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華本草 > 雞血藤功效和作用

【拼音名】JīXuèTénɡ

【英文名】CAULISSPATHOLOBI

【別名】血風、血藤、大血藤、血風藤、三葉雞血藤、九層風

【來源】本品為豆科植物密花豆(大血藤、血風藤、三葉雞血藤、九層風)SpatholobussuberectusDunn的幹燥藤莖。秋、冬二季采收,除去枝葉,切片,曬幹。

【性狀】本品為橢圓形、長矩圓形或不規則的斜切片,厚0.3~1cm。栓皮灰棕色,有的可見灰白色斑,栓皮脫落處顯紅棕色。切面木部紅棕色或棕色,導管孔多數;韌皮部有樹脂狀分泌物呈紅棕色至黑棕色,與木部相間排列呈3~8個偏心性半圓形環;髓部偏向一側。質堅硬。氣微,味澀。

【鑒別】本品橫切面:木栓細胞數列,含棕紅色物。皮層較窄,散有石細胞群,胞腔內充滿棕紅色物;薄壁細胞含草酸鈣方晶。維管束異型,由韌皮部與木質部相間排列成數輪。韌皮部最外側為石細胞群與纖維束組成的厚壁細胞層;射線多被擠壓;分泌細胞甚多,充滿棕紅色物,常數個至10多個切向排列成層;纖維束較多,非木化至微木化,周圍細胞含草酸鈣方晶,形成晶纖維,含晶細胞壁木化增厚;石細胞群散在。木質部射線有的含棕紅色物;導管多單個散在,類圓形,直徑約至400μm;木纖維束亦均形成晶纖維;木薄壁細胞少數含棕紅色物。

【炮制】除去雜質,洗凈,潤透,切碎,曬幹。

【性味】苦、甘,溫。

【歸經】歸肝、腎經。

【功能主治】補血,活血,通絡。用於月經不調,血虛萎黃,麻木癱瘓,風濕痹痛。

【用法用量】9~15g。

【貯藏】置通風幹燥處,防黴,防蛀。

【備註】

(1)同名品種甚多,常見的有:崖豆藤屬植物香花崖豆藤(豐城雞血藤、貫腸血藤、山雞血藤)MillettiadielsianaHarmsexDiels.;崖豆藤屬植物網絡雞血藤MillettiareticulataBenth.南方個別地區以此作雞血藤;光葉崖豆藤MillettianitidaBent.兩廣地區以根作雞血藤入藥;油麻藤屬植物常綠油麻藤MucunasempervirensHemsl.福建以此為雞血藤;白花油麻藤MucunabirdwoodianaTutch.其藤廣州稱血風藤,有混作雞血藤用者;大血藤科大血藤屬植物大血藤Sargentodoxacuneata(Oliv.)Rehd.etWils.北京地區作雞血藤。

(2)雲南雞血藤膏非前述豆科雞血藤原植物的藤莖熬制而成,主要由木蘭科南五味子屬植物內南五味子KadsurainteriorA.C.Smith和異型南五味子K.heterolita(Roxb.)Craib的藤莖切片熬膏而得。商品常稱“鳳慶(舊稱順寧)雞血藤膏”,此膏並非單膏,往往還要加入土牛膝、紅花、黑豆、糯米及飴糖等共同配制而成。另有所謂“祿勸雞血藤膏”者,則系豆科鐵藤(巴豆藤)CraspedolobiumschochiiHarms的藤莖熬制而得,常為單膏。由於藥材來源不一,因此,其療效也不一致。

【摘錄】《中國藥典》

雞血藤《*辭典》

【出處】《綱目拾遺》

【拼音名】JīXuèTénɡ

【別名】血風藤(《中藥誌》)

