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華本草 > 敦盛草功效和作用

【出處】《西藏常用中草藥》

【拼音名】DūnShènɡCǎo

【別名】敦木蔔江區(藏名)

【來源】為蘭種植物西藏杓蘭的根。7~9月采挖。

【原形態】草本,高30~45厘米。根莖短,生多數細長須根,土黃色。莖直立,具3~5葉片。葉互生,橢圓形,先端短漸尖,基部收狹成鞘抱莖,全緣,上面深綠色,下面淺綠色,兩面均被細毛。花大,1朵,頂生;萼片和瓣均橙黃色,具多條紫脈,唇瓣囊狀,紅紫色。花期5~7月。

【生境分布】生於陰濕的山坡和林緣。分布西藏等地。

【性味】苦,微溫,有小毒。

【功能主治】利尿,消腫,止痛,活血。治風濕腰腿痛,下肢水腫,跌打損傷,淋病,白帶。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2~3錢。

【摘錄】《*辭典》

敦盛草《中華本草》

【出處】出自《西藏常用中草藥》

【拼音名】DūnShènɡCǎo

【英文名】rootofTibetLadyslipper

【別名】敦樸江區

【來源】

藥材基源:為蘭科植物大花杓蘭的根。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CypripediummacranthumSw.[C.tibeticumKingexRolfe]

采收和儲藏:7-9月采挖。

【原形態】大花杓蘭,草本,高30-45cm。根莖短,生多數細長須根,土黃色。莖直立,粗壯,具3-5片葉。葉互生;葉片橢圓形或卵狀橢圓形,先端短漸尖,基部收狹成鞘抱莖,全緣,上面深綠色,下面淺綠色,兩面均被細毛。花大,單生,少為2朵,頂生;紫紅色,極少花為白色;中萼片寬卵形,長4-5cm;合萼片卵形,較中萼片短而狹,急尖具2齒;花瓣披針形,較中萼片長,內面基部具長毛;唇瓣幾乎與花瓣等長,紫紅色或黑紫色,囊內底部與基部具長柔毛,上部的前面內彎;退化雄蕊近卵狀箭形或長圓狀箭形,長10-17mm,色淺或為黑紫色;子房被短柔毛至無毛。花期5--7月。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生於海拔3000-4000m的山坡林間草地或河谷、河灘草地。

資源分布:分布於東北、華北、西南及西藏等地。

【性味】苦;微溫;有小毒

【歸經】膀胱;腎經

【功能主治】利尿消腫;活血止痛。主下肢水腫;淋癥;白帶;風濕痹痛;跌打損傷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6-9g。

【摘錄】《中華本草》

注:此中藥方劑來源于網路收集,使用前請咨詢專業醫生。

敦盛草相關圖片

敦盛草圖片來源GOOGLE自動搜索,僅供參考。

<< 上一个: 對葉油麻葉  下一个:盾翅藤>>





使用條款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4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