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華本草 > 砂生槐功效和作用

【拼音名】ShāShēnɡHuái

【別名】薊瓦[藏名]

【來源】豆科砂生槐Sophoramoorcroftiana(Wall.)Benth.exBaker,以果實入藥。

【生境分布】西藏。

【性味】苦,寒。

【功能主治】消炎解毒。治濕熱黃疸,白喉等癥。

【用法用量】1~2錢。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砂生槐《*辭典》

【出處】《西藏常用中草藥》

【拼音名】ShāShēnɡHuái

【別名】薊瓦(藏名)

【來源】為豆科植物砂生槐的種子。8~10月采收成熱的果實,曬幹,打下種子。

【原形態】矮而多枝的灌木,密被白色短柔毛,小枝頂端成刺狀。單數羽狀復葉,小葉11~17,橢圓形至卵狀橢圓形,先端具長刺尖,兩面被白色長柔毛;托葉宿存,呈針刺狀。總狀花序腋生或頂生,多而散生;花梗較萼為短;萼鐘狀,密被白色長柔毛,萼齒三角形;花冠藍紫色,旗瓣下部白色。莢果串珠狀,長7~11厘米,密被短柔毛;有5~6顆種子。花期5月。

【生境分布】生於幹燥的山坡、沙灘。分布西藏等地。

【性味】性寒,味苦。

【功能主治】消炎解毒。治濕熱黃疸,白喉。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2錢。

【摘錄】《*辭典》

砂生槐《中華本草》

【出處】出自《西藏常用中草藥》

【拼音名】ShāShēnɡHuái

【英文名】SandlivingSophora

【別名】薊瓦。

【來源】

藥材基源:為豆科植物砂生槐的種子。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Sophoramoorcroftiana(Benth.)Baker

采收和儲藏:8-10月采收成熟的果實,打下種子,曬幹。

【原形態】砂生槐矮灌木。多分枝,小枝密被白色短柔毛,頂端呈刺狀。奇數羽狀復葉,小葉11-17,橢圓形至卵狀橢圓形,長6-13mm,寬2-4(-7)mm,先端具長刺尖,兩面被白色柔毛;托葉宿存,呈針刺狀。總狀花序頂生或腋生,多而散生;花西風較萼短;萼鐘狀,長5-6mm,密被白色長柔毛,萼齒短三角形;花冠藍紫色,旗瓣下部白色,長15-19mm,瓣片長圓形,先端凹,翼瓣與龍骨瓣近於等長,稍短於旗瓣;雄蕊10,近離生;子房具短柄,密被白色長柔毛。莢果串珠狀,長7-11cm,密被短柔毛。有種子5-6顆。花期5-6月,果期7-8月。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生於海拔2800-4400m的山坡灌叢中、沙灘、石質幹山坡。

資源分布:分布西藏等地。

【化學成份】

地上部分含有a-苦參堿(a-matrine),氧化苦參堿(oxymatrine)和槐根堿(sophocarpine)。

果實含氧化苦參堿(oxymatrine)1.64%,氧化槐根堿(oxysophocarpine)0.5%,苦參堿0.172%,和槐根堿0.005%。

根含砂生槐黃烷酮(sophoraflavanone)H、I、J,甘草異黃酮(licoisoflavone)A,山豆根黃烷酮(euchrestaflavanone)A和菜豆素(phaseollidin),尚含砂生槐黃烷酮G,砂生槐異黃酮(sophoraisoflavone)A,砂生槐黃烷酮B,甘草異黃酮B,毛蕊異黃酮(calycosin),L-山槐素(L-maackiain)及苜蓿酚(medicagol)。

【性味】味苦;性寒

【歸經】肝經

【功能主治】清熱燥濕;解毒。主濕熱黃疸;白喉;乳蛾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6g。

【摘錄】《中華本草》

注:此中藥方劑來源于網路收集,使用前請咨詢專業醫生。

砂生槐相關圖片

砂生槐圖片來源GOOGLE自動搜索,僅供參考。

<< 上一个: 砂仁  下一个:莎草>>





使用條款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4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