【來源】為豆科植物密花豆、白花油麻藤、香花巖豆藤或亮葉巖豆藤等的藤莖。全年可采,或9~10月采收,截成長約40厘米的段,曬幹。

【原形態】

①密花豆,又名:三葉雞血藤。

攀援灌木。莖無毛。小葉3,闊橢圓形,長12~20厘米,寬7~15厘米,先端銳尖,基部圓形或近心形,上面疏被短硬毛,下面沿脈疏被短硬毛,脈腋間有髯毛。花多數,排列成大型圓錐花序;花長約10毫米;萼筒狀,兩面被白色短硬毛,萼齒5,三角形,上面2齒近合生;花冠蝶形,白色;花藥2型,5個大,5個稍小;子房密被白色短硬毛。莢果刀狀,長8~10.5厘米,寬2.5~3厘米,被絨毛,有網脈,沿腹縫線增厚,僅頂部有一個種子。

生於林中或灌叢中。分布廣東、廣西、雲南等地。

②白花油麻藤

藤本。葉為羽狀復葉。窄小葉3片,革質,長圓狀橢圓形至卵狀橢圓形,長8~16厘米,寬2.5~7.5厘米,先端漸尖,基部廣楔形,兩面均無毛或疏被毛。側生小葉較小,基部斜形;葉柄無毛,小葉柄有疏長硬毛;托葉卵形,早落。總狀花序腋生,長30~38厘米;具花20~30朵;萼鐘狀,萼齒5,上面2齒合生,有稀疏棕色長硬毛;花冠蝶形。灰白色,長7.5~8.5厘米,旗瓣卵狀廣橢圓形,長約為龍骨瓣的1/2;雄蕊為9+1的兩組,花藥2型;子房密生銹色短柔毛,花柱絲狀。莢果木質,長矩形,長22~40厘米,寬約3厘米左右,外被棕色短柔毛,兩側有狹翅,種子間有緊縮;種子10余枚,腎形,黑色。花、果期4~9月。

分布廣東、廣西等地。

③香花巖豆藤,又名:山雞血藤、貫腸血藤、苦藤、豬婆藤、大活血、過山龍、野奶豆。

攀援灌木。幼枝和花序被金黃色絨毛。羽狀復葉互生,小葉5,狹橢圓形,或披針形,長5~15厘米,寬2.5~5厘米,先端鈍尖,基部圓楔形,下面疏生短毛或無毛;小托葉錐形。圓錐花序頂生,長達15厘米。萼鐘形,密生銹色毛;花蝶形,紫色,長1.2~2厘米;旗瓣橢圓形,基部有短爪,外面白色,密被銹色絲狀毛;雄蕊成9+1的兩組;雌蕊的子房密被長絨毛。莢果條形,長7~12厘米,寬約2厘米,近木質,密被黃褐色絨毛。種子扁長圓形。花期夏季。果期秋季。

生於山坡灌叢中。分布於浙江、江西、福建、廣東、廣西、湖南、湖北、四川、雲南、貴州等地。

本植物的根(巖豆根)亦供藥用,另詳專條。

④亮葉巖豆藤,又名:血節藤、血藤、血筋藤。

攀援灌木。形態與上種相似,幼枝有平貼絲狀細毛,後變光滑。小葉披針形或卵形,長5~8厘米,兩面光亮。圓錐花序頂生,長6~10厘米;花長約2厘米;萼鐘狀,密生絹毛;花冠紫色,旗瓣外面白色,有絹毛,基部有2個胼胝體狀附屬物。莢果條狀矩圓形,長10~14厘米,有絨毛;種子4~5粒.

