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華本草 > 辛夷功效和作用

【拼音名】XīnYí

【英文名】FLOSMAGNOLIAE

【別名】木筆花、望春花、春花、木蘭、紫玉蘭、白玉蘭、二月花、廣玉蘭

【來源】本品為木蘭科植物望春花MagnoliabiondiiPamp.、玉蘭MagnoliadenudataDesv.或武當玉蘭MagnoliasprengeriPamp.的幹燥花蕾。冬末春初花未開放時采收,除去枝梗,陰幹。

【性狀】

望春花:本品呈長卵形,似毛筆頭,長1.2~2.5cm,直徑0.8~1.5cm。基部常具短梗,長約5mm,梗上有類白色點狀皮孔。苞片2~3層,每層2片,兩層苞片間有小鱗芽,苞片外表面密被灰白色或灰綠色茸毛,內表面類棕色,無毛。花被片9,類棕色,外輪花被片3,條形,約為內兩輪長的1/4,呈萼片狀,內兩輪花被片6,每輪3,輪狀排列。雄蕊和雌蕊多數,螺旋狀排列。體輕,質脆。氣芳香,味辛涼而稍苦。

玉蘭:長1.5~3cm,直徑1~1.5cm。基部枝梗較粗壯,皮孔淺棕色。苞片外表面密被灰白色或灰綠色茸毛。花被片9,內外輪同型。

武當玉蘭:長2~4cm,直徑1~2cm。基部枝梗粗壯,皮孔紅棕色。苞片外表面密被淡黃色或淡黃綠色茸毛,有的最外層苞片茸毛已脫落而呈黑褐色。花被片10~12(15),內外輪無顯著差異。

【鑒別】

(1)本品粉末灰綠色或淡黃綠色。非腺毛甚多,散在,多碎斷;完整者2~4細胞,亦有單細胞,壁厚4~13μm,基部細胞短粗膨大,細胞壁極度增厚似石細胞。石細胞多成群,呈橢圓形、不規則形或分枝狀,壁厚4~20μm,孔溝不甚明顯,胞腔中可見棕黃色分泌物。油細胞較多,類圓形,有的可見微小油滴。苞片表皮細胞扁方形,垂周壁連珠狀。

(2)取本品粗粉1g,加氯仿10ml,密塞,超聲處理30分鐘,濾過,濾液蒸幹,殘渣加氯仿2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木蘭脂素對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附錄ⅥB)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2~10μl,分別點於同一以羧甲基纖維素鈉為黏合劑的矽膠H薄層板上,以氯仿-乙醚(5:1)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幹,噴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90℃加熱至斑點顯色清晰。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的紫紅色斑點。

【性味】辛,溫。

【歸經】歸肺、胃經。

【功能主治】散風寒,通鼻竅。用於風寒頭痛,鼻塞,鼻淵,鼻流濁涕。

【用法用量】3~9g;外用適量。

【貯藏】置陰涼幹燥處。

【備註】

(1)同屬植物尚有下列數種的花蕾在不同地區也作辛夷入藥:辛夷(木蘭、紫玉蘭)MagnolialilifloraDesr.[M.quinquepeta(Buc’hoz)Dandy];應春花(二月花)Magnoliadivastapf[M.denudataDesr.var.purpurascensRehd.etWils.];滇藏木蘭MagnoliacampbelliiHook.f.etThoms.;荷花玉蘭(廣玉蘭)MagnoliagrandifloraL.。

(2)本品入肺經,上通於鼻,以散風寒,故臨床上用於治療鼻多濁涕、不聞香臭的鼻淵癥,常與白芷、細辛、防風、蒼耳子等配伍應用。

【摘錄】《中國藥典》

辛夷《*辭典》

【出處】《本經》

【拼音名】XīnYí

【別名】辛矧、侯桃、房木(《本經》),新雉(《甘泉賦》),迎春(《本草拾遺》),木筆花(《蜀本草》),毛辛夷、辛夷桃(《山西中藥誌》),姜樸花(《四川中藥誌》)。

【來源】為木蘭科植物辛夷或玉蘭的花蕾。一般在早春花蕾未放時采摘,剪去枝梗,幹燥即可。

【原形態】

①辛夷,又名:林蘭(《本經》),木欄、桂欄(《廣雅》),杜蘭(《別錄》),木蘭、紫玉蘭。

落葉灌木,高3~4米。幹皮灰白色;小枝紫褐色,平滑無毛,具縱闊橢圓形皮孔,淺白棕色;頂生冬芽卵形,長1~1.5厘米,被淡灰綠色絹毛,腋芽小,長2~3毫米。葉互生,具短柄,柄長1.5-2厘米,無毛,有時稍具短毛;葉片橢圓形或倒卵狀橢圓形,長10~16厘米,寬5~8.5厘米,先端漸尖,基部圓形,或呈圓楔形,全緣,兩面均光滑無毛,有時於葉緣處具極稀短毛,表面綠色,背面淺綠色,主脈凸出。花於葉前開放,或近同時開放,單一,生於小枝頂端;花萼3片,綠色,卵狀披針形,長約為花瓣的1/4~1/3,通常早脫;花冠6片,外面紫紅色,內面白色,倒卵形,長8厘米左右,雄蕊多數,螺旋排列,花藥線形,花絲短;心皮多數分離,亦螺旋排列,花柱短小尖細。果實長橢圓形,有時稍彎曲。花期2~5月。

