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日用本草》
【拼音名】HúLuóBo
【別名】黃蘿蔔(《本草求原》),胡蘆菔、紅蘆菔(《隨息居飲食譜》),丁香蘿蔔(《現代實用中藥》),金筍(《廣州植物誌》),紅蘿蔔(《嶺南草藥誌》)。
【來源】為傘形科植物胡蘿蔔的根。冬季采挖根部,除去莖葉、須根,洗凈。
【原形態】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多少被刺毛。根粗壯,肉質,紅色或黃色。莖直立,高60~90厘米,多分枝。葉具長柄,為2~3回羽狀復葉,裂片狹披針形或近線形;葉柄基部擴大。花小,白色或淡黃色,為復傘形花序,生於長枝的頂端;總苞片葉狀,細深裂;小傘形花序多數,球形,其外緣的花有較大而相等的花瓣。果矩圓形,長約3毫米,多少背向壓扁,沿脊棱上有刺。花期4月。
【生境分布】全國各地均有栽培。
【化學成份】
根含α-,β-,γ-和ε-胡蘿蔔素、西紅柿烴、六氫西紅柿烴等多種類胡蘿蔔素;維生素B1(0.1毫克%)、B2(0.3毫克%)和花色素。還含糖3~15%,脂肪油0.1~0.7%,揮發油0.014%,傘形花內酯等。根中揮發油的含量隨生長而減少,胡蘿蔔素含量則隨生長而增多。揮發油中含α-蒎烯、莰烯、月桂烯、α-水芹烯、甜沒藥烯等。尚含咖啡酸、綠原酸、沒食子酸、對羥基苯甲酸。胡蘿蔔經冷藏後常產生苦味成分,經分離證明是3-甲基-6-甲氧基-8-羥基-3,4-二氫異香豆精。胡蘿蔔中還含一種能降低血糖的成分,可以用石油醚從幹胡蘿蔔中提出。
葉含多量胡蘿蔔素,可作為制取胡蘿蔔素的原料。葉中含木犀草素-7-葡萄糖甙0.01%。地上部分尚含胡蘿蔔堿和吡咯烷
花含花色素、槲皮素和山奈酚。
【藥理作用】幹胡蘿蔔石油醚提取部分,分離出的無定形黃色成分,溶於杏仁油,註射於人、兔、狗均有明顯的降血糖作用。
【性味】
甘,平。
①《日用本草》:"味甘辛,無毒。"
②《飲膳正要》:"味甘,平,無毒。"
③《醫林纂要》:"生微辛苦,熟則純甘。"
【歸經】
入肺、脾經。
①《本草求真》:"入肺,兼入脾。"
②《本草撮要》:"入手、足陽明經。"
【功能主治】
健脾,化滯。治消化不良,久痢,咳嗽。
①《日用本草》:"寬中下氣,散胃中邪滯。"
②《綱目》:"下氣補中,利胸膈腸胃,安五臟,令人健食。"
③《醫林纂要》:"潤腎命,壯元陽,暖下部,除寒濕。"
④《嶺南采藥錄》:"凡出麻痘,始終以此煎水飲,能消熱解毒,鮮用及曬幹用均可。"
⑤《現代實用中藥》:"治久痢。"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生食或搗汁。外用:搗汁塗。
【附方】
①治麻疹:紅蘿蔔四兩,芫荽三兩,荸薺二兩。加多量水熬成二碗,為一日服量。
②治水痘:紅蘿蔔四兩,風栗三兩,芫荽三兩,荸薺二兩。煎服。
③治百日咳:紅蘿蔔四兩,紅棗十二枚連核。以水三碗,煎成一碗,隨意分服。連服十余次。(選方出《嶺南草藥誌》)
【各家論述】
①《本草求真》:"胡蘿蔔,因味辛則散,味甘則和,質重則降。故能寬中下氣,而使腸胃之邪,與之俱去也。但書又言補中健食,非是中虛得此則補,中虛不食得此則健,實因邪去而中受其補益之謂耳。"
②《醫林纂要》:"胡蘿蔔,甘補辛潤,故壯陽暖下,功用似蛇床子。"
【摘錄】《*辭典》
胡蘿蔔《中華本草》
【出處】出自《日用本草》
【拼音名】HúLuóBo
【英文名】Carrot
【別名】黃蘿蔔、胡蘆菔、紅蘆菔、丁香蘿蔔、金筍、紅蘿蔔、傘形棱菜
【來源】
藥材基源:為傘形科植物胡蘿蔔的根。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DaucuscarotaL.var.satiuaHoffm.
