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華本草 > 樟木鉆功效和作用

【別名】野八角

【來源】木蘭科樟木鉆IlliciumdunnianumTutcher,以根入藥。

【生境分布】廣西。

【性味】苦、辛,溫。有毒。

【功能主治】散瘀消腫,祛風止痛。主治跌打腫痛,扭挫傷,骨折,風濕關節痛。

【用法用量】根研粉調酒外敷,或浸酒外搽。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樟木鉆《中華本草》

【拼音名】ZhānɡMùZuàn

【別名】野八角、石莽草

【來源】

藥材基源:為八角科植物紅花八角的根、樹皮。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IlliciumdunnianumTutch.

采收和儲藏:全年可采根,洗凈,切片,曬幹。秋季剝皮,曬幹。

【原形態】常綠灌木,高1-1.5m,稀達10m。根粗壯,紅褐色,有樟木香氣。小枝纖細,棕褐色,具皺紋,老枝灰白色。單葉互生,常3-8片集生於枝頂;葉柄長3-10mm;革質或薄革質,狹長披針形或狹長倒披針形,長4-10cm,寬0.8-2cm,先端尾狀漸尖或急尖,基部窄楔形,全緣,幹後稍後卷,側脈8-10對。花單生或2-3朵簇生於葉腋或近枝頂,花梗纖細,長1.5-4cm;花被片12-20,粉紅色或紅色,最大一片橢圓形或近圓形;雄蕊通常24;心皮8-13。聚合果直徑2-2.5cm,蓇葖果8-11,本質,有明顯鉆形尖頭,稍反曲。種子亮褐色,有光澤。花期4-7月,果期7-10月。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生於山谷水旁,沿河兩岸或山地密林、疏林的蔭濕處、巖石縫中。

資源分布:分布於福建、湖南、廣東、廣西、貴州等地。

【化學成份】皮中含6-脫氧偽日本莽草素(6-deoxypseu-doanisatin),樟木鉆素(dunnianin),6-脫氧樟木鉆素(6-deoxydun-nianin)。莖葉中含β-谷甾醇(β-sitosterol),1-三十烷醇(1-tria-contanol),槲皮甙(quercitrin),莽草酸(shikimicacid)。

【藥理作用】初步證實紅花八角中莽草酸具有較強的鎮痛作用,為本品的鎮痛有效成分。紅花八角醇提物也具有較強的鎮痛作用,而且對5-HT等致炎有顯著的抑制作用。

【性味】苦;辛;性溫;有毒

【功能主治】祛風止痛;散瘀消腫。主風濕骨痛;跌打損傷;骨折

【用法用量】外用:適量,研粉酒調敷;或浸酒搽。

【摘錄】《中華本草》

注:此中藥方劑來源于網路收集,使用前請咨詢專業醫生。

樟木鉆相關圖片

樟木鉆圖片來源GOOGLE自動搜索,僅供參考。

<< 上一个: 樟木子  下一个:樟腦>>





使用條款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4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