生溪邊、山谷疏林下。分布廣東、廣西。

【性狀】

①密花豆的藤莖呈扁圓柱形,稍彎曲,直徑2~7厘米。表面灰棕色,栓皮脫落處呈紅褐色,有明顯的縱溝及小形點狀皮孔。橫切面可見小形的髓,偏向一側,木質部淡紅色,導管呈孔洞狀不規則排列,韌皮部有樹脂狀分泌物呈紅褐色或黑棕色。二者相間排列呈偏心性半圓形的環。質堅實,難折斷,折斷面呈不整齊的裂片狀。氣微,味澀。

產於廣西。

②白花袖麻藤的幹燥藤莖,呈扁圓柱形,稍彎曲,長約40厘米,長徑約4.5厘米,短徑約3厘米。表面灰棕色,栓皮剝落處現紅棕色,有明顯縱溝及橫向皮孔,節處微突起,有時具分枝痕。橫切面中央有偏心性的小髓(中心性者極罕見),木質部淡紅棕色,韌皮部呈赤褐色至棕黑色的圓環,韌皮部外方為木質部與韌皮部相間排列的同心半圓環。新鮮時亦褐色的環狀部位有鮮紅色液汁流出,形如雞血。液汁幹後凝成亮黑色膠絲狀斑點。質堅,折斷時片裂狀。氣微,味澀。以條勻、切面有赤褐色層圃、並有滲出物者為佳。

主產於廣西。

③香花巖豆藤的幹燥藤莖,又名:豐城雞血藤。呈圓柱形,表面灰褐色,有縱紋。橫斷面皮部占半徑的1/4,密布紅棕色膠狀斑點,向外漸疏,木質部黃色,導管呈細孔狀。質堅實。氣微、味微苦澀。以外皮灰褐、內色淡黃、五層圈者為佳。

產江西、福建、雲南、四川等地。

④亮葉巖豆藤的幹燥藤莖與上種相似。

產廣西。

雞血藤藥材除上述,品種外,尚有下列幾種:

①木通科植物大血藤的藤莖,產於河南、福建、廣東,使用地區較廣。參見"大血藤"條。

②豆科植物常綠油麻藤的藤莖。其藥材呈圓柱形,直徑3~15厘米.表面灰褐色,粗糙,具有縱向的陷溝、橫環紋和疣狀凸起的皮孔,尚可見瘤狀凸起的側枝痕跡。橫切面皮部薄,韌皮部具樹脂狀分泌物呈棕褐色,本質部灰黃色,導管呈孔洞狀,多放射性整齊排列。韌皮部與木質部相間排列呈數層同心性環,髓部細小,射線致密呈放射狀。質堅體重,難折斷,折斷面呈纖維性。氣微弱,味澀而微甜。產福建。參見"牛馬藤"條。

③豆科植物昆明雞血藤的藤莖,產廣東、廣西、甘肅等地。參見"昆明雞血藤"條。

【化學成份】香花巖豆藤含雞血藤醇。

【藥理作用】

①豐城雞血藤酊劑給大鼠灌胃(40%,0.5毫升/100克)對甲醛性"關節炎"有顯著療效.煎劑或酊劑靜脈註射,相當生藥0.01~0.4克/公斤時,對麻醉犬的呼吸、血壓及蟾蜍下肢血管灌流無顯著影響。大鼠腹腔註射酊劑(10毫升/公斤)有鎮靜、催眠作用。犬靜脈註射相當生藥4.25克/公斤時中毒死亡,用給小鼠註射p32後,測組織的總p32的"相對比放射性"的方法,觀察到雞血藤(品種未載明)煎劑(0.25克/毫升,每日1次,0.5毫升灌胃,共3天),可促進腎臟及子宮的總磷代謝,認為這是雞血藤增強小鼠腎臟及子宮的能量代謝及合成代謝的反映。此外還能促進小鼠對水及氯化物的排泄。

②密花豆幹燥根的煎劑對離體、在體蟾蜍心臟有抑制作用,可使麻醉兔及犬的血壓下降;對離體兔耳及蟾蜍血管卻為收縮作用。

【炮制】用水潤透,切片,或蒸軟後乘熱切片,曬幹。

【性味】

苦甘,溫。

①《飲片新參》:"苦澀香微甘。"

②《本草正義》:"溫。"

③江西《中草藥學》:"苦溫微甘。"

【歸經】《本草再新》:"入心、脾二經。"

【功能主治】

活血、舒筋。治腰膝酸痛,麻木癱瘓,月經不調。

①《綱目拾遺》:"活血,暖腰膝,已風癱。"

