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華本草 > 高粱根功效和作用

【出處】《綱目》

【拼音名】GāoLiánɡGēn

【別名】蜀黍根、瓜龍(《綱目》),高粱七(《貴州草藥》)。

【來源】為禾本科植物蜀黍的根。

【性味】《貴州草藥》:"味甘,性平。"

【功能主治】

平喘,利尿,止血。治咳嗽喘瀾,胃氣疼痛,血崩,產後出血。

①《綱目》:"煮汁服,利小便,止喘滿;燒灰酒服,治難產。"

②《貴州草藥》:"清熱利濕,消腫止痛。安神定誌。"

【附方】

①治心氣疼痛:高粱根煎湯溫服。(《綱目》)

②治橫生難產:高粱根,陰幹,燒存性,研末,酒服二錢。(《綱目》)

③治功能性子宮出血,產後出血:陳高粱根七個,紅糖五錢。水煎服。(內蒙古《中草藥新醫療法資料選編》)

④治喘咳:高粱七五錢,蒸冰糖服。(《貴州草藥》)

⑤治狂病(精神失常):高粱七一兩,石菖蒲、水燈芯各五錢,苦竹葉五片。煨水服。(《貴州草藥》)

【摘錄】《*辭典》

高粱根《中華本草》

【拼音名】GāoLiɑnɡGēn

【別名】蜀黍根、爪龍

【來源】

藥材基源:為禾本科植物高梁的根。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SorghumvulgarePers.

采收和儲藏:秋季采挖,洗凈,曬幹。

【原形態】高粱,一年生栽培作物。稈高隨栽培條件及品種而異,節上通常無白毛髯毛。葉鞘無毛或被白粉;葉舌硬紙質,先端圓,邊緣有纖毛;葉片狹長披針形,長達50cm,寬約4cm。圓錐花序有輪生、互生或對生的分枝;無柄小穗卵狀橢圓形,長5-6mm,穎片成熟時下部硬革質,光滑無毛,上部及邊緣具短柔毛,兩性,有柄小穗雄性或中性;穗軸節間及小穗柄為線形,邊緣均具纖毛,但無縱溝;第1穎背部突起或扁平,成熟時變硬而光亮,有窄狹內卷的邊緣,向先端漸內折,第2穎舟形,有脊;第1外稃透明膜質,第2外稃長圓形或線形,先端2裂,從裂齒間伸出芒,或全緣而無芒。穎果倒卵形,成熟後露出穎外,花、果期秋季。

【生境分布】我國北方普遍栽培。

【性味】味甘;性平

【功能主治】平喘;利水;止血;通絡。主咳嗽喘滿;小便不利;產後出血;血崩;足膝疼痛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5-30g;或燒存性研末。

【摘錄】《中華本草》

注:此中藥方劑來源于網路收集,使用前請咨詢專業醫生。

高粱根相關圖片

高粱根圖片來源GOOGLE自動搜索,僅供參考。

<< 上一个: 高粱  下一个:高粱米糠>>





使用條款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4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