生長於較溫暖地區。原分布湖北、安徽、浙江、福建一帶,現在野生較少,在山東、四川、江西、湖北、雲南、陜西南部、河南等地廣泛栽培。

本植物的樹皮(木蘭皮)、花(木蘭花)亦供藥用,各詳專條。

②玉蘭(《學圃雜疏》),又名白木蓮(《本草綱目啟蒙》)、應春花、玉堂春、白玉蘭。

落葉喬木,高達15米。樹冠卵形,分枝少,幼枝有毛。葉互生;葉柄長1~2.5厘米,被柔毛;葉片倒卵形,或倒卵狀矩圓形,長8~16厘米,寬5~10厘米,先端闊而突尖,基部漸狹,全緣,上面綠色,脈上被疏毛,下面淡綠色,被灰白色柔毛;冬芽密生絨毛。花大,單生,先葉開放,杯狀,直徑10~15厘米,白色,或外面紫色而內面白色;花梗粗短,密生黃褐色柔毛;花萼與花瓣相似,9片,倒卵形或卵狀矩圓形;雄蕊多數,花絲扁平;心皮多數,卵形,聚生於延長的花托上。果實圓筒形,長7~10厘米。花期2月。果期6~7月。

多栽培或野生於闊葉林中。分布河南、山東、江蘇、浙江、安徽、江西、福建、廣東、廣西、四川、雲南、貴州、陜西等地。

本植物的花(玉蘭花)亦供藥用,另詳專條。

【生境分布】全國大部分地區有產,主產河南、四川、安徽、浙江、陜西、湖北等地。

【性狀】幹燥的花蕾,呈倒圓錐狀,形如毛筆頭,基部帶有木質短枝。花蕾長1~4厘米,中部直徑0.7~2厘米。外裹苞片2枚成兩層,兩層之間尚可見小芽鱗。苞片表面密被黃綠色柔軟長毛,毛茸長約5毫米,內表面平滑,棕紫色。除去苞片後可見3片花萼與6~12片緊密相包的棕紫色花瓣,其內有多數棕黃色雄蕊與1枚褐色雌蕊。質脆易破碎。有特殊香氣,味辛涼而稍苦。以花蕾未開,身幹,色綠,無枝梗者為佳。

【化學成份】

玉蘭花蕾含揮發油,中含檸檬醛、丁香油酚,1,8-案葉素。根含木蘭花堿。葉和果實都含芍藥素的甙。

從望春花花蕾中提出一種生物堿結晶。另還分出松樹脂醇二甲醚,鵝掌楸樹脂醇B二甲醚、望春花素和發氏玉蘭素等木脂體成分。

【藥理作用】

①降壓作用

以辛夷花苞幹燥粉末的水、醇提取物對麻醉動物(狗、貓、兔、大鼠等)靜脈、腹腔、肌肉註射均有降壓作用。肌肉註射對未麻醉狗也出現降壓作用,1克/公斤(按生藥計算)時降低血壓約40%以上,對實驗性腎性高血壓大鼠,亦出現降壓作用,對腎性高血壓的狗則效果不明顯,但對老年性"原發性"高血壓狗則有明顯的降壓效果。降壓成分在去油水溶液中轉溶於乙醚之部分。在降壓原理方面,與中樞神經系統似無甚關系,而是直接抑制心臟,特別是擴張血管以及神經節阻斷而來。口服時降壓作用不明顯,可能因有效成分不易被吸收的原故。根含木蘭花堿,故有降壓作用。

②對橫紋肌的作用

望春花花蕾中的生物堿結晶在蛙腹直肌標本上,有箭毒樣作用;而水煎劑則相反,有乙酰膽堿樣作用。用不同提取方法在上述標本上作比較試驗,證明望春花花蕾與日本產的花蕾性質相同,而前者作用較強。

③對子宮的作用

在大鼠及家兔離體子宮,狗及家兔在位子宮及子宮瘺管的實驗中,證明辛夷煎劑、流浸膏對子宮有興奮作用,且在未明顯影響血壓、呼吸之劑量,即能呈現此種作用。並謂辛夷內所含的興奮子宮成分為溶於水及乙醇的非揮發性物質。

④其他作用

15~30%辛夷煎劑對多種致病性真菌有抑制作用。浸劑或煎劑對動物有局部麻醉作用(對豚鼠的浸潤麻醉及對蛙的阻斷麻醉)。日本辛夷M.kobus對淋巴球性脈絡叢腦膜炎病毒在體外、體內(小鼠皮下註射其煎劑)均有明顯的抗病毒作用。

【炮制】

揀凈枝梗雜質,搗碎用。

《日華子本草》:"入藥微炙,已開者劣,謝者不佳。"

【性味】

辛,溫。

①《本經》:"味辛,溫。"

