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華本草 > 千斤拔功效和作用

【拼音名】QiānJīnBá

【別名】蔓性千斤拔、一條根、老鼠尾、吊馬墩、吊馬樁、金牛尾、箭根、釘地根、土黃芩[廣西、廣東]、鉆地風[四川]

【來源】

為豆科千斤拔屬植物千斤拔Moghaniaphilippinensis(Merr.etRolfe)Li[M.prostrata(Roxb.)WangetTang],以根入藥。春、秋采挖,洗凈切片曬幹,也可鮮用。

註:大葉千斤拔(千斤紅)Moghaniamacrophylla(Willd.)O.Kuntze,兩廣地區也作千斤拔入藥。

【原形態】蔓性半灌木,高1~2米。根粗錐形,形如鼠尾,不易拔出。莖多枝而被短毛,幼時四棱形。三出復葉互生。秋季葉腋抽出總狀花序,蝶形花冠紅紫色。莢果矩圓形,淺黃色,長約8毫米,有黑色球形種子2粒。

【性味】甘、微溫,平。

【功能主治】祛風濕,強腰膝。用於風濕性關節炎,腰腿痛,腰肌勞損,白帶,跌打損傷。

【用法用量】0.5~1兩。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千斤拔《*辭典》

【出處】《植物名實圖考》

【拼音名】QiānJīnBá

【別名】土黃雞、金雞落地(《植物名實圖考》),老鼠尾、透地龍、牛大力、千裏馬、牛頓頭(《嶺南采藥錄》),吊馬樁,千斤吊、釘根藜、箭根、一條根、土黃耆(《江西中醫藥》(10):64,1957),大力黃(《廣西野生資源植物》),牛尾蕩(《南寧市藥物誌》)。

【來源】為豆科植物蔓性千斤拔的根。秋後采挖,洗凈,切段,曬幹。

【原形態】直立或披散亞灌木,高1~2米。根系向下直伸,長1米許。幼枝有棱角,披白柔毛。葉互生;3出復葉;托葉2片,三角狀,長約1厘米,具疏茸毛;葉柄長2~3厘米,被長茸毛;小葉矩圓形至卵狀披針形,長4~9厘米,寬2~4厘米,先端略鈍,有時具小銳尖,全緣,基部在葉背邊緣密被茸毛,上面被稀疏的短茸毛,下面密生長茸毛;小托葉2片,線形。花兩性,腋生,短總狀花序稠密;花梗長1~1.5厘米;花苞2裂;萼5裂,披針形,在最下面的1片最長;花冠略長於萼,粉紅色,旗瓣禿凈,圓形,基部白色,外有縱紫紋;翼瓣基部白色,有柄,前端紫色;龍骨瓣2片,基部淺白色,前部互相包著雌雄蕊;雄蕊10,兩體,花藥黃色,圓形;雌蕊1,子房上位。莢果長8~10毫米,徑約5毫米。種子2枚,圓形。花期8~9月。果期10月。

【生境分布】生長於山坡草叢中。分布福建、臺灣、廣西、廣東、湖北、貴州、江西等地。產廣東、廣西、四川等地。

【性狀】幹燥根呈圓錐形,長15~30厘米,根頭部較膨大。外表棕紅色,有明顯皮孔。皮部易剝落。商品多切成長約3~7厘米的斜片狀。質堅硬,斷面白色,粉性,呈菊花心。

【性味】

甘辛,溫。

①《嶺南采藥錄》:"味辛,性溫。"

②《南寧市藥物誌》:"甘,平,無毒。"

③《福建中草藥》:"甘微苦,平。"

【功能主治】

祛風利濕,消瘀解毒。治風濕痹痛,慢性腎炎,跌打損傷,癰腫,喉蛾。

①《植物名實圖考》:"補氣血。"

②《嶺南采藥錄》:"祛風去濕。治手足痹痛,腰部風濕作痛,理跌打傷,能舒筋活絡。"

③《南寧市藥物誌》:"壯筋骨,去瘀積。治跌打損傷,風濕骨痛,四肢酸軟無力,黃疸。"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0.5~1兩。外用:磨汁塗或研末調敷。

【附方】

①治風濕筋骨痛及產後關節痛:千斤拔每次七錢至一兩,同豬蹄一只,以酒、水各半燉爛,去渣,食肉及湯。(《江西中醫藥》(10):64,1957)

②治慢性腎炎:千斤拔一至二兩,水煎服。(《新療法與中草藥選編》)

③治咳嗽:千斤拔鮮根一至二兩,水煎服。(《新療法與中草藥選編》)

