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西藏常用中草藥》
【拼音名】TǔBáiJī
【來源】為蘭科植物二葉舌唇蘭的塊莖。8~10月采挖。
【原形態】草本,高30~50厘米。塊莖2個,近倒卵形,肥厚肉質,黃白色,頂部有須根。莖直立,無毛,中部通常具數片鱗片狀葉,向上逐漸過渡為苞片。基部有2片基生葉,葉橢圓形、狹橢圓形或倒披針狀橢圓形,先端鈍,基部收狹成鞘狀葉柄。穗狀花序頂生,有10余朵花,白色,外面3片花被略帶淡綠色。
【生境分布】生於山野林下較潮濕的草地上。
【性味】《西藏常用中草藥》:"苦,平。"
【功能主治】《西藏常用中草藥》:"補肺生肌,化瘀止血。治肺癆咳血,吐血,衄血,創傷,癰腫,湯火傷。"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3錢。外用:搗敷。
【摘錄】《*辭典》
土白芨《中華本草》
【出處】出自《西藏常用中草藥》
【拼音名】TǔBáiJī
【英文名】RhizomeofTwoleafPlatanthera
【別名】歐白及、蛇兒參
【來源】
藥材基源:為蘭科植物二葉舌唇蘭的塊莖。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PlatantherachloranthaCust.exReichb.F.[HabenariachloranthaBab.]
采收和儲藏:8-10月采收,鮮用或切片曬幹。
【原形態】二葉舌唇蘭,陸生植物。高30-50cm。塊莖1-2枚,卵狀。基生枚2葉;葉橢圓形、倒披針狀橢圓形,先端鈍或急尖,基部收狹成鞘狀柄,長9-21cm,寬3-9cm。總狀花序,有花約10朵;花苞片披針形,和子房近等長;花白色,較大;中萼片卵狀三角形,長4-5mm,寬5-7mm,先端鈍或平截,側萼片橢圓形,較中萼片狹,長約5mm,急尖;花瓣偏斜,條狀披針形,基部較寬,唇瓣條形,肉質,不裂,長0.8-1.3cm,鈍;距弧曲,前部膨大,圓筒狀,先端鈍,長1-1.5cm,明顯較子房長,子房細圓柱狀,弧曲,中部以下稍增粗,末端彎曲,無毛。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生於海拔400-3500m的山坡林下及山坡灌叢下。
資源分布:分布於東北、華北及陜西、甘肅、青海、河南、四川、雲南、西藏等地。
【性狀】
性狀鑒別本品呈橢圓形、卵圓形或類圓形。大小不等,長一般為1-3.5cm,寬0.8-2.5cm,厚0.5-1.8cm。質致密而堅實,角質狀;表面灰白色至淡黃白色,微顯半透明,有凸凹不平的皺縮紋,有明為強皺縮。質堅硬不易破碎,破碎面角質樣,略具光澤,淺黃白色。本品濕潤時呈粘液性。氣微,味淡。
顯微鑒別粉末特征:呈灰白色或乳白色。①薄壁細胞含眾多粘著的澱粉團塊,澱粉粒一般小於10μm。②粘液細胞多數較大,含粘液質和針晶束。③導管和管胞主為螺紋,直徑10-20μm。④稀見石細胞,壁孔渙明顯。⑤表此細胞淡黃色,含油滴和小方晶。⑥纖維長梭形。
【藥理作用】球根含多量粘液質(50%),內服可治胃腸炎,以減少對胃腸感覺神經末梢的刺激,並能阻止腸內毒物之吸收。
【性味】苦;平
【歸經】肺;脾經
【功能主治】補肺止肌;化瘀止血。主肺癆咳血;吐血;衄血;創傷;燙火傷;癰腫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9g。外用:適量,搗敷。
【各家論述】《西藏常用中草藥》:補肺生肌,化瘀止血。治肺癆咳血,吐血,衄血,創傷,癰腫,湯火傷。
【摘錄】《中華本草》
注:此中藥方劑來源于網路收集,使用前請咨詢專業醫生。
© CopyRight 2024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