②《別錄》:"無毒。"

③《滇南本草》:"性溫,味辛微苦。"

【歸經】

入肺、胃經。

①《綱目》:"入手太陰、足陽明經。"

②《本草新編》:"入肺、膽二經。"

③《本草再新》:"入脾、肺二經。"

④《本草撮要》:"入足厥陰經。"

【功能主治】

祛風,通竅。治頭痛,鼻淵,鼻塞不通,齒痛。

①《本經》:"主五臟身體寒熱,風頭腦痛,面酐。"

②《別錄》:"溫中解肌,利九竅,通鼻塞、涕出,治面腫引齒痛,眩冒、身幾幾如在車船之上者。生須發,去白蟲。"

③《藥性論》:"能治面生酐。面脂用,主光華。"

④《日華子本草》:"通關脈,明目。治頭痛,憎寒、體噤、瘙癢。"

⑤《滇南本草》:"治腦漏鼻淵,祛風,新瓦焙為末。治面寒痛,胃氣痛,熱灑服。"

⑥《綱目》:"鼻淵、鼻鼽、鼻窒、鼻瘡及痘後鼻瘡,並用研末,入麝香少許,蔥白蘸入數次。"

⑦《玉楸藥解》:"泄肺降逆,利氣破壅。"

⑧《江西中藥》:"外用能促進子宮收縮,具催生作用。"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3錢;或入丸、散。外用:研末塞鼻或水浸蒸餾滴鼻。

【註意】

陰虛火旺者忌服。

①《本草經集註》:"芎藭為之使。惡五石脂。畏菖蒲、蒲黃、黃連、石膏、黃環。"

②《本草經巰》:"凡氣虛人忌,頭腦痛屬血虛火熾者忌,齒痛屬胃火者忌。"

③《本草匯言》:"氣虛之人,雖偶感風寒,致諸竅不通者,不宜用。"

【附方】

①治鼻淵:辛夷半兩,蒼耳子二錢半,香白芷一兩,薄荷葉半錢。上並曬幹,為細末。每服二錢,用蔥、茶清食後調服。(《濟生方》蒼耳散)

②治鼻炎、鼻竇炎:㈠辛夷三錢,雞蛋三個。同煮,吃蛋飲湯。(《單方驗方調查資料選編》)㈡辛夷四份,鵝不食草一份。用水浸泡4~8小時後蒸餾,取芳香水,滴鼻。(廣東《中草藥處方選編》)

③治鼻漏,鼻孔中長出一塊:辛夷(去毛)、桑白皮(蜜炙)各四兩,梔子一兩,枳實、桔梗、白芷各二兩。共為細末。每服二錢,淡蘿蔔湯調服。(《瘍醫大全》)

④治鼻內窒塞不通,不得喘息:辛夷、芎藭各-兩,細辛(去苗)七錢半,木通半兩。上為細末。每用少許,綿裹塞鼻中,濕則易之。五,七日瘥。(《證治準繩》芎藭散)

⑤治鼻塞不知香味:皂角、辛夷、石菖蒲等分。為末。綿裹塞鼻中。(《梅氏驗方新編》)

⑥治鼻內作脹或生瘡(此系酒毒者多):辛夷一兩,川黃連五錢,連翹二兩。俱微炒,研為末。每飯後服三錢,白湯下。(《繆氏方選》)

⑦治齒牙作痛,或腫或牙齦浮爛:辛夷一兩,蛇床子二兩,青鹽五錢。共為末摻之。(《本草匯言》)

⑧治頭面腫癢如蟲行(此屬風痰):辛夷一兩,白附子、半夏、天花粉、白芷、僵蠶、玄參、赤芍各五錢,薄荷八錢。分作十劑服。(《古今醫準》)

⑨治頭眩昏冒欲嘔(此屬寒痰):辛夷一兩,制半夏、膽星、天麻、幹姜、川芎各八錢。為末,水泛為丸。每晚服三錢,白湯下。(《本草匯言》)

【臨床應用】治療鼻炎:取辛夷50克碾碎後,用醇浸泡3天過濾,濾液加熱蒸發濃縮成粘稠狀浸膏,以20克無水羊毛脂混合調勻,再加凡士林100克調勻即成軟膏。用時作成12x3厘米的油紗條,填入鼻腔,如下鼻甲甚肥大,紗條不易填入時,可先滴1%麻黃素後再填入。紗條之一端應露於鼻孔之外,並加粘膏固定,以免滑入咽內。2~3小時後取出。每日或隔日填塞1次,10次為一療程。一般皆在4~5次後鼻通氣情況開始好轉,但亦有10次後始見效果的。鼻腔通氣好轉後仍需繼續填塞5~10次,以期鞏固。治療肥大性鼻炎100例,多數經2年觀察,痊愈者(鼻腔通氣良好,頭痛消失,分泌物減少,鼻甲已不肥大)44%;進步者(鼻通氣情況及鼻甲肥大情況均較前大有改善,但仍未完.全正常)44%;無效者(經一療程以上自覺或他覺癥狀皆無改善)12%。此外,亦可將辛夷制成煎劑、油劑、乳劑、麻油合劑等,用棉條浸透後塞鼻。據228人次的觀察,對肥厚性鼻炎和急性鼻炎的收斂作用很明顯;一般以乳劑與濃油效果最佳,油劑次之,煎劑又次之,麻油合劑較差。

