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華本草 > 小柳拐功效和作用

【出處】《陜西草藥》

【拼音名】XiǎoLiǔGuǎi

【別名】山救駕(《陜西草藥》)。

【來源】為木犀科植物探春的根。全年可采,洗凈,曬幹或鮮用。

【原形態】半常綠灌木,高2~4米。根圓柱形,支根多扭曲,粗細不等,土黃或黃褐色,質堅硬。莖直立,多分枝,光滑。葉互生,羽狀3出復葉,小葉卵形或長橢圓形,具綠毛,長1~3.5厘米,寬0.6~1.2厘米,先端尖,基部楔形。聚傘花序頂生;花黃色,具細長花管;萼齒5枚,線形,長與管部相等;花冠5裂,裂片卵形,長為管部之半;雄蕊2,內藏;子房2室。漿果黑色。花期4~6月。

【生境分布】生於山坡,常盆栽觀賞。分布我國中部、北部。

【性味】《陜西草藥》:"微苦澀,溫。"

【功能主治】《陜西草藥》:"生肌,收斂。治刀傷。"

【用法用量】外用:生搗敷或用於粉與鮮姜同搗敷。

【摘錄】《*辭典》

小柳拐《中華本草》

【出處】出自《陜西草藥》

【拼音名】XiǎoLiǔGuǎi

【別名】山救駕、牛虱子、敗火草

【來源】

藥材基源:為木犀科植物探春花的根或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JasminumfloridumBunge

采收和儲藏:自栽後3~4年起,每隔1年收獲1次。根全年可采,洗凈,切片,曬幹。葉夏、秋季生長茂盛時,把有葉枝條割下,曬幹,打下葉片,除去枝梗。

【原形態】直立或攀援灌木,高0.4-3m。當年生枝草綠色,扭曲,四棱。葉互生,復葉,小葉3或5枚,稀7枚,小枝基部常有單葉;葉柄長2-10mm;小葉片卵形、卵狀橢圓形至橢圓形,稀倒卵形或近圓形,長0.7-3.5cm,寬0.5-2cm,先端急尖,具小尖頭,稀鈍或圓形,基部楔形或圓形;頂生小葉片常稍大,具小葉柄,側生小葉片近無柄;單葉通常為寬卵形、橢圓形或近圓形。聚傘花序或傘狀聚傘花序頂生;苞片錐形,長3-7mm;花梗缺或長達2cm;花萼具5條突起的肋,萼管長1-2mm,裂片錐狀線形,長1-3mm;花冠黃色,近漏鬥狀,花冠管長0.9-1.5cm,裂片卵形或長圓形,長4-8mm,寬3-5mm,先端銳尖,稀圓鈍,邊緣具纖毛。果長圓形或球形,長5-10mm,徑5-10mm,成熟時呈黑色。花期5-9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生於山坡、谷地或林中。

資源分布:分布於河北、陜西、山東、河南、湖北、四川、貴州。

【栽培】

生物學特性喜溫暖向陽,常野生於較幹燥的山坡。土壤以深厚、排水良好的黃色砂質壤土較好。

栽培技術用種子和分株繁殖。種子繁殖,育苗移栽:在8~9月果實成熟時采收,與半幹濕的細沙混合貯藏。3~4月播種,每1hm2用種子75kg,在苗高5cm時,扯草、追肥1次,並結合勻苗,每隔5~6cm留苗1株,以後在秋、冬季各中耕、除草、追肥1次。肥料以人畜糞水為主。培育1~2年即可移栽,按行距65cm、株距33cm開窩,每窩栽苗1~2株。分株繁殖:在春季把老株挖起,從根部把有須根的蘗苗剪下,即可栽種。

田間管理栽後每年中耕除草、追肥3次。第1次在栽後新芽萌發時,第2次在6月,第3次在10月。第1、2次追肥以人畜糞水為主,冬季可用火灰或腐殖土拌人畜糞水,在株旁開窩施入。以後各年管理,與第1年相同。

【性狀】性狀鑒別根呈圓柱形,有多數扭曲、粗細不等的支根。長短不一,直徑0.5-1cm。表面上黃色或黃褐色,有細縱皺紋及細根痕。質堅硬。氣微,味微苦、澀。

【性味】苦;澀;辛;性寒

【歸經】心;脾經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散瘀;消食。主咽喉腫痛;瘡瘍腫毒;跌打損傷;燙傷;刀傷;食積腹脹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0~20g;或研末沖酒。外用:適量,鮮品搗敷;或幹品研末調敷。

【各家論述】《陜西草藥》:生肌,收斂。治刀傷。

【摘錄】《中華本草》

注:此中藥方劑來源于網路收集,使用前請咨詢專業醫生。

小柳拐相關圖片

小柳拐圖片來源GOOGLE自動搜索,僅供參考。

<< 上一个: 小靈丹  下一个:小六月寒>>





使用條款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4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