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華本草 > 刺楸樹根功效和作用

【出處】《四川中藥誌》

【拼音名】CìQiūShùGēn

【別名】刺五加(《貴州民間藥物》)

【來源】為五加科植物刺楸的根或根皮。夏末秋初采挖,洗凈曬幹。

【化學成份】根含多糖,水解後得半乳糖醛酸、葡萄糖、阿拉伯糖、半乳糖、鼠李糖、木糖。水溶性多糖有葡聚糖和果膠質。

【性味】

①《四川中藥誌》:"性涼,味苦,無毒。"

②《陜西中草藥》:"味苦,性涼,有小毒。"

【功能主治】

涼血,散瘀,祛風,除濕。治腸風痔血,跌打損傷,風濕骨痛。

①《民間常用草藥匯編》:"治痔瘡,清熱解毒。"

②《四川中藥誌》:"散血,清熱,除風濕。治腸風下血,跌打損傷及風濕骨痛。"

③《陜西中草藥》:"清熱,涼血,除風濕,排膿生肌。"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5錢,外用:搗敷或煎水淋洗。

【附方】

①治腸風下血:刺楸樹根、漏蘆根。燉豬大腸服。(《四川中藥誌》)

②治小兒脫肛:刺楸根、五倍子各五錢至一兩。熬水洗。(《重慶草藥》)

③治跌打損傷:鮮刺楸樹根四兩,土鱉蟲一錢。酒煎內服。(江西《草藥手冊》)

④治骨折:刺揪根、三月泡根、大母豬藤根、水麻葉各等分(鮮用)。捶絨,拌酒糟或酒,先以手法將骨折處復位,再包此藥,後上夾板固定,對時一換。(《貴州民間藥物》)

⑤治癢子:刺楸根、騷羊牯、天葵子各二兩。燉五花肉服。(《重慶草藥》)

⑥治筋骨痛:鮮刺楸根二兩,杜衡一錢,雞血藤一兩。水煎服。(江西《草藥手冊》)

【摘錄】《*辭典》

刺楸樹根《中華本草》

【出處】出自《四川中藥誌》。

【拼音名】CìQiūShùGēn

【英文名】RootofSeptemlobateKalopanax

【別名】刺根白皮、鳥不宿根皮、釘木樹根、刺五加、刺楸根

【來源】

藥材基源:為五加科植物刺楸的根或根皮。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Kalopanaxseptemlobus(Thunb.)Koidz.

采收和儲藏:多於夏末秋初采挖,洗凈,切片或剝取根皮切片,鮮用或曬幹。

【原形態】落葉大喬木,高約10m,最高可達30m,胸圍達70cm以上。樹皮暗灰棕色,小枝圓柱形,淡黃棕色或灰棕色,具鼓釘狀皮刺,刺長5-6mm,基部寬6-7mm。葉在長枝上互生,在短枝上簇生,葉柚細長,長8-50cm,無毛;葉片近圓形或扁圓形,掌狀5-7淺裂,裂片三角卵形至長橢圓狀卵形,長不及全葉片的1/2,茁壯枝上的葉片分裂較深,裂片長超過全葉片的1/2;先端漸尖,基部心形,邊緣有細鋸齒,上面深綠色,無毛,下面淡綠色,僅脈上具淡棕色軟毛或除基部脈腋外無毛。傘形花序列聚生為頂生圓錐花序,長15-25cm,直徑20-30cm;傘形花序直徑1-2.5cm,有花數朵;花萼無毛,邊緣有5齒;花瓣5,三角狀卵形,長約1.5mm,白色或淡黃綠色;雄蕊5,長約2.5mm,內曲,花絲較花瓣長1倍以上;子房下位,2室;花盤隆起,花柱2,合生成柱狀,柱頭離生。核果近球形,成熟時藍黑色,直徑約5mm;宿存花柱長約2mm。種子2,扁平。花期7-10月,果期9-12月。

【化學成份】根含多糖[1]。

【性味】味苦;微辛;性平

【功能主治】涼血散瘀;祛風除濕;解毒。主腸風下血;風濕熱痹;跌打損傷;骨折;財身浮腫;瘡瘍腫毒;瘰癧;痔瘡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9-15g;或泡酒。外用:適量,搗敷;或煎水洗。

【註意】脾胃虛寒及婦慎服。

【各家論述】

1.《民間常用草藥匯編》:治痔瘡,清熱解毒。

2.《四川中藥誌》:散血,清熱,除風濕。治腸風下血,跌打損傷及風濕骨痛。

3.《陜西中草藥》:清熱,涼血,除風濕,排膿生肌。

【摘錄】《中華本草》

注:此中藥方劑來源于網路收集,使用前請咨詢專業醫生。

刺楸樹根相關圖片

刺楸樹根圖片來源GOOGLE自動搜索,僅供參考。

<< 上一个: 刺楸莖  下一个:刺楸樹皮>>





使用條款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4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