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華本草 > 黑色鱗毛蕨功效和作用

【拼音名】HēiSèLínMáoJué

【別名】山雞尾草

【來源】蕨類鱗毛蕨科黑色鱗毛蕨DryopterisfuscipesC.Chr.,以根狀莖入藥。

【生境分布】安徽、江蘇、湖北、四川、貴州、雲南。

【功能主治】主治毒瘡潰爛久不收口。

【用法用量】根狀莖加白糖搗爛敷患處。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黑色鱗毛蕨《中華本草》

【拼音名】HēiSèLínMáoJué

【別名】小葉山雞尾巴草

【來源】

藥材基源:為鱗毛蕨科植物黑足鱗毛蕨的根莖。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DryopterisfuscipesC.Chr.

采收和儲藏:全年均可采挖,除去葉及雜質,洗凈,鮮用或曬幹。

【原形態】植株高50-90cm。根莖直立或斜升,密被褐棕色或黑褐色、披針形鱗片。葉簇生;葉柄長20-40cm,基部常為褐色,上部為淺棕禾稈色,向上至葉軸疏被深褐色、披針形至鉆形小鱗片;葉片紙質,卵狀長圓形,長25-50m,寬15-25cm,先端漸尖並為羽裂,基部不縮狹,沿羽軸下面及中脈疏被棕色、泡狀鱗片,二回羽狀;羽片10-13對,近平展,有短柄,中部羽片長10-15cm,基部1對略短,寬2.5-4cm,先端長漸尖,小羽狀長圓形,先端圓鈍,邊緣有淺鈍齒;側脈羽狀分叉。孢子囊群圓形,背生於小脈中部,在中脈兩側各排成1行;囊群蓋圓腎形,膜質,全緣。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生於疏林下或灌叢中。

資源分布:分布於長江流域以南各地。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生肌斂瘡。主目赤腫痛;瘡瘍潰爛;久不收口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9g。外用,適量,搗爛敷。

【摘錄】《中華本草》

注:此中藥方劑來源于網路收集,使用前請咨詢專業醫生。

黑色鱗毛蕨相關圖片

黑色鱗毛蕨圖片來源GOOGLE自動搜索,僅供參考。

<< 上一个: 黑三棱  下一个:黑沙蒿>>





使用條款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4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