【備註】此外,河南尚有以同屬植物望春花的花蕾作辛夷;西藏地區則以滇藏玉蘭的花蕾作辛夷。

【摘錄】《*辭典》

辛夷《中華本草》

【出處】

出自《神農本草經》。

1.《唐本草》:辛夷,是樹花,未開時收之,正月、二月好采。其樹大連抱,高數仞,葉大於柿葉,所在皆有。實臭,不任藥也。

2.《本草衍義》:辛夷有紅紫二本,一本如桃花色者,一本紫者,今入藥當用紫色者。

3.《本草綱目》:辛夷花,初出枝頭,苞長半寸,而尖銳儼如筆頭,重重有青黃茸毛順鋪,長半分許,及開則似蓮花而小如盞,紫苞紅焰,作蓮及蘭花香。亦有白色者,人呼為玉蘭。

【拼音名】XīnYí

【別名】辛矧、侯桃、房木、辛雉、迎春、木筆花、毛辛夷、姜樸花

【來源】

藥材基源:為木蘭科植物望春玉蘭、玉蘭、武當玉蘭等的幹燥花蕾。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1.MagnoliabiondoiiPamp.[M.Fargesii(FinetetGagnep.)Cheng」2.MagnoliadenudataDesr.[M.HeptapetaBuchoz)Dandy;M.ObovataThunb.Var.denudata(Desr.)DC.]。

3.MagnoliasprengeriPamp.[M.DenudataRehd.EtWils.Var.Purpurascens(Maxim.)Rehd.EtWils.;M.DenudataRehd.etwils.var.ElongataRehd.etWils.]

采收和儲藏:1~3月,齊花梗處剪下未開放的花蕾,白天置陽光下曝曬,晚上堆成垛發汗,使裏外幹濕一致。曬至五成幹時,堆放1~2d,再曬至全幹。如遇雨天,可烘幹。

【原形態】

1.落葉喬木,高6-12m。小枝黃綠色或淡棕黃色,光滑或近梢處有毛;冬芽卵形,苞片密生淡黃色茸毛。單葉互生;葉柄長1-2cm,基部有托葉痕;葉片長圓狀披針形或卵狀披針形,長10-18cm,寬3.5-6.5cm,先端漸尖,基部圓形或楔形,全緣,表面深綠色,光滑,背面淡綠色,沿脈有疏毛。花先葉開放,單生枝頂,稀腋生,呈鐘狀,直徑6-8cm,白色,外面基部帶紫紅色,芳香;外輪花被3,萼片狀近線形,長約為花瓣的四分之一;中、內輪花被各3,匙形,長4-8cm,寬約2.5cm;雄蕊多數,在伸長的花托下部螺旋狀排列;雌蕊多數,排列在花托上部。聚合果圓筒形,稍扭曲,長8-13cm;(艹骨)(艹突)木質。種子倒卵形。花期2-3月,果期9月。

2.本種與望春玉蘭的區別在於:小枝粗壯,被柔毛;葉片通常倒卵形、寬倒卵形,先端寬圓、平截或稍凹缺,常具急短尖,基部楔形,葉柄及葉下面有白色細柔毛。花被9片,白色,有時外面基部紅色,倒卵狀長圓形。花期2-3月,果期8-9月。

3.與上兩種區別在於:葉先端急尖、急漸尖或具突起的小尖頭。花被片12-14,外面玫瑰紅色,裏面較淡,有深紫色縱紋。花期3月,果期6-7月。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1.生於海拔400-2400m的山坡林中。

