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華本草 > 木黃連功效和作用

【出處】《廣西中藥誌》

【拼音名】MùHuánɡLián

【別名】土黃連(《廣西中藥誌》)。

【來源】為小檗科植物北江十大功勞的根及莖。全年可采,除去枝葉,洗凈,曬幹。

【原形態】常綠灌木,高1~2米或更高,全體光滑無毛。莖粗壯,表面暗棕色。單數羽狀復葉互生,長20~30厘米,總葉柄基部扁闊,腹面具淺槽,節明顯;小葉革質,5~7枚,橢圓形,長6.5~7.5厘米,寬2.5~4厘米,先端漸尖,具鋒利的芒尖,往往於葉尖的兩側有1~2個銳齒,基部楔形,下面一對小葉往往基部不等。總狀花序叢生於枝的頂端,長10~20厘米,花眾多,黃色;苞片1枚,三角形,棕色,長約1.5毫米;萼片9,黃色,花瓣狀,分3輪排列,每輪3片;花瓣6,較內輪萼片為小,矩圓形;雄蕊6枚,花絲短棒狀;子房上位,柱頭頭狀,扁平。漿果藍黑色。花期5~6月。果期7~8月。

【性狀】莖呈圓柱形,表面暗棕色或灰褐色,有淺縱溝和橫向裂紋,幼莖較平滑,往往有突起的葉痕及葉柄殘基,栓皮質松,脫落處可見黃色木部;質堅脆,折斷面呈破裂狀,淡黃色;橫切面近圓形,髓部淡黃色,木部黃色,射線清晰。根呈圓柱狀,略扭曲,表面棕黃色,有縱溝紋及支根疤痕;質堅硬,不易折斷,斷面黃色。

【性味】味苦,性寒,無毒。

【歸經】入心、肝二經。

【功能主治】清心胃火,解毒。治陽黃、熱痢、赤眼;外治刀傷,火燙傷。(性味以下出《廣西中藥誌》)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2~5錢。外用:搗敷。

【註意】《廣西中藥誌》:"虛寒體弱者忌用。"

【備註】同屬植物蘇氏十大功勞、半覆瓦十大功勞、獨龍十大功勞等的根,在廣西民間亦稱木黃連或土黃連,並與本品同等使用。

【摘錄】《*辭典》

木黃連《中華本草》

【出處】出自《廣西中藥誌》

【拼音名】MùHuánɡLián

【英文名】ChengkouMahonia

【別名】土黃連。

【來源】

藥材基源:為小檗科植物北江十大功勞的根及莖。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MahoniasheniiChun

采收和儲藏:全年可采,除去枝葉,洗凈,曬幹。

【原形態】無刺十大功勞常綠灌木,高1-2m或更高,莖粗壯,暗棕色。葉互生;羽狀復葉,長20-30cm,小葉革質,2-3對,葉片橢圓形,長6.5-7.5cm,寬2.5-4cm,先端漸尖,刺狀,基部楔形,上面深綠色,下面灰綠色,全緣,或在葉尖的兩側有1-2個刺狀鋸齒。總狀花序叢生枝端,長10-20cm;苞片1,棕色,三角形;萼片9,花瓣狀,三輪;花黃色,6瓣,長圓形;雄蕊6,花絲短棒狀;雌蕊柱頭頭狀,扁平。漿果藍黑色。花期5-6月,果期7-8月。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生於深山密林中。

資源分布:分布廣東、廣西。

【性狀】性狀鑒別根圓柱形,稍扭曲,表面棕黃色,有縱溝紋及支根痕;質硬,不易折斷,斷面粗糙,黃色。莖圓柱形,表面灰棕色至暗棕色,有淺縱溝和橫向裂紋,較嫩的莖較平滑,常有葉柄殘基及葉痕;皮部易脫落,內面黃色;質堅脆,折斷面破裂,淡黃色,橫斷面木部黃色;質堅脆,射線清晰。

【化學成份】無刺十大功勞莖含小檗堿(berberine)。

【性味】苦;性寒

【歸經】心;肝經

【功能主治】清熱,燥濕;解毒。主濕熱痢疾;腹瀉;黃疸;目赤腫痛;燒燙傷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6-15g。外用:適量,搗敷;或煎汁塗搽、滴眼。

【註意】脾胃虛寒者慎服。

【摘錄】《中華本草》

注:此中藥方劑來源于網路收集,使用前請咨詢專業醫生。

木黃連相關圖片

木黃連圖片來源GOOGLE自動搜索,僅供參考。

<< 上一个: 木蝴蝶樹皮  下一个:木姜子>>





使用條款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4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