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嶺南采藥錄》
【拼音名】ChénɡYè
【來源】為蕓香科植物甜橙的葉片。
【化學成份】橙葉含揮發油0.2~0.3%,其中的主要成分為芳樟醇、檸檬醛和檸檬烯等。
【功能主治】《嶺南采藥錄》:"搗爛敷瘡,能止疼散瘀。"
【摘錄】《*辭典》
橙葉《中華本草》
【出處】出自《嶺南采藥錄》
【拼音名】ChénɡYè
【英文名】LeafofSweetOrange
【來源】
藥材基源:為蕓香科植物甜橙Citrussinensis(L.)Osbeck的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Citrussinensis(L.)Osbeck
采收和儲藏:全年均可采收,鮮用。
【原形態】甜橙常綠小喬木,高3-8m。樹冠圓形,分枝多,無毛,有刺或無刺,幼技有棱角。葉互生,單身復葉;葉柄長0.6-2cm,葉翼狹窄,寬2-3mm,頂端有關節;葉片質較厚,橢圓形或卵圓形,長6-12cm,寬2.3-5.5cm,先端短尖或漸尖,微凹,基部闊楔形或圓形,波狀全綠,或有不明顯的波狀鋸齒,有半透明油腺點。花1至數朵簇生葉腋,白色,有柄;花萼3-5裂,裂片三角形;花瓣5,舌形,長約1.5cm,寬約7mm,向外反卷;雄蕊19-28,花絲下部連合成5-12束,雌蕊1,子房近球形,10-13室,柱頭頭狀,花柱細,不脫落。柑果扁圓形或近球形,直徑6-9cm,橙黃色或橙紅色,果皮較厚,不易剝離,瓤囊8-13,果汁黃色,味甜。種子楔狀卵形,表面平滑。花期4月,果熟期11-12月。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栽培於丘陵、低山地帶和江河湖泊的沿岸。
資源分布:江蘇、浙江、江西、福建、臺灣、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雲南等地均有栽培。
【化學成份】葉含揮發油,主要成分為芳樟醇(linalool),檸檬醛(citral),檸檬烯(limonene)等。
【性味】辛;苦;性平
【歸經】肝經
【功能主治】散瘀止痛。主瘡瘍腫痛
【用法用量】外用:適量,搗敷。
【各家論述】嶺南采藥錄:搗爛敷瘡,能止疼散瘀。
【摘錄】《中華本草》
注:此中藥方劑來源于網路收集,使用前請咨詢專業醫生。
© CopyRight 2024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