2.生於海拔1200m以下的常綠闊葉樹和落葉闊葉樹混交林中,現庭園普遍栽培。

3.生於海拔1300-2000m的常綠、落葉闊葉混交林中。

資源分布:1.分布於陜西南部、甘肅、河南西部、湖北西部及四川等地。

2.分布於安徽、浙江、江西、湖南、廣東等地。

3.分布於陜西、甘肅、河南、湖北、四川等地。

【栽培】

生物學特性喜溫暖濕潤氣候,較耐寒、耐旱,忌積水。幼苗怕強光和幹旱。以選陽光充足、肥沃、微酸性的砂壤土栽培為宜。

栽培技術用種子、嫁接、扡插繁殖,亦可用壓條繁殖。種子繁殖:應選15年生以上健壯母株采種,用層積法貯藏種子,3月中、下旬,在苗床上按行距33cm開深約3~4cm的溝,將種子按株距3cm播入溝內,覆土與溝面平,輕輕壓實。幼苗期要遮蔭,經常噴水,及時中耕除草,結合澆水適施稀薄人畜糞水或尿素等。培育2年,即可定植。嫁接繁殖:芽接、枝接(切接、劈接)均可,但因辛夷砧木髓心大,所以芽接比枝接成活率高。在初春幼芽萌發前和秋季新梢成熟後進行芽接為宜。砧木以2~3年生,莖粗1~1.5cm木蘭實生苗為優,接穗應選一年生粗壯枝條上的飽滿芽體,采用削芽腹接法。扡插繁殖:在5月初~6月中旬,選擇幼年樹的當年生健壯枝條長10-12cm,留葉2片,下端切口留芽帶踵,在10(-3)吲哚丁酸溶液中快速蘸一下,隨即扡插。苗床用幹凈濕砂做成,按行株距15cmx4cm插入,使葉片倒向一邊,切勿重疊或貼地。插後澆透水,用塑料薄膜覆蓋,其上再蓋草簾遮蔭。插條成活後,要勤除草、追肥。培育1年即可定植。一般在秋季落葉和早春萌芽前定植。

田間管理定植後至成林前,每年在夏、秋兩季各中耕除草1次,並將雜草覆蓋根際。定植時應施足基肥,在冬季適施堆肥,或在春季施人畜糞水,促進苗木迅速成林。始花後,每年應在冬季增施過磷酸鈣,使蕾壯花多。為了控制樹形高大,矮化樹幹,主幹長至1m高時打去頂芽,促使分枝。在植株基部選留3個主枝,向四方發展,各級側生短、中枝條一般不剪,長枝保留20~25cm。每年修剪的原則是,以輕剪長枝為主,重剪為輔,以截枝為主,疏枝為輔,在8月中旬還要註意摘心,控制頂端優勢,促其翌年多抽新生果枝。

病蟲害防治病害有極腐病,可用50%甲基托布津1000~1500倍液澆註根部。蟲害有大蓑蛾,可捕殺。

【性狀】

性狀鑒別(1)望春玉蘭花蕾長卵形,似毛筆頭,長1.2-2.5cm,直徑0.8-1.5cm,基部常具木質短梗,長約5mm,梗上有類白色點狀皮孔。苞片2-3層,每層2片,兩層苞片間有小鱗芽,苞片外表面密被灰白色或灰綠色長茸毛,內表面棕褐色,無毛。花被片9,3輪,棕褐色,外輪花被片條形,約為內兩輪長的1/4,呈萼片狀;雄蕊多數,螺旋狀著生於花托下部,花絲扁平,花藥線形;雌蕊多數,螺旋狀著生於花托上部。體輕,質脆。氣芳香,味辛涼而稍苦。

(2)玉蘭花蕾長1.5-3cm,直徑1-1.5cm,基部枝梗較粗壯,皮孔淺棕色。苞片外表面密被灰白色或灰綠色茸毛。花被片9,內外輪無顯著差異。

(3)武當玉蘭花蕾長3-4cm,直徑1-2cm,枝梗粗壯,皮孔紅棕色。苞片外表面密被淡黃色或淡黃綠色茸毛,有的外層苞片茸毛已脫落,呈黑褐色。花被片10-15,內外輪無顯著差異。三種藥材均以花蕾大、未開放、色黃綠、無枝梗者為佳。

顯微鑒別花梗(苞片下)橫切面:(1)望春玉蘭表皮細胞1列,呈石細胞狀;非腺毛1-3細胞。皮層有少數油細胞及石細胞群,石細胞類圓形、梭形或不規則形,長30-80μm,直徑30-40μm,多數可見層紋。維管束環列。髓部有少數油細胞和石細胞群。

(2)玉蘭表皮細胞長方形不呈石細胞狀,內含紅棕色色素,無非腺毛。皮層石細胞較多。中柱鞘部位石細胞群環列。髓部無油細胞。

(3)武當玉蘭表皮細胞略呈石細胞狀,無非腺毛。皮層有少數外韌型或周韌型維管束。髓部石細胞較少,油細胞較多。品質標誌《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1995年版規定:本品含揮發油不得少於1.0%(ml/g)。

