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飲片新參》
【拼音名】GōnɡLáoZǐ
【來源】為小檗科植物闊葉十大功勞、細葉十大功勞或華南十大功勞的果實。6月采摘果序,曬幹,搓下果實,去凈雜質,曬至足幹為度。
【生境分布】產浙江。
【性狀】幹燥果實呈橢圓形,直徑0.6~0.8厘米,藍黑色,表面被白粉狀,皺縮,內有褐色種子數枚。
【功能主治】
清熱,理濕。治潮熱骨蒸,泄瀉,崩帶淋濁。
①《飲片新參》:"固澀下焦,治久崩帶,淋濁,泄瀉。"
②《現代實用中藥》:"用於結核性潮熱、骨蒸,腰酸膝軟,頭暈、耳鳴等癥。"
③《浙江中藥手冊》:"去濕健腎。"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5~3錢。
【備註】江蘇及浙江部分地區用冬青科植物枸骨的果實作功勞子使用。
【摘錄】《*辭典》
功勞子《中華本草》
【出處】出自《飲片新參》。
【拼音名】GōnɡLáoZǐ
【英文名】FruitofLeatherleafMahonia,FruitofChineseMahonia,FruitofJapaneseMahonia
【來源】
藥材基源:為小檗科植物闊葉十大功Mahoniabealei(Fort.)Carr.細葉十大功勞Mahoniafortunei(Lindl.)fedde等的果實。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1.Mahoniabealei(Fort)2.Mahoniafortunei(Lindl.)
采收和儲藏:6月采摘果序,曬幹,搓下果實,去凈雜質,曬至足幹為度。
【原形態】
1.闊葉十大功勞常綠灌木,高1-4m。莖表面土黃色或褐包,粗糙,斷面黃色。葉互生,厚革質,具柄,基部擴大抱莖;奇數羽狀復葉,長25-40cm,小葉7-15片,側生小葉無柄,闊卵形,大小不等,長4-12cm,寬2.5-4.5cm,頂生小葉較大,有柄,先端漸尖,基部闊楔形或近圓形,邊緣反卷,每邊有2-8枚大的刺狀鋸齒,上面深綠色,有光澤,下面黃綠色。總狀花序生於莖頂,直立,長5-10cm,6-9個簇生,小苞片1;萼片9,排成三;花黃褐色,花瓣6,長圓形,先端2淺裂,基部有2密腺;雄厚蕊6;雌蕊1。漿果卵圓形,直徑約5mm,成熟時藍黑色,被白粉。花期8-10月,果期10-12月。
2.細葉十大功勞常綠灌木,高1-2m。莖直立,樹皮灰色,多分枝。葉互生;奇數羽狀復葉;葉柄基部膨大;葉革質,小葉5-13片,狹披針形至披針,長6-12cm,寬0.7-1.5cm,先端長尖而具銳刺,基部楔形,邊緣每邊有刺狀鋸齒6-13個,上面貌一新深綠色,有光澤,葉脈不明顯,下面黃綠色;葉脈自基療3出。總狀花序自枝頂牙鱗腋間抽出,長3-6cm,花梗基部具總苞,苞片卵狀三角形;萼片9,花瓣狀;花瓣6,黃色,長圓形,全緣;雄蕊6,花絲線形,花藥瓣裂;子房卵圓形,無花柱,柱頭頭狀。漿果卵圓形,熟果卵圓形,熟時藍黑色,外被白粉。花期7-8月,果期8-10。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1.生於向陽山坡的灌叢中,也有栽培。
2.生於山坡灌叢、路邊。也有栽培於庭園。
資源分布:1.分布於狹西、安微、浙江、江西、福建、河南、湖北、湖南、四川等地。
2.分布於江蘇、浙、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廣東等地。
【性狀】性狀鑒別漿果實橢圓形,直徑5-8mm,表面暗藍色,被蠟狀白粉,皺縮,基部有圓形果柄痕。剝去果皮可見褐色種子2枚。氣無味,味苦。
【化學成份】華南十大功勞果實含大量的異漢防己堿(isotetrandrine)和小檗胺(berbamine),以種子含量最高(2.333%和0.666%)。
【性味】苦;涼
【歸經】脾;腎;膀胱經
【功能主治】清虛熱;補腎;燥濕。主骨蒸潮熱;腰膝酸軟;頭暈耳鳴;濕熱腹瀉;帶下;淋濁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6-9g;或泡茶。
【各家論述】
1.《飲片新參》:固澀下焦,治久崩帶,淋濁,泄瀉。
2.《現代實用中藥》:用於結核性潮熱、骨蒸,腰酸膝軟,頭暈、耳鳴等癥。
3.《浙江中藥手冊》:去濕健腎。
【摘錄】《中華本草》
注:此中藥方劑來源于網路收集,使用前請咨詢專業醫生。
© CopyRight 2024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