④治跌打損傷:千斤拔七錢至一兩,酒、水各半煎服。(《江西中醫藥》(10):64,1957)

⑤治婦人白帶:千斤撥七錢至一兩,同豬精肉二、三兩,寬水同燉,去渣,食肉及湯。(《江西中醫藥》(10):64,1957)

⑥治黃腫:千斤拔一兩,酒磨服。

⑦治喉蛾:千斤拔研細末,吹入喉內。

⑧治腫毒:千斤拔,酒磨搽患處。(⑥方以下出《湖南藥物誌》)

⑨治牙痛,牙癰:千斤拔一至二兩,蜂房三至五錢,水煎服。(《福建中草藥》)

⑩治蛇咬:千斤拔,水磨搽患處。(《湖南藥物誌》)

【摘錄】《*辭典》

千斤拔《中華本草》

【出處】出自《植物名實圖考》

【拼音名】QiānJīnBá

【英文名】PhilippineFlemingiaRoot,RootofPhilippineFlemingia

【別名】金雞落地、土黃雞、老鼠尾、透地龍、牛大力、千裏馬、牛頓頭、一條根、土黃昏、吊馬樁、千斤吊、大力黃、千尾蕩、三股絲、金牛尾、千金墜。

【來源】

藥材基源:為豆科植物蔓性千斤拔的根。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FlemingiaprostrataRoxb.[FlemingiaphilippinensisMerr.EtRolfe;Moghaniaphilippinensis(Merr.etRolfe)Li;M.prostrata(Roxb.)WaangetTang]

采收和儲藏:秋後采挖,洗凈,切段,曬幹。

【原形態】蔓性幹斤拔直立或平臥半灌木。幼枝有棱角,披短柔毛。葉互生;葉柄長2-3cm,被長茸毛;托葉2片,三角狀,長約1cm,具疏茸毛;三出復葉,頂生小葉卵狀披針形,長4-8cm,寬2-3.cm,先端鈍,基部圓形,上面有疏短柔毛,下面密生柔毛,側生小葉基部斜,基出脈3條;葉柄有柔毛。總狀花序腋生,長2-2.5cm,花密集;萼齒5,披針形,下面1個較長,密生白色長硬毛,有密集的腺點;花冠紫色,稍長於萼,旗瓣橢圓形,基部變狹,無明顯的爪;雄蕊10,二H體;子房有毛。莢果長圓形,長7-8mm,有黃色短柔毛。種子2顆,圓球形,黑色。花期10-11月。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生於山坡草叢中。

資源分布:分布於福建、臺灣、湖北、湖南、廣東、海南、廣西、貴州、雲南等地。

【性狀】性狀鑒別根長圓柱形,上粗下漸細,極少分枝,長30-70cm,上部直徑1-2cm。表面棕黃色、灰黃色至棕褐色,有稍突起的根長皮亂及細皺紋,近頂部常成圓肩膀狀,下半部間見須根痕;栓皮薄,鮮時易刮離,刮去栓皮可見棕紅色或棕褐色皮部。質堅韌,不易折斷。橫切面皮部棕紅色,木部寬廣,淡黃白色,有細微的放射狀紋理。氣徽,味微甘、澀。以根條粗長、除凈蘆莖及須根、斷面發白色者為佳。

【化學成份】根中含多種黃酮類化合物,已確定結構有:蔓性千斤拔素(flemiphilippinin)C、D。此外還含5,7,3',4'-四羥基-6,8-雙異戊烯基異黃酮(5,7,3’,4'-tetrahydroxy-6,8-diprenylisoflavone),千斤拔素(flemichin)D,羽扇豆醇(lupeol),β-谷甾醇(β-sitosterol)以及碳原子數為22-30的正烷酸。

【性味】甘;澀;平

【歸經】肺;腎;膀胱經

【功能主治】祛風利濕;強筋壯骨;活血解毒。主風濕痹痛;腰肌勞損;四肢痿軟;跌打損傷;咽喉腫痛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5-30g。外用:適量,磨汁塗,或研末調敷。

【各家論述】1.《植物名實圖考》:補氣血。2.《嶺南采藥錄》:祛風去濕。治手足痹痛,腰部風濕作痛,理跌打傷,能舒筋活絡。3.《南寧市藥物誌》:壯筋骨,去瘀積。治跌打損傷,風濕骨痛,四肢酸軟無力,黃疸。

【摘錄】《中華本草》

注:此中藥方劑來源于網路收集,使用前請咨詢專業醫生。

千斤拔相關圖片

千斤拔圖片來源GOOGLE自動搜索,僅供參考。

<< 上一个: 千解草  下一个:千金花>>





使用條款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4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