【化學成份】

1.望春玉蘭花蕾含揮發油3.4%,其中主成分為β-蒎烯(β-pinene),1,8-案葉素(1,8-cineole)及樟腦(cam-phor),還含:α-蒎烯(α-pinene),α-及β-水芹烯phellandrene),香檜烯(sabinene),α-及γ-松油烯(terpinene),叔丁基苯(tert-butyl-benzene),水化香檜烯(sabinenehydrate),沈香醇(agarol),α-及β-松油醇(terpineol),4-松油醇(4-terpineol),β-欖香烯(β-elemene),須式及反式的丁香烯(caryophylene),β-芹子烯(β-selinen),β-,γ-及δ-蓽澄茄烯(cadinene),香榧醇(torreyol)[1]。另據報道,花蕾的幹品含揮發油2%~2.5%,其中主成分為:α-及β-蒎烯,1,8-案葉素,香檜烯,α-松油烯,月桂烯(myrcene),α-檸檬烯(α-limonene),4-松油醇,還含:樟烯(camphene),蒈烯(carene),α-及γ-松油醇(terpineol),水化香檜烯,聚傘花素(cymene),α-松油烯,甲基庚烯酮(methylheptenone),樟腦,乙酸龍腦酯(bornylac-etate),丁香烯,α-(廿律)草烯(α-humulene),雙環欖香烯(bicycloelemene),檸檬醛(citral)a、b,香茅醇(citronellol),牻牛兒醇(geraniol),甲基丁香油酚(methyleugenol),欖香醇(elemol),香榧醇,橙花叔醇(nerolidol),蓽澄茄油烯(cubebene),金合歡醇(far-nesol),反,反-金合歡醛(farnesal),芳樟醇(linalool),反式水化香檜烯(trans-sabinenehydrate),8-蓽澄茄烯,鄰苯二甲酸二乙酯(diethylphthalate)[2]等。花蕾還含木質體成分:松脂酚二甲醚(pinoresinoldimethylether),望春花素(magnolin),鵝掌楸樹脂醇B二甲醚(lirioresinolBdimethylether),發氏玉蘭素(fargesin),剛果蓽澄茄脂素(aschantin),去甲氧基剛果蓽澄茄脂素(demethoxyaschantin)[3],望春玉蘭脂素(biondinin)A[4],玉蘭脂素(denuda-tin)B,發氏玉蘭脂酮(fargespone)A、B、C[14]。

2.玉蘭花蕾和花分別含揮發油0.29%~0.67%和0.08%~0.09%,其中主成分是1,8-案葉素,還含α-及β-蒎烯,樟烯,香檜烯,β-月桂烯,檸檬烯,對聚傘花素(p-cymene),順式的3-己烯-1-醇(3-hexen-1-ol),須式及反式的的芳樟醇氧化物(linalooloxide),正十五烷(n-pentadecane),α-(王古)(王巴)烯(α-copaene),β-旁波烯(β-bourbonene),右旋的4-松油醇,左旋的乙酸龍腦酯,β-丁香棉、α-松油醇,α-(艹律)草烯,α-及γ-衣蘭油烯(muurolene),大牻牛兒烯(germacrene)D,a-乙酸香茅醇酯(α-cit-ronellylacetate),β-芹子烯,乙酸牻牛兒醇酯(geranylacetate),α-,γ-及δ-蓽澄茄烯,牻牛兒醇,對聚傘花素-8-醇(p-cymen-8-ol),菖蒲烯(calamenene),正十九烷(n-nonadecane),丁香烯氧化物(caryophylleneoxide),右旋反式橙花叔醇(trans-neroidol),欖香醇,β-案葉醇(β-eudesmol)[5]等。花還含黃酮類成分:蕓香甙(rutin),槲皮素-7-葡萄糖甙(quercetin-7-glucoside)[6]。葉含揮發油0.04%~0.15%,其中主成分是β-丁香烯和橙花叔醇,其余成分與花中所含類似,但少含了正十五烷,正十九烷、對聚傘花素-8-醇,並多含了α-松油醇,γ-松油烯,β-欖香烯[4]。葉中還含新木脂體成分:玉蘭脂素(denudatin)A及B,玉蘭脂酮(denuda-tone),布爾乞靈(burchellin),細葉青萎藤烯酮(futoenone),蔚瑞昆森(veraguensin)[7]。樹皮含揮發油,其中主成分是1,8-案葉素,右旋的4-松油醇和左旋的α-松油醇[5]。還含生物堿:柳葉木蘭堿(salicifoline),木蘭箭毒堿(magnocurarine)[8]。

3.武當玉蘭花蕾含揮發油,其中主成分是乙酸龍腦酯,反式丁香烯,丁香烯氧化物,β-案葉醇,還含α-及β-蒎烯,樟烯,月桂烯,檸檬烯,案葉素,γ-松油烯,對聚傘花素,樟腦,芳樟醇,葎草烯,香橙烯(aromadendrene),佛術烯eremophilene),順式及反式-β-金合歡烯(β-farnesene),芳-姜黃烯(ar-curcumene),γ-蓽澄茄烯,α-及γ-衣蘭油烯,香茅醇,菖蒲烯,甲基丁香油酚,欖香醇,γ-案葉素,香榧醇等[9]。花含揮發油1.0%,其中主成分是月桂烯,對聚傘花素,α-及β-蒎烯,還含側柏烯(thujene),樟烯,γ-松油烯,4-側柏醇(4-thujanol),香檜烯,2-對(艹孟)烯-4-醇(p-2-men-then-4-ol),1,4案葉素(1,4-cineole),δ-蓽澄茄醇(δ-cadinol),芳樟醇,樟腦,3-癸烯-2-酮(3-decen-2-one),4-松油醇,α-松油醇,香檜醇(sabinol),1-對(艹孟)烯-3-醇(p-1-menthen-3-ol),對異丙基苯甲醛(p-isopropylbenzaldehyde),牻牛兒醇,異龍腦(isoborneol),1,4-卡達二烯(1,4-cadaladiene),α-蓽澄茄油烯,百裏香酚(thymol),α-(王古)(王巴)烯,α-,β-,γ-及δ-蓽澄茄烯,α-金合歡烯,葎草烯,β-丁香烯,姜黃烯(curcumene),α-衣蘭油烯,二氫-α-(王古)(王巴)-8-醇(dihydro-α-copaene-8-ol)[10]等。樹皮含揮發油,其主要成分為β-案葉醇[11]。樹皮還含生物堿:柳葉木蘭堿,木蘭箭毒堿[11,13],武當木蘭堿(magnosprengerine)[12,13]。