②《本草再新》:"補中燥胃。"

③《飲片新參》:"去瘀血,生新血,流利經脈。治暑痧,風血痹癥。"

④《現代實用中藥》:"為強壯性之補血藥,適用於貧血性之神經麻痹癥,如肢體及腰膝酸痛,麻木不仁等。又用於婦女月經不調,月經閉止等,有活血鎮痛之效。"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5錢(大劑1兩);或浸酒。

【附方】治放射線引起的白血病:雞血藤一兩。長期煎服。(江西《中草藥學》)

【臨床應用】治療閉經:雞血藤糖漿10~30毫升,日服3次,療程1~4周。治療190例,近期有效65例。一般於服藥後7~20天通經。

【摘錄】《*辭典》

雞血藤《中華本草》

【出處】出自《本草綱目拾遺》。

【拼音名】JīXuèTénɡ

【英文名】SuberectSpatholobusStem,StemofSuberectSpatholobus

【別名】血風藤、馬鹿藤、紫梗藤、豬血藤、九層風、紅藤、活血藤、大血藤、血龍藤、過崗龍、五層血。

【來源】

藥材基源:為豆科植物密花豆的藤莖。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SpatholobussuberectusDunn[Buteasuberecta(Dunn)Blatter]

采收和儲藏:秋季采收莖藤,除去枝葉,鋸成段,曬幹。或鮮時切片,曬幹。

【原形態】密花豆本質藤本,長達數十米。老莖砍斷時可見數圈偏心環,雞血狀汁液從環處滲出。三出復葉互生;頂生小葉闊橢圓形,長12-20cm,寬7-15cm,先銳尖,基部圓形或近心形,上面疏被短硬毛,背面脈間具黃色短髯毛,側生小葉基部偏斜,小葉柄長約6mm;小托葉針狀。圓錐花序腋生,大型,花多而密,花序軸、花梗被黃色柔毛;花長約10mm;花萼肉質筒狀,5齒,上面2齒合生,兩面具黃色柔毛;花冠白色,肉質,旗瓣近圓形,具爪,翼瓣與龍骨瓣均長約7mm,具爪及耳;雄蕊10,2組,花藥5大5小;子房具白色硬毛。莢果舌形,長8-10cm,有黃色柔毛;種子1顆,生莢果先端。花期6-7月,果期8-12月。0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生於山谷林間、溪邊及灌叢中。

資源分布:分布於福建、廣東、廣西、雲南。

【性狀】

性狀鑒別莖藤呈扁圓柱形,稍彎曲,直徑2-7cm。表面灰棕色,有時可見灰白色斑,栓皮脫落處顯紅棕色,有明顯的縱溝及小形點狀皮孔。質堅硬,難折斷,折斷面呈不整齊的裂片狀。血藤片為橢圓形、長矩圓形或不規則的斜切片,厚3-10mm。切面木部紅棕色或棕色,導管孔多數,不規則排列,皮部有樹脂狀分泌物,呈紅棕色至黑棕色,並與木部相間排列成3-10個偏心性半圓形或圓形環。髓小,偏於一側。氣微,昧澀。以樹脂狀分泌物多者為佳。

顯微鑒別莖藤橫切面:木栓細胞數列至數十列,微木化至木化,有的含棕色物。栓內層為2-4列細胞,內含棕色物。皮層窄,細胞10余列,含黃棕色物;石細胞眾多,成群散在,層紋、孔溝明顯,胞腔內充滿紅棕色物,少數含草酸鈣方晶,其周圍有的薄壁細胞含草酸鈣方晶,含晶細胞壁木化增厚;分泌細胞少數,散在。維管束異型,由韌皮部與木質部相間排列成數個偏心性環。每輪韌皮部最外側為石細胞與纖維組成的厚壁組織環帶,環帶內外兩側細胞有時含草酸鈣方晶;韌皮部分泌細胞常數個至10多個切向排列成層,含黃棕色、紅棕色或金黃色分泌物;纖維束眾多,散在,其周圍細胞含草酸鈣方晶形成晶纖維;石細胞少數,散在;射線寬l-4列細胞,彎曲,多被擠壓。形成層明顯。木質部導管多單個或2個並列散在,直徑約400μm,有的內壁附有棕色塊狀物,多呈新月形;木薄壁細胞多圍繞導管,壁稍厚,多含棕色物,其間散布分泌細胞;木纖維亦均形成晶纖維,幾呈層狀排列;木質部射線細胞紋孔明顯,有的含棕色物。髓小,偏心,環髓分泌細胞多數。

