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華本草 > 迎春花功效和作用

【拼音名】YínɡChūnHuā

【別名】小黃花、金腰帶、清明花、金梅花

【來源】木犀科茉莉花屬植物迎春JasminumnudiflorumLindl.,以葉及花入藥。春季采花,夏季采葉。鮮用或曬幹。

【性味】

葉:苦,平。

花:甘、澀,平。

【功能主治】

葉:解毒消腫,止血,止痛。用於跌打損傷,外傷出血,口腔炎,癰癤腫毒,外陰瘙癢。

花:清熱利尿,解毒。用於發熱頭痛,小便熱痛,下肢潰瘍。

【用法用量】

葉:2~3錢。外用鮮品搗爛敷患處或煎水坐浴。

花:1~3錢。外用研粉,調麻油搽敷患處。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迎春花《*辭典》

【出處】《綱目》

【拼音名】YínɡChūnHuā

【別名】金腰帶(《群芳譜》),金梅(《滇誌》),黃梅(《植物學大辭典》),清明花(《貴州民間藥物》)。

【來源】為木犀科植物迎春花的花。2~4月收采,烘幹。

【原形態】

落葉灌木,高達5米。枝細長,直立或成拱形,小枝平滑無毛,有四棱。復葉對生;小葉3片,卵形或長橢圓狀卵形,長1~3厘米,先端尖,邊緣有細毛,下面無毛;葉柄長5~10毫米。花淡黃色,先葉開花,著生於去年的枝條上,單生或腋生;花梗長約6毫米,被有狹長綠色的小苞;萼鐘狀,裂片6,線狀,綠色,與萼簡同長或較長;花冠管高腳碟形,徑約2厘米,裂片6,長6毫米,筒部長12毫米;雄蕊2,著生於花筒內;子房2室。花期2~4月。

本植物的葉(迎春花葉)亦供藥用,另詳專條。

【生境分布】多栽於庭園。分布山東、陜西、遼寧、江蘇、浙江、貴州等地。

【性味】

①《貴州民間藥物》:"性平,味苦。"

②《陜西中草藥》:"味甘澀,性平。"

【功能主治】

①《國藥的藥理學》:"發汗,利尿。"

②《貴州民間藥物》:"解熱利尿。治發熱頭痛,小便熱痛。"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2~3錢;或研末。

【附方】

①治發熱頭痛:金腰帶花五錢,煎水服。(《貴州民間藥物》)

②治小便熱痛:金腰帶花五錢,車前草五錢,煎水服。(《貴州民間藥物》)

【摘錄】《*辭典》

迎春花《中華本草》

【出處】出自《本草綱目》。

【拼音名】YínɡChūnHuā

【別名】金腰帶、清明花、金梅花

【來源】

藥材基源:為木犀科植物迎春花的花。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JasminumnudoiflorumLindl.

采收和儲藏:4~5月開花時采收,鮮用或晾幹。

【原形態】落葉灌木,直立或匍匐,高0.3-5m。小枝四棱形,棱上多少具狹翼。葉對生,三出復葉,小枝基部常具單葉;葉軸具狹翼;葉柄長3-10mm;小葉片卵形、長卵形或橢圓形、狹橢圓形,稀倒卵形,先個端銳尖或鈍.具短尖頭.基部楔形,葉緣反卷;頂生小葉片較大,長1-3cm,寬0.3-1.1cm,無柄或基部延伸成短柄,側生小葉片長0.6-2.3cm,寬0.2-1cm,無柄或基部延伸成短柄;單葉為卵形或橢圓形,有時近圓形。花單生於去年生小枝的葉腋,稀生於小枝頂端;苞片小葉狀,披針形、卵形或橢圓形;花便長2-3mm;花萼綠色,裂片5-6枚,窄披針形,先端銳尖;花冠黃色,徑2-2.5cm,花冠管長0.8-2cm,寬3-6mm,向上漸擴大,裂片5-6枚,長圓形或橢圓形,長0.8-1.3cm,寬3-6mm,先端銳尖或圓鈍;雄蕊2,著生於花冠筒內;子房2室。花期4-5月。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生於山坡灌叢。

資源分布:分布於陜西、甘肅、四川、雲南、西藏。各地有栽培。

【栽培】

生物學特性喜半陰濕潤環境,耐寒,耐旱,耐堿,忌澇。對土壤要求不嚴,但以肥沃為好。

栽培技術可用扡插、分株、壓條等法繁殖。但多用扡插繁殖,於春季進行,成活率很高,分株直在早春萌芽前進行。壓條隨時都可進行,新根生出後再行移栽。

【性狀】性狀鑒別花皺縮成團,展開後,可見狹窄的黃綠色葉狀苞片;萼片5-6枚,條形或長圓狀披針形,與萼筒等長或較長;花冠棕黃色,直徑約2cm。花冠筒長1-1.5cm,裂片通常6枚,倒卵形或橢圓形,約為冠筒長的1/2。氣清香,味微澀。

【性味】苦;微辛;性平

【歸經】腎;膀胱經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活血消腫。主發熱頭痛;咽喉腫痛;小便熱痛;惡瘡腫毒;跌打損傷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0~15g;或研末。外用:適量,搗敷或調麻油搽。

【各家論述】

1.《國藥的藥理學》:發汗,利尿。

2.《貴州民間藥物》:解熱利尿。治發熱頭痛,小便熱痛。

【摘錄】《中華本草》

注:此中藥方劑來源于網路收集,使用前請咨詢專業醫生。

迎春花相關圖片

迎春花圖片來源GOOGLE自動搜索,僅供參考。

<< 上一个: 蘡薁  下一个:迎春花根>>





使用條款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4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