【藥理作用】

1.局部收斂、刺激和麻醉作用:辛夷揮發油制成的芳香水劑或乳劑,滴入兔結膜囊中,立即產生結膜血管擴張、充血、瞳孔微有擴大;滴於麻醉兔的皮下組織及腸粘膜面上,可產生一層乳白色蛋白凝固薄膜,靜脈亦擴張,微血管擴張尤為顯著。辛夷1:1浸劑或1:4煎劑豚鼠皮下給藥,均有浸潤麻醉作用;辛夷飽和溶液註射於蛙坐骨神經處,可產生阻斷麻醉作用。辛夷醇浸膏(3.75g生藥/kg),用於大鼠十二指腸給藥。觀察給藥前後大鼠鼻粘膜血流量,結果給藥後30分鐘與給藥前比較有明顯差異P<0.05,60分鐘時鼻粘膜血流量仍有增高趨勢。

2.抑菌、消炎作用:采用體外試管法測定辛夷的MIC(mg/ml),結果金葡菌為3.13-6.25(水浸膏),6.25-12.5(醇浸臂),肺炎雙球菌為39.5(水浸膏)、4.69(醇浸膏)、綠膿桿菌為18.75-75(水浸膏)、75-300以上(醇浸膏),福氏誌賀氏菌為150(水浸膏)、300(醇浸膏),大腸桿菌為37.5-75(水浸膏)、150-300(醇浸膏)。對混合致炎液所致小鼠耳殼炎癥有明顯的抗炎作用,辛夷水浸膏的劑量為1g/ml,醇浸膏為0.75g/ml,與對照組比較P<0.01。

3.鎮痛作用:辛夷醇浸膏6.5g/kg和水浸膏15g/kg劑量,觀察對小鼠熱板法鎮痛的作用。結果醇浸膏用藥後60-240分鐘痛閾值明顯增加,P<0.01,而水浸膏僅在240分鐘時才有明顯差異,P<0.01。

4.降壓作用:辛夷的水或醇提物,肌肉註射或腹腔註射,對麻醉犬、貓、兔及不麻醉大鼠均有降壓作用。肌肉註射對不麻醉犬也出現降壓,lg(生藥)/kg時血壓降低40%以上,靜脈註射可見一過性呼吸興奮現象。辛夷對實驗性腎性高血壓大鼠亦有降壓作用,對腎性高血壓犬則效果不明顯,但對原發性高血壓大有明顯的降壓效果。降壓成分在去油水溶液中轉溶於乙醚之部分。在降壓原理方面,與中樞神經系統似無甚關系,而是直接抑制心臟,特別是擴張血管以及神經節阻斷而來。口服時降壓作用不明顯,可能因有效成分不易被吸收的原故。根含木蘭花堿,故有降壓作用。

5.對橫紋肌的作用:從望春花花蕾中得到的酚性生物堿,在蛙的腹直肌及坐骨神經縫匠肌標本上呈現箭毒樣作用。以蛙腹直肌標本作試驗,水煎劑則有乙酰膽堿樣作用。用不同提取方法在上述標本上作比較試驗,證明望春花花蕾與日本產Magnoliasalici-foliaMaxim.的花蕾性質相同,而前者作用較強。

6.對子宮及腸道平滑肌的作用:在人鼠及兔離體子宮,犬及兔在位於宮和兔於宮瘺管等試驗中,證明辛夷煎劑和流浸膏能興奮子宮。在未明顯影響血壓和呼吸的劑量時,靜脈註射或灌胃給藥,均呈現這種作用。灌胃量在1-2.4g/kg時,20-60分鐘後出現作用,可持續8-24小時。已孕子宮較未孕者更為敏感。興奮子宮成分為溶於水及乙醇的非揮發性物質。

7.對離體腸的影響:取雄性成鶉直腸2-3cm,裝入含有20ml含氧臺氏液恒溫浴管中,觀察描記辛夷對組胺1×l0(-3)所致離體直腸痙攣性收縮的抑制作用,結果辛夷醇浸膏5×l0(-3)和水浸膏2.5×10(-3)生藥g/ml,均有不同程度的抗組胺作用。

8.抗過敏作用:。

8.1.抗慢反應物質(SRS-A)的作用:辛夷油20、30、40μg/ml濃度,對SRS-A所致豚鼠離體回腸收縮的ID50為30μg/ml。辛夷油40g/ml劑量還能拮抗SRS-A對豚鼠肺條的收縮作用。

