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華本草 > 黃裙竹蓀功效和作用

【拼音名】HuánɡQúnZhúSūn

【別名】雜色竹蓀、網紗菇

【來源】

藥材基源:為鬼筆科真菌黃裙竹蓀的子實體。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DictyophoramuclticolorBerk.etBr.

采收和儲藏:夏、秋季采收,洗凈,鮮用或曬幹。

【原形態】子實體高6-16.5m。菌蓋鐘形,高2.2-2.8cm,寬1.9-2.2cm。有顯著的網絡狀凹穴,橘黃色,內有暗青褐色,粘性孢體,頂端平,中部具穿孔。菌裙檸檬黃色至橘黃色,長6.5-7.5cm,直徑2-5cm,網眼多角形。菌柄近白色或淡橙黃色,海綿狀,中空,粗1.6-2.3cm。菌托帶淡紫色,(2.5-4)cm×(2-3.5)cm。孢子橢圓形,(3.5-4.5)μm×(1.5-2)μm。壁光滑,透明。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生於竹林下或闊葉混交林下。夏、秋季單生或群生。

資源分布:分布於江蘇、安徽、福建、臺灣、湖南、廣東、貴州、雲南等地。

【性狀】性狀鑒別子實體長條形,長6-16.5cm,表面黃白色至橘黃色。菌蓋鐘形,長2.2-2.8cm,寬1.9-2.2cm,橘黃色,有顯著的網格狀凹穴,頂端平,中央具穿孔。菌裙長6.5-7.5cm,直徑2-5cm,橘黃色,網眼多角形。菌柄黃白色,或淡橘黃色,海綿狀,中空,粗1.6-2.3cm。菌托淡紫色。質柔韌。氣香,味淡;有毒。

【功能主治】燥濕殺蟲。主足癬濕爛;瘙癢

【用法用量】外用:適量,浸酒塗。

【註意】本品有毒,不可內服。

【摘錄】《中華本草》

注:此中藥方劑來源于網路收集,使用前請咨詢專業醫生。

黃裙竹蓀相關圖片

黃裙竹蓀圖片來源GOOGLE自動搜索,僅供參考。

<< 上一个: 黃秦艽  下一个:黃稔根>>





使用條款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4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