采收和儲藏:冬季采挖根部,除去莖葉,須根,洗凈。
【原形態】二年生草本,高達120cm。根肉質,長圓錐形,粗肥,呈橙紅色或黃色。莖單生,二至三回羽狀全裂,末回裂片線形或披針形,先端尖銳,有小尖頭;莖生葉近無柄,有葉鞘,末回裂片小或細長。復傘形花序;花序梗長10-55cm,有糙硬毛;總苞片多數,呈葉狀,羽狀分裂,裂片線形;傘輻多數,結果期外緣的傘輻向內彎曲;小總苞片5-7,不分裂或2-3裂;花通常白色,有時帶淡紅色;花柄不等長。果實圓卵形,棱上有白色刺毛。花期5-7月。
【生境分布】全國各地均有栽培。
【栽培】
生物學特性對氣候的選擇不嚴,到處可栽培,但性喜冷涼,喜充足日光。適宜於中性土種植,在微酸性和微堿性的土中,也能生長良好。在重粘土和低溫或排水不良的土地則不家栽種。
栽培技術用種子繁殖。小面積栽種用撒播法,大而積栽種用條播法,行距15cm,將種子均勻撒入溝內,覆細土,稍鎮壓,再用草覆蓋,保持土壤濕潤。每1hm2用種量無毛種子為4.2-6.6kg,播後5-6d發芽,11d左右齊苗。
田間管理發芽後,一般間苗2-3次,按行株距12cm×6cm,定苗。施肥以基肥為主,追肥須在生長前期進行,中耕除草2-3次,淺培土,勿使根部外露。
【化學成份】根含α-、β-、γ-和ξ-胡蘿蔔素(carotene),西紅柿lycopene),六氫西紅柿phytofluene)等多種類胡蘿蔔素;維生素B1(0.1mg%、B2(0.3mg%)和花色素。還含糖3%-15%,脂肪油0.1%-0.7%,揮發油0.014%,傘形花內酯(umbellifo-erone)等[1]。根中揮發油的含量隨生長而減少,胡蘿蔔素含量則隨生長而增多。揮發油中含α-蒎烯(α-pinene),樟烯(cam-phene),月桂烯(myrcene),α-水芹烯(α-phellandrene),甜沒藥烯(bisabolene)等。
【藥理作用】幹胡蘿蔔石油醚提取部分,分離出的無定形黃色成分,溶於杏仁油,註射於人、兔、狗均有明顯的降血糖作用。
【性味】味甘;辛;性平
【歸經】歸脾;肝;肺經
【功能主治】健脾和中;滋肝明目;化痰止咳;清熱解毒。主脾虛食少;體虛乏力;脘腹痛;泄痢;視物昏花;雀目;咳喘,百日咳;咽喉腫痛;麻疹;水痘;癤腫;湯火傷;痔漏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0-120g;或生吃;或搗汁;或煮食;外用:適量,煮熟搗敷;或切片燒熱敷。
【註意】《本草省常》:“宜熟食,多食損肝難消,生食傷胃。”
【各家論述】
1.《日用本草》:寬中下氣,散胃中邪滯。
2.《綱目》:下氣補中,利胸膈腸胃,安五臟,令人健食。
3.《醫林纂要》:潤腎命,壯元陽,暖下部,除寒濕。
4.《嶺南采藥錄》:凡出麻痘,始終以此煎水飲,能消熱解毒,鮮用及曬幹用均可。
5.《現代實用中藥》:治久痢。
【摘錄】《中華本草》
注:此中藥方劑來源于網路收集,使用前請咨詢專業醫生。
© CopyRight 2024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