益脾胃,散風寒。

19.《醫學啟源》:溫中去濕。制厚樸、半夏毒。

20.《日用本草》:治傷寒、傷風、頭痛、九竅不利。入肺開胃,去腹中寒氣,解臭穢。解菌蕈諸物毒。

21.《會約醫鏡》:煨姜,治胃寒,泄瀉,吞酸。

22.《現代實用中藥》:治腸疝痛有效。

【摘錄】《中華本草》

注:此中藥方劑來源于網路收集,使用前請咨詢專業醫生。

生姜相關圖片

生姜圖片來源GOOGLE自動搜索,僅供參考。

<< 上一个: 升藥底  下一个:生姜皮>>





使用條款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4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