8.2.辛夷油10、20、30、40μg/ml對組胺、乙酰膽堿拮抗作用的ID50均為18μg/ml。

8.3.辛夷油60μg/ml劑量具有抗致敏豚鼠回腸過敏性收縮作用(P<0.01)。

8.4.按藥理實驗方法學(1985)用辛夷油200mg/kg,最後一大腹腔註射90分鐘後觀察對豚鼠過敏性哮喘的作用。結果具有明顯的保護作用(P<0.01)。

【毒性】

1.毒性:辛夷毒性較低,犬靜脈註射煎劑1g/kg,兔靜脈註射4.75g/kg均未見死亡。辛夷酊劑(去醇)腹腔註射大鼠的LD50為22.5g(生藥)/kg,小鼠為19.9g(生藥)/kg。腹腔註射後,動物最初5-10分鐘走動不安,以後轉趨安靜,呼吸深且慢,出現耳殼及腳掌血管擴張,發紺,最後驚厥而死,如1-2h內不死者可逐漸恢復。河南產辛荑(M.Biondii)醇浸膏對小鼠灌胃的LD50為38.21±5.2g(生藥)/kg,四川產辛夷(M.Sprengeri)醇浸膏為93.55g(生藥)/kg。水浸膏給至最大濃度和體積未見毒性。柳葉木蘭堿的急性LD50:小鼠腹腔註射為171mg/kg,靜脈註射為46mg/kg。兔靜脈註射的MLD約為50mg/kg。動物死亡原因主要是呼吸麻痹。

2.亞急性毒性:辛荑醇浸膏以18g(生藥)/kg,水浸膏以30g、15g(生藥)/kg,給予大鼠、口服,lmo後與各對照組比較,各項生化檢查及病理切片均未見異常變化。

【炮制】揀凈枝梗雜質,搗碎用;入藥微炙,已開者劣,謝者不佳。

【性味】辛;性溫

【歸經】肺;胃經

【功能主治】散風寒;通鼻竅。主鼻淵;風寒感冒之頭痛;鼻塞;流涕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10g,宜包煎;或入丸、散。外用:適量,研末搐鼻;或以其蒸餾水滴鼻。

【註意】

1.

2.《本草經疏》:凡氣虛人忌,頭腦痛屬血虛火熾者忌,齒痛屬胃火者忌。

3.《本草匯言》:氣虛之人,雖偶感風寒,致諸竅不通者,不宜用。

【各家論述】

1.《本草綱目》:肺開竅於鼻,而陽明胃脈環鼻而上行,腦為元神之府,鼻為命門之竅;人之中氣不足,清陽不升,則頭為之傾,九竅為之不利。辛夷之辛溫走氣而入肺,能助胃中清陽上行通於天,所以能溫中治頭面目鼻之病。

2.《本草經疏》:辛夷,主五臟身體寒熱,風頭腦痛,面野,解肌,通鼻塞涕出。面腫引齒痛者,皆二經受風邪所致,足陽明主肌肉,手太陰主皮毛,風邪之中人,必自皮毛肌肉,以達於五臟,而變為寒熱;又鼻為肺之竅,頭為諸陽之首,三陽之脈會於頭面,風客陽分則為頭痛、面歪、鼻塞、涕出、面腫引齒痛,辛溫能解肌散表,芳香能上竄頭目,逐陽分之風邪,則諸證自愈矣。眩冒及身幾幾如在車船之上者,風主動搖之象故也,風邪散,中氣溫,則九竅通矣。大風之中人,則毛發脫落,風濕之浸淫,則腸胃生蟲,散風行濕,則須發生而蟲自去矣。

3.《本草新編》:辛夷,通竅而上走於腦舍,(治)鼻塞鼻淵之癥,無他用,存之以備用可耳。且辛散之物多用,則真氣有傷,可暫用而不可久用也。

4.《本經續疏》:無五臟身體寒熱,而風頭腦痛者,是陽淫極上不得陰交而化風,非辛夷所可治也。五臟身體寒熱,而不風頭腦痛者,是邪連中外,不隨陽氣而透達,亦非辛夷所可治也。惟風頭腦痛之屬五臟身體寒熱者,乃可以辛夷治。

5.《神農本草經》:主五臟身體寒熱風,頭腦痛。

6.《名醫別錄》:溫中解肌,利九竅,通鼻塞、涕出,治面腫引齒痛,眩冒、身幾幾如在車船之上者。生須發,去白蟲。

7.《藥性論》:能治面生皰。面脂用,主光華。

8.《日華子本草》:通關脈,明目。治頭痛、憎寒、體噤、瘙癢。

9.《滇南本草》:治腦漏鼻淵,祛風,新瓦焙為末。治面寒痛,胃氣痛,熱酒服。

10.《本草綱目》:鼻淵、鼻窒、鼻瘡及痘後鼻瘡,並用研末,入麝香少許,蔥白蘸入數次。

11.《玉楸藥解》:泄肺降逆,利氣破壅。

12.《江西中藥》:外用能促進子宮收縮,具催生作用。

【摘錄】《中華本草》

注:此中藥方劑來源于網路收集,使用前請咨詢專業醫生。

辛夷相關圖片

辛夷圖片來源GOOGLE自動搜索,僅供參考。

<< 上一个: 辛參  下一个:新疆槁本>>





使用條款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4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