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華本草 > 大馬哈魚籽功效和作用

【拼音名】DàMǎHāYúZǐ

【來源】

藥材基源:為鮭科動物大麻哈魚的卵。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OncorhynchusKeta(Walbaum)

采收和儲藏:秋季捕撈,剖腹取卵,曬幹。

【原形態】大麻哈魚,體稍側扁,一般長約60cm。頭大,吻長,突出,微彎,尤其雄魚在生殖期吻彎曲如鉤狀,使上下頜不相吻合。眼距吻端比距鰓孔為近。口大,牙扁而尖銳,頂端向內微彎,上下頜各具1列大牙。鰓孔大,鰓耙19-25。體被細小圓鱗。側線明顯。側線鱗132-148(19-26/18-24)。背緣自頭後漸次降起直至背鰭基部。背鰭3-4,9-11,起點距吻端與距尾鰭基約相等。脂鰭小,和臀鰭相結,臀鰭2-4,12-15。胸鰭1,41-16,較小,位低,腹鰭1-2,8-11。尾鰭叉形。頭背和體背青黑色,腹部銀白色,成魚體側有10-12條橙赤色的橫斑。臀鰭、腹鰭灰白色。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為生殖洄遊性魚類,原棲息於太平洋中。每年秋季(秋鮭)由鄂霍次克經庫頁島成群進入黑龍江、烏蘇裏江等河流。

資源分布:我國分布於黑龍江、烏蘇裏江、松花江及圖們江。

【性味】健胃

【功能主治】消化不良。主

【用法用量】內服:研末,每次3-6g,每日3次。

【摘錄】《中華本草》

注:此中藥方劑來源于網路收集,使用前請咨詢專業醫生。

大馬哈魚籽相關圖片

大馬哈魚籽圖片來源GOOGLE自動搜索,僅供參考。

<< 上一个: 大馬哈魚  下一个:大麥>>





使用條款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4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