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華本草 > 紅茴香根功效和作用

【出處】《浙江天目山藥植誌》

【拼音名】HónɡHuíXiānɡGēn

【別名】老根(《浙江天目山藥植誌》),八角腳根(《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來源】為木蘭科植物狹葉茴香的根或根皮。全年可采,根挖起後除去泥土雜質,切片曬幹。根皮,在根挖起後,斬成小段曬至半幹,用小刀剖開皮部除去木質部即得。

【原形態】

狹葉茴香,又名:山木蟹、木蟹、山桂花、大茴(《浙江天目山藥植誌》),木蟹柴、土大茴、香蟹、木蟹樹、黃楠、鐵苦散、悶痛香、大香樹、山大茴(《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常綠小喬木,高達8米.樹皮灰褐色。葉互生,有時呈假輪生狀,革質,倒披針形或披針形,長5~12厘米,寬1.5~4厘米,先端漸尖,基部楔形,全緣;葉柄長5~10毫米。花單生或2~3朵生於葉腋。花梗長1~3厘米;花被11~14片,外輪3片黃綠色,萼片狀,最小,第二輪3片黃綠色稍帶紅色,第三輪3片深紅色,基部黃綠色,肉質,內輪4~5片,深紅色;雄蕊7~11。果實由9~13個蓇葖組成,排列成星芒狀,先端有長而彎曲的尖頭,成熟時內側開裂;種子1粒,卵狀橢圓形,褐色。花期5~6月。果期8~10月。

【生境分布】生於陰濕的溪谷兩旁雜木林中。分布長江中、下遊以南各省區。

【性狀】根圓柱形,常不規則彎曲,直徑通常2~3厘米,表面粗糙,棕褐色,具明顯的橫向裂紋和因幹縮所致的縱皺,少數栓皮易剝落現出棕色皮部。質堅硬,不易折斷。斷面淡棕色,外圍紅棕色,木質部占根的大部分,並可見同心環(年輪)。氣香,味辛澀。根皮呈不規則的塊片,大小不一,略卷曲,厚1~2毫米,外表棕褐色,具縱皺及少數橫向裂紋。內表面紅棕色,光滑;有縱向紋理。質堅脆,斷面略整齊,氣、味同根。橇及根皮均以幹燥無泥雜者佳。

【炮制】洗凈,稍浸,取出俟潤透,根斜切成片,根皮斜切成絲,曬幹即可。

【性味】金華《常用中草藥單方驗方選編》:"苦,溫,有大毒。"

【功能主治】

祛風通絡,散瘀止痛。治跌打損傷,風濕痹痛,癰疽腫毒。

①《浙江民間常用草藥》:"行血祛瘀,殺蟲。"

②金華《常用中草藥單方驗方選編》:"通經活血,散瘀止痛。"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2錢;研粉,1~3分。

【註意】孕婦忌服;陰虛無瘀滯者慎用。

【附方】

①治跌打損傷,瘀血腫痛:㈠紅茴香根皮一至二錢。水煎,沖黃酒、紅糖,早晚各服一次。(《浙江民間常用草藥》)㈡紅茴香鮮根皮或樹皮,加黃酒或食鹽,搗敷患處。(《浙江天目山藥植誌》)

②治內傷腰痛:紅茴香根皮研細末,每次二至五分,早晚用黃酒沖服。

③治風濕痛:紅茴香根皮,切細,蒸三次,曬三次。每次用三錢,水煎,沖紅糖、黃酒服。

④治癰疽、無名腫毒:紅茴香根皮,研細末,和糯米飯搗爛,敷患處。(②方以下出《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臨床應用】治療關節或肌肉風濕傷痛:取紅茴香根皮制成5%註射液,在痛處直接註射(勿註入關節腔內),每次0.5~2毫升,隔1~2日註射1次,一般3~7次為一療程。治療風濕或外傷引起的關節與肌肉疼痛計541例,結果痊愈295例,顯效128例,好轉70例,無效48例,有效率在90%以上。據觀察,紅茴香註射液宜用於中醫辨證屬於寒性之風濕傷痛,不宜用於熱證患者,而忌用於關節紅腫、血沈或抗"O"升高的風濕活動期患者。一般註射局部當天略感疼痛,第2天疼痛加劇,第3天起又漸減輕,註射3~5次後疼痛即可消除。疼痛加劇反應越大,療效越佳。