粉末特征:棕紅色。①石細胞多成群,呈長方形、類圓形、三角形或方形,直徑10-80μm,有的胞腔內含紅棕色色素;少數含草酸鈣棱晶。②纖維成束,紋孔及胞腔不明顯,纖維束周圍的細胞束含草酸鈣棱晶,形成晶鞘纖維。③內含紅棕色樹脂狀色素的分泌細胞眾多,排列成條狀或不規則塊狀。④導管碎片主要為具緣紋孔。⑤木栓細胞表面觀多角形,壁有長圓狀紋孔。⑥木薄壁細胞紋孔細密。

【化學成份】

藤莖含表無羈萜醇(friedelan-3β-ol),胡蘿蔔甙(daucosterol),β-谷甾醇(β-sitosterol),7-酮基-β-谷甾醇(7-oxo-β-sitosterol),刺芒柄花素(formonone-tin),芒柄花甙(ononin),櫻黃素(prunetin),阿佛洛莫生(afrormosin),大豆素(daidzein),3,7-二羥基-6-甲氧基二氫黃酮醇(3,7-dihydroxy-6-methoxy-dihy-droflavonol),表兒茶精(epicatechin),異甘草甙元(isoliquiritigenin)3,4,2’,4’-四羥基查耳酮(3,4,2’,4’-tetrahydroxychalcone),甘草查耳酮(licochalcone)A,苜豬酚(medicagol),原兒茶酸(protocatechuicacid),9-甲氧基香豆雌酚(9-methoxycoumestrol),木豆異黃酮(cajanin)。

根中含5-豆甾烯-3β,7a-二醇(stigmast-5-ene-3β,7a-diol),5a-豆甾烷-3β6a-二醇(5a-stigmastane-3β,6a-diol)。

【藥理作用】

1.對造血系統的作用:據何淑瑪等報道,密花豆藤煎劑(100%)對實驗性家兔貧血有補血作用,能使血細胞增加,血紅蛋白升高。較香花崖豆藤作用強。1989年張淑芳等報道雞血藤煎劑(2g/kg)對失血性貧血家兔末梢細胞、血色素及網織紅細胞的恢復無明顯影響:實驗用家免7窩,其中5窩每窩4只,余2窩各2只,共24只。雌性13只,雄性11只,體重1.42-2.58kg。同一窩4只家兔,按隨機分配成丹參、當歸、雞血藤及對照組,每組5只。另有4只僅觀察其正常值。實驗時於每晨8時半(第一次餵食後)由耳靜脈取血測定血色素,紅細胞計數,網織紅細胞計數,俟三項指標數值恒定後,再連續測定3天,作為該兔之正常值。從第4天起,每天晨8時半從兔耳尖處剪的V形口放血。每天1次,連續3天,每次放血相當於當日體重的1%,總放出量相當於總血量50%。放血後即以5%葡萄糖液灌胃以補充損失的體液,用量為體重的1%。從放血完畢後1天始,各組分別灌胃以20%丹參、當歸、雞血藤煎劑,按每lkg體重2g劑量給予,另一只按每lkg體重給予10ml生理鹽水以資對照,每天1次,連續10天,於放血後1天至13天及l6、18、21天,每天上午8時半由耳靜脈取血檢查血象。以放血前紅細胞數及血色素值為100%,各組家兔放血後平均恢復至95%時之天數分別見表1、表2;以放血前網織紅細胞正常值為100%,則放血後網織紅細胞出現高峰時間與其21天後之水平見表3。以上結果表明,雞血藤對失血性貧血家兔耳緣靜脈中紅細胞,血色素及網織紅細胞的恢復無明顯影響。

