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華本草 > 蓮座薊功效和作用

【拼音名】LiánZuòJì

【別名】食用薊

【來源】菊科蓮座薊Cirsiumesculentum(Sievers)C.A.Mey.,以全草入藥。

【生境分布】東北、內蒙古、新疆。

【性味】甘,涼。

【功能主治】散瘀消腫,排膿,托毒,止血。主治肺膿腫,瘡癰腫毒,皮膚病,肝熱,各種出血。

【用法用量】1~3錢,水煎服,或適量研面沖服。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蓮座薊《*辭典》

【出處】《內蒙古中草藥》

【拼音名】LiánZuòJì

【別名】食用薊(《內蒙古中草藥》)。

【來源】為菊科植物蓮座薊的全草。夏、秋花盛開時或結果時采收,陰幹。

【原形態】多年生草本。無莖或具短莖。根生葉長圓狀倒披針形,呈蓮座狀,具羽狀缺刻,裂片鈍頭,邊緣有黃色開展的長刺及短刺。頭狀花序數個密集,較大,直徑3~4厘米;全為管狀花,紫色,花的下筒部比上筒部長出1/3至1/2;總苞片線形或披針形,先端有刺尖。瘦果長圓形,有羽狀冠毛,冠毛與花冠略等長。

【生境分布】生於隰草地或湖邊濕地、沼澤性草甸子。分布新疆、內蒙古和東北等地。

【化學成份】含黃酮類。

【性味】甘,涼。

【功能主治】散瘀消腫,排膿托毒,止血。治肺膿腫,瘡癰腫毒,皮膚病,肝熱,各種出血。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3錢;或研末為散。

【附方】治肺膿腫:蓮座薊二錢,遠誌三線,桔梗一錢。共研緬面。每日三次,每次一錢,溫開水送服。(性味以下出《內蒙古中草藥》)

【摘錄】《*辭典》

蓮座薊《中華本草》

【出處】出自《內蒙古中草藥》

【拼音名】LiánZuòJì

【英文名】HerbofRosetteThistle

【別名】食用薊

【來源】

藥材基源:為菊科植物蓮座薊的全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Cirsiumesculentum(Sievers)C.A.Mey.[CnicusesculentusSievers]

采收和儲藏:夏、秋花盛開時或結果時采收,切段曬幹。

【原形態】蓮座薊多年生草本。根莖短,有多數須根。無莖或有高10cm,左右的短莖。基生葉長圓狀倒披針形,長12-20cm,寬3-6cm,先端鈍,有刺,基部漸狹成有翅的柄,羽狀深裂,裂片卵狀三角形,鈍頭,邊緣鈍齒和針刺,兩面有彎曲的毛,下面沿脈較密。頭狀花序無梗或有短梗,長橢圓形,長3-4cm,寬2-3cm,數個密生於蓮座狀的葉間或莖端;總苞無毛,基部有1-3小葉;總苞片6層,外層條狀披針形,刺尖頭,略有睫毛,中層長圓狀披針形,先端長銳尖,最內層條條形;全為管狀花,花冠紅紫色,長2.5-3.3cm,下部狹筒長1.5-2cm。瘦果長圓形,長3-4mm,冠毛羽狀,與花冠近等長。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生於河岸濕潤草地及沼澤草甸。

資源分布:分布於東北地區和內蒙古、新疆等地。

【化學成份】含黃酮類。

【性味】味甘;性涼

【功能主治】散瘀消腫;排膿;托毒;止血。主肺膿腫;支氣管炎;瘡癰腫毒;吐血;咯血;尿血;崩漏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9g;或研末。

【附方】治肺膿腫:蓮座薊二錢,遠誌三錢,桔梗一錢。共研細面。每日三次,每次一錢,溫開水送服。(《內蒙古中草藥》)

【摘錄】《中華本草》

注:此中藥方劑來源于網路收集,使用前請咨詢專業醫生。

蓮座薊相關圖片

蓮座薊圖片來源GOOGLE自動搜索,僅供參考。

<< 上一个: 蓮座革菌  下一个:蓮座葉通泉草>>





使用條款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4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