【摘錄】《*辭典》

紅茴香根《中華本草》

【出處】出自《浙江天目山藥植誌》。

【拼音名】HónɡHuíXiānɡGēn

【別名】紅毒茴根

【來源】

藥材基源:為八角科植物紅茴香的根及根皮。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IlliciumhenryiDiels

采收和儲藏:全年可采,洗凈,曬幹用。或切成小段,曬至半幹,剖開皮部,去木部,取根皮用,曬幹。

【原形態】常綠灌木或小喬木,高3-7m。樹皮灰白色,幼枝褐色。單葉互生;葉柄長1-2cm,近軸面有縱溝,上部有不明顯的窄翅;葉片革質,長披針形、倒披針形或倒卵狀橢圓形,長10-16cm,寬2-4cm,先端長漸尖,基部楔形,全緣,邊緣稍反卷;上表面深綠色,有光澤及透明油點,下表面淡綠色。花紅色,腋生或近頂生,單生或2-3朵集生;花梗長1-5cm;花被片10-14,最大一片橢圓形或寬橢圓形,長7-10mm,寬5-8mm;雄蕊11-14,排成一輪;心皮7-8,花柱鉆形,長2.3-3.3mm。聚合果徑1.5-3cm,(艹骨)(艹突)果7-8,單一(艹骨)(艹突)果先端長尖,略彎曲,呈鳥喙狀。種子扁卵形,棕黃色,平滑有光澤。花期4-5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生於海拔300-2500m山地密林、疏林或山谷、溪邊灌叢中。

資源分布:分布於華東、中南及陜西、四川、貴州等地。

【性狀】

性狀鑒別根圓柱形,常不規則彎曲,直徑通常2-3cm,表面粗糙,棕褐色,具明顯的橫向裂紋和因幹縮所致的縱皺,少數栓皮易剝落現出棕色皮部。質堅硬,不易折斷。斷面淡棕色,外圈紅棕色,木質部占根的大部分,並可見同心環(年輪)。氣香,味辛澀。

根皮呈不規則的塊片,略卷曲,厚1-2mm,外表棕褐色,具縱皺及少數橫向裂紋。內表面紅棕色,光滑,有縱向紋理。質堅脆,斷面略整齊,氣香、味辛澀。

【化學成份】

根皮中含有花旗松素(taxifolin)[1],果實中含日本莽草素(anisatin),(亻為)日本莽草素(pseudoanisatin),6-脫氧(亻為)日本莽草素(6-deoxypseudoanisatin)[2],揮發油0.24%[3]。

葉含揮發油0.126%[3]。

【藥理作用】

1.抑制脂氧化酶根皮中含有花旗松素,其含量達總黃酮的25%[1],據體外試驗,花旗松素對脂氧化酶有較強抑制作用,濃度為1mmol/L對抑制率84%[2]。

2.抗菌作用花旗松素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痢疾桿菌和傷寒桿菌有較強的抑菌作用[3]。

3.毒性根皮提取物具有明顯的中摳興奮作用和外周毒草堿樣作用,如使用不當或劑量過大常可致中毒,患者開始出現惡心、嘔吐,繼而出現嚴重呼吸困難,發紺,最後可驚厥致死[4-7]。

果實毒性較大,不宜與八角茴香混用,濃縮煎劑25g/kg給小鼠灌胃,死亡數為10/10,而相同劑量八角茴香給小鼠灌胃,無一死亡[8]。從果實中分得3個倍半萜內酯化物,其中之一為毒性成分,小鼠腹腔註射1.5mg/kg即引起驚厥而死亡[9]。

【炮制】洗凈,稍浸,取出俟潤透,根斜切成片,根皮斜切成絲,曬幹即可。

【性味】辛;性溫;大毒

【功能主治】活血止痛;祛風除濕。主跌打損傷;風寒濕痹;腰腿痛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根3-6g,根皮1.5-4.5ga;或研末0.6-0.9g。外用:適量,研末調敷。

【註意】孕婦忌服;陰虛無瘀滯者慎用。

【各家論述】

1.《浙江民間常用草藥》:行血祛瘀,殺蟲。

2.金華《常用中草藥單方驗方選編》:通經活血,散瘀止痛。

【摘錄】《中華本草》

注:此中藥方劑來源于網路收集,使用前請咨詢專業醫生。

紅茴香根相關圖片

紅茴香根圖片來源GOOGLE自動搜索,僅供參考。

<< 上一个: 紅鏵頭草  下一个:紅雞踢香>>





使用條款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4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