2.對凝血、纖溶的作用:對犬血體外凝血和纖溶過程的影響實驗用犬,麻醉後暴露股動脈,采血(取血後即將試管放冰中),抗凝劑(草酸鈉、枸櫞酸鈉)1份加全血9份,離心分離血漿,將血漿分裝成3份,分別加入生理鹽水、丹參註射液、雞血藤註射液0.03ml。測定復鈣時間(反映內在凝血過程)、凝血酶原時間、凝血酶凝固時間、血漿纖維蛋白原定量及伏球蛋白溶解試驗。可見雞血藤(每1ml含生藥3mg)對離體犬血的凝血和纖溶過程沒有明顯影響。

3.抑制心臟和降低血壓作用:50%雞血藤煎劑對蟾蜍離體和在體心臟微呈抑制作用。給麻醉家免0.43-0.5g生藥/kg煎劑和犬0.3g生藥/kg煎劑均可引起血壓下降;但對離體免耳及蟾蜍血管卻呈收縮作用。

4.抗癌作用:體外試驗劑量500毫微克(熱水提取物)/ml,對JTC-26抑制率為94、4%;噬菌體法篩選抗腫瘤藥物,本品有抗噬菌體作用。

5.對脂質代謝的調節:日本鵪鶉以雞血藤煎劑6g/kg灌胃14天及47天,可升高HDL2-C,降低HDL3-C,使HDL2-C/HDL3-C的比值升高,此比值是評價脂質代謝和動脈硬化的重要指標(冠心病患者HDL2-C/HDL3-C的比值較無冠心病者為低)。對主動脈及頭臂動脈病變,雞血藤有抑制作用。

【鑒別】理化鑒別薄層色譜:取本品細粉2g,用乙醇回流提取,提取液減壓濃縮至浸膏狀,加入浸膏重3倍量的矽膠(青島海洋化工廠,60目)拌勻後室溫晾幹(或烤幹),裝入短柱中用氯仿洗脫至洗脫液幾乎無色,後改用氯仿一甲醇(8:2)洗脫。兩種洗脫液分別濃縮至幹,供點樣用。以芒柄花素和原兒茶酸為對照品。同點子矽膠G高效薄層預制板上,以氯仿一甲醇(9:1)為展開劑。展距10cm。在紫外光燈(254nm)下觀察。洗脫液的斑點與芒柄花素和原兒茶酸的位置相應者顯暗紫色熒光斑點。

【炮制】用水潤透,切片,或蒸軟後乘熱切片,曬幹。

【性味】味苦;微甘;性溫

【歸經】心;脾經

【功能主治】活血舒筋;養血調經。主手足麻木;肢體癱瘓;風濕痹痛;婦女有經不調;痛經;閉經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0-15g,大劑量可用至30g;或浸酒。

【註意】陰虛火亢者慎用。

【各家論述】

1.《本草綱目拾遺》:活血,暖腰膝,已風癱。

2.《本草再新》:補中燥胃。

3.《飲片新參》:去瘀血,生新血,流利經脈。治暑痧,風血痹癥。

4.《現代實用中藥》:為強壯性之補血藥,適用於貧血性之神經麻痹癥,如肢體及腰膝酸痛,麻木不仁等。又用於婦女月經不調,月經閉止等,有活血鎮痛之效。

【摘錄】《中華本草》

注:此中藥方劑來源于網路收集,使用前請咨詢專業醫生。

雞血藤相關圖片

雞血藤圖片來源GOOGLE自動搜索,僅供參考。

<< 上一个: 雞血七  下一个:雞